扭住“澳门+横琴”新定位,绘就中医药产业发展新图景

近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行调研。其中,7日下午,夏宝龙先后实地考察了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横琴实验室”)、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健康”)。

自挂牌成立以来,合作区就肩负着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从科技研发到高端制造,从政策引领到企业创新,过去三年,合作区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了琴澳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转型与国际化进程。

2025年是合作区第二阶段建设的启动之年,也是承上启下、迈向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合作区将践行“澳门+横琴”新的责任使命,不断锐意进取,力图实现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的更大成效。

横琴实验室Ⅰ期
筑造载体
产业集聚勃发新活力

项目跟进、商务接洽、接待宾客……乙巳蛇年一开春,真健康创始人张昊任便连轴转忙个不停。

澳资企业真健康是一家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控制为核心技术,专注于软组织穿刺诊疗、器官修复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的企业,已取得核心知识产权230余项。由该公司研发的“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和“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分别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国内首创”和“国际首创”。

“目前,公司前瞻布局‘器官修复再生系统’,可用于器官及断肢的常温携氧保存、修复再生,已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张昊任兴奋地分享。

挂牌3年多来,合作区从产业创新、人才建设、基层服务……多方面的政策持续送暖,搅动中医药行业一池春水,吸引越来越多来自全球的企业机构落地进驻。

截至去年底,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已有企业233家(含澳企86家),签约入驻123家(含澳企57家)。

搭平台,释合力,谋发展,闯海外。合作区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充分发挥中医药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和澳门中葡平台的国际窗口作用,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力推中医药“走出去”。

截至目前,产业园已成功帮助9家企业合计13款产品获得莫桑比克植物药注册批文,3家企业11款产品获得巴西中成药注册备案上市许可。

如今,合作区还把产业园打造成海内外中医药产业人才交流、学习的空间载体。

在推进澳门及国际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园区已累计开展了80期不同范畴专业培训、交流沙龙、海外实践及线上交流活动,培训澳门及葡语国家等传统医药领域政府官员、公立医院医生、中医从业者、高校师生等约6891人次,大大加快了中医药“走出去”步伐。

“得益于横琴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真健康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未来,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用好横琴的好政策和发展空间,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和产业落地助力琴澳新质生产力和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张昊任直言,下一步仍将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实际行动干事创业,展现澳门青年应有的风采,带动更多澳门青年、澳门企业到横琴就业、创业。

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松则表示,未来,产业园将在现有重点项目落地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领域,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和琴澳世界级肿瘤诊疗中心,推动园区由1.0版本向2.0版本跨越升级,奋力打造具有鲜明澳门特色和中医药特色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疗健康产业园,为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

多点布局
多元业态展现新气象

不只是筑巢引凤,当下,为激活中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合作区正探索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去年以来,横琴实验室攒足话题热度,备受各界关注。作为粤澳共建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横琴实验室由合作区牵头,珠海市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为主要参建单位。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在建设初期,横琴实验室便布局研发了首批12个Ⅰ类新药和三个医疗器械,助力琴澳中医药产业化,其中:治疗帕金森病的Ⅰ类新药-益智素是实验室与澳门大学联合开发的;可完成一站式中医诊断、中药推荐和自动冲泡服用的中医药AI健康e栈是实验室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

去年11月9日,横琴实验室Ⅰ期正式启用。目前,横琴实验室已完成经营性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广东省横琴领智中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注册,首年孵化15个产业化项目,其中四个项目已孵化注册公司四家,并申请注册了一批知识产权专利。

在横琴实验室Ⅰ期启用的同一天,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琴澳中医药文化街正式启幕,统筹布局高端医疗、康养、中医药老字号、零售、餐饮等多元业态。如今,琴澳中医药文化街已成为琴澳居民游客假期打卡的网红点之一。

目光转移到合作区西部,琴澳创新产业园(大健康园区)项目现场如火如荼。作为合作区首个“工业上岛”示范项目,按照规划,琴澳创新产业园2026年底竣工后,将吸引包括中医药、食品、保健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进驻,解决生产制造空间稀缺的问题,开创新的工业发展模式,打造粤澳医药生产转化的新生态,通过“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模式,推动两地产业的深度融合。

站在新的起点,合作区将紧紧扭住“澳门+横琴”新定位,围绕高质量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一主线,深度衔接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充分汇聚琴澳两地产业发展活力,推动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实现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文字:王晓君 图片:王晓君 编辑:陶哲 责任编辑:李梅容
扭住“澳门+横琴”新定位,绘就中医药产业发展新图景
珠海特区报 2025-02-11 23:54

近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行调研。其中,7日下午,夏宝龙先后实地考察了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横琴实验室”)、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健康”)。

自挂牌成立以来,合作区就肩负着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从科技研发到高端制造,从政策引领到企业创新,过去三年,合作区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了琴澳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转型与国际化进程。

2025年是合作区第二阶段建设的启动之年,也是承上启下、迈向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合作区将践行“澳门+横琴”新的责任使命,不断锐意进取,力图实现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的更大成效。

横琴实验室Ⅰ期
筑造载体
产业集聚勃发新活力

项目跟进、商务接洽、接待宾客……乙巳蛇年一开春,真健康创始人张昊任便连轴转忙个不停。

澳资企业真健康是一家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控制为核心技术,专注于软组织穿刺诊疗、器官修复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的企业,已取得核心知识产权230余项。由该公司研发的“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和“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分别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国内首创”和“国际首创”。

“目前,公司前瞻布局‘器官修复再生系统’,可用于器官及断肢的常温携氧保存、修复再生,已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张昊任兴奋地分享。

挂牌3年多来,合作区从产业创新、人才建设、基层服务……多方面的政策持续送暖,搅动中医药行业一池春水,吸引越来越多来自全球的企业机构落地进驻。

截至去年底,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已有企业233家(含澳企86家),签约入驻123家(含澳企57家)。

搭平台,释合力,谋发展,闯海外。合作区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充分发挥中医药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和澳门中葡平台的国际窗口作用,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力推中医药“走出去”。

截至目前,产业园已成功帮助9家企业合计13款产品获得莫桑比克植物药注册批文,3家企业11款产品获得巴西中成药注册备案上市许可。

如今,合作区还把产业园打造成海内外中医药产业人才交流、学习的空间载体。

在推进澳门及国际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园区已累计开展了80期不同范畴专业培训、交流沙龙、海外实践及线上交流活动,培训澳门及葡语国家等传统医药领域政府官员、公立医院医生、中医从业者、高校师生等约6891人次,大大加快了中医药“走出去”步伐。

“得益于横琴一片创新创业的沃土,真健康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未来,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用好横琴的好政策和发展空间,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和产业落地助力琴澳新质生产力和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张昊任直言,下一步仍将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实际行动干事创业,展现澳门青年应有的风采,带动更多澳门青年、澳门企业到横琴就业、创业。

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松则表示,未来,产业园将在现有重点项目落地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领域,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和琴澳世界级肿瘤诊疗中心,推动园区由1.0版本向2.0版本跨越升级,奋力打造具有鲜明澳门特色和中医药特色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疗健康产业园,为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发挥标杆和引领作用。

多点布局
多元业态展现新气象

不只是筑巢引凤,当下,为激活中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合作区正探索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去年以来,横琴实验室攒足话题热度,备受各界关注。作为粤澳共建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横琴实验室由合作区牵头,珠海市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为主要参建单位。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在建设初期,横琴实验室便布局研发了首批12个Ⅰ类新药和三个医疗器械,助力琴澳中医药产业化,其中:治疗帕金森病的Ⅰ类新药-益智素是实验室与澳门大学联合开发的;可完成一站式中医诊断、中药推荐和自动冲泡服用的中医药AI健康e栈是实验室与澳门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

去年11月9日,横琴实验室Ⅰ期正式启用。目前,横琴实验室已完成经营性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广东省横琴领智中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注册,首年孵化15个产业化项目,其中四个项目已孵化注册公司四家,并申请注册了一批知识产权专利。

在横琴实验室Ⅰ期启用的同一天,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琴澳中医药文化街正式启幕,统筹布局高端医疗、康养、中医药老字号、零售、餐饮等多元业态。如今,琴澳中医药文化街已成为琴澳居民游客假期打卡的网红点之一。

目光转移到合作区西部,琴澳创新产业园(大健康园区)项目现场如火如荼。作为合作区首个“工业上岛”示范项目,按照规划,琴澳创新产业园2026年底竣工后,将吸引包括中医药、食品、保健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进驻,解决生产制造空间稀缺的问题,开创新的工业发展模式,打造粤澳医药生产转化的新生态,通过“横琴生产+澳门监制”的模式,推动两地产业的深度融合。

站在新的起点,合作区将紧紧扭住“澳门+横琴”新定位,围绕高质量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一主线,深度衔接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充分汇聚琴澳两地产业发展活力,推动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实现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文字:王晓君 图片:王晓君 编辑:陶哲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