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全资控股“广东糖果大王”徐福记

3月3日,雀巢官网宣布已与徐氏家族达成协议,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份。加上早于2011年宣布收购的60%股份,雀巢实现对徐福记全资持股。

当年,雀巢“吞下”徐福记后,对国内糖果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时隔14年,在“重视中国市场”的呼声下,雀巢再次行动。

完全归于雀巢旗下

在官方新闻稿件中,雀巢认为:徐福记已逐步转型为“国民经典零食品牌”,深入日常消费场景。产品方面,徐福记推出了许多健康美味的新产品,从以沙琪玛和糖果为主的产品组合扩展到多品类,例如果冻、糕点、奇巧巧克力以及最近成功推出的美禄运动饼干等。

“通过此次交易,徐福记将更广泛、更便捷地获取雀巢的全球品牌和产品资源,以实现其增长目标。雀巢也可以通过徐福记的既有优势,特别是其强大的分销网络,来发展国内的零食和糖果业务。”

徐福记由来自中国台湾的徐氏四兄弟于1992年创立。主要的生产基地坐落于广东东莞。

2011年,雀巢有意开拓中国糖果市场,看中徐福记的品牌和渠道优势,以17亿美元收购其60%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徐福记也从新加坡交易所退市。

当时,如此大规模的外资收购在国内备受瞩目:此项交易能否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市场众说纷纭。

收购顺利完成,但自此之后,品牌进入了长时间的调整期。在电商红利下,多个休闲零食品牌崛起,对经典品牌造成一定的冲击,徐福记首当其冲。

时代的眼泪?

春节刚过不久,广东人门前摆放的年桔还没撤下,徐福记却以“时代眼泪”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单。

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的是,徐福记“花车撒糖中国行”,在春节前一路从北京出发,途径郑州、武汉、上海、福州,回到东莞总部,6天时间从北到南途径17座城市向沿途消费者派发了上亿颗糖果。

徐福记新年糖开创了行业一个新阶段,曾经风靡街头巷尾的“酥心糖”如今却被网友调侃其与《甄嬛传》主角服饰造型“撞衫”。

徐福记真的是“时代的眼泪”吗?答案是否定的。

“前几年大家都说徐福记被雀巢放弃,我不认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直言。“在整个行业。步入相对比较低迷的时候,整个徐福记集约式优势,产业链完整度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徐福记2024新品战略发布会上,徐福记国际集团总裁刘兴罡对过去一年的业绩曾有透露,称徐福记已经连续4年实现高位增长,整体营收规模已超过70亿元。关注到新的消费趋势,徐福记推出的新品开始强调“0糖”的概念。

2024年,雀巢在大中华区实现销售额约50亿瑞士法郎(约403亿人民币),同比有机增长率(即排除并购等因素影响后的自然增长)为2.1%,其中糖果业务功不可没,糖果业务占比为16.1%。雀巢2024年财报中就“点名表扬”了徐福记,称基于徐福记和脆脆鲨的稳健增长,以及新品上市和电商增长的推动,公司糖果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

而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在大卖场超市渠道中,徐福记散装糖、散装巧克力、散装糕点三大品类位居市场第一,散装果冻位居第二,其中散装糖、散装巧克力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30%。

雀巢为何再加码?

雀巢当年收购徐福记,无疑是为了补足自身短板。徐福记的产品包括糖果、谷物小食品、预包装蛋糕和中国传统食品萨其马,产品非常丰富,对包括烹饪产品、速溶咖啡、瓶装水、奶粉和餐饮服务业产品在内的雀巢公司在华现有产品线是一个补充。

在被雀巢收购前,徐福记发展一直相当不错。资料显示,总部位于广东东莞的徐福记由来自台湾的徐氏四兄弟在1992年创立,并于2006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自创立以来获利良好,且每年净利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

同时,中国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近日,雀巢大中华区CEO张西强公开表示,要重视中国市场。“雀巢依然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

雀巢在这个节点选择再加码徐福记水到渠成。朱丹蓬对记者分析说:徐福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个糖果休闲零食公司。徐福记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以及供应链完整度已经非常高了,对于雀巢来说带去了不少增益。

据了解,雀巢在中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目前在中国运营着23家工厂、5个产品创新中心和3个研发中心,并在中国雇佣了超2.1万名员工。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陈海阔
雀巢全资控股“广东糖果大王”徐福记
南方+ 2025-03-03 16:26

3月3日,雀巢官网宣布已与徐氏家族达成协议,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份。加上早于2011年宣布收购的60%股份,雀巢实现对徐福记全资持股。

当年,雀巢“吞下”徐福记后,对国内糖果业的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时隔14年,在“重视中国市场”的呼声下,雀巢再次行动。

完全归于雀巢旗下

在官方新闻稿件中,雀巢认为:徐福记已逐步转型为“国民经典零食品牌”,深入日常消费场景。产品方面,徐福记推出了许多健康美味的新产品,从以沙琪玛和糖果为主的产品组合扩展到多品类,例如果冻、糕点、奇巧巧克力以及最近成功推出的美禄运动饼干等。

“通过此次交易,徐福记将更广泛、更便捷地获取雀巢的全球品牌和产品资源,以实现其增长目标。雀巢也可以通过徐福记的既有优势,特别是其强大的分销网络,来发展国内的零食和糖果业务。”

徐福记由来自中国台湾的徐氏四兄弟于1992年创立。主要的生产基地坐落于广东东莞。

2011年,雀巢有意开拓中国糖果市场,看中徐福记的品牌和渠道优势,以17亿美元收购其60%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徐福记也从新加坡交易所退市。

当时,如此大规模的外资收购在国内备受瞩目:此项交易能否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市场众说纷纭。

收购顺利完成,但自此之后,品牌进入了长时间的调整期。在电商红利下,多个休闲零食品牌崛起,对经典品牌造成一定的冲击,徐福记首当其冲。

时代的眼泪?

春节刚过不久,广东人门前摆放的年桔还没撤下,徐福记却以“时代眼泪”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单。

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的是,徐福记“花车撒糖中国行”,在春节前一路从北京出发,途径郑州、武汉、上海、福州,回到东莞总部,6天时间从北到南途径17座城市向沿途消费者派发了上亿颗糖果。

徐福记新年糖开创了行业一个新阶段,曾经风靡街头巷尾的“酥心糖”如今却被网友调侃其与《甄嬛传》主角服饰造型“撞衫”。

徐福记真的是“时代的眼泪”吗?答案是否定的。

“前几年大家都说徐福记被雀巢放弃,我不认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直言。“在整个行业。步入相对比较低迷的时候,整个徐福记集约式优势,产业链完整度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徐福记2024新品战略发布会上,徐福记国际集团总裁刘兴罡对过去一年的业绩曾有透露,称徐福记已经连续4年实现高位增长,整体营收规模已超过70亿元。关注到新的消费趋势,徐福记推出的新品开始强调“0糖”的概念。

2024年,雀巢在大中华区实现销售额约50亿瑞士法郎(约403亿人民币),同比有机增长率(即排除并购等因素影响后的自然增长)为2.1%,其中糖果业务功不可没,糖果业务占比为16.1%。雀巢2024年财报中就“点名表扬”了徐福记,称基于徐福记和脆脆鲨的稳健增长,以及新品上市和电商增长的推动,公司糖果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

而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在大卖场超市渠道中,徐福记散装糖、散装巧克力、散装糕点三大品类位居市场第一,散装果冻位居第二,其中散装糖、散装巧克力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30%。

雀巢为何再加码?

雀巢当年收购徐福记,无疑是为了补足自身短板。徐福记的产品包括糖果、谷物小食品、预包装蛋糕和中国传统食品萨其马,产品非常丰富,对包括烹饪产品、速溶咖啡、瓶装水、奶粉和餐饮服务业产品在内的雀巢公司在华现有产品线是一个补充。

在被雀巢收购前,徐福记发展一直相当不错。资料显示,总部位于广东东莞的徐福记由来自台湾的徐氏四兄弟在1992年创立,并于2006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自创立以来获利良好,且每年净利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

同时,中国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近日,雀巢大中华区CEO张西强公开表示,要重视中国市场。“雀巢依然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

雀巢在这个节点选择再加码徐福记水到渠成。朱丹蓬对记者分析说:徐福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个糖果休闲零食公司。徐福记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以及供应链完整度已经非常高了,对于雀巢来说带去了不少增益。

据了解,雀巢在中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目前在中国运营着23家工厂、5个产品创新中心和3个研发中心,并在中国雇佣了超2.1万名员工。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陈海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