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顾无忧:珠海引才的温暖内核

3月16日,“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在广州举行。珠海以41家用人单位、136个超百万年薪岗位、超200个50万年薪岗位,总用人岗位近1800个的招聘阵容亮相。更引人注目的,是珠海引才逻辑从“薪资比拼”到“价值共生”的深层转变。在这场引才变革的背后,是珠海对人才需求的精准洞察与城市发展逻辑的全面升级。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就是城市未来发展资源的竞争。在人才战略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人才竞争已然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赢得主动,就必须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切实解决各类人才不同阶段的“后顾之忧”,使其可以全身心投入自身发展,与城市共荣共生。

纵观珠海出台的一揽子引才新政,恰恰凸显了一个关键词“后顾无忧”,从收入、居住、教育等长期保障,到创业、发展空间等未来期许,统统涵盖在内。正如珠海市副市长晁桂明就“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青年人才最关心‘三个有’——有舞台、有保障、有未来。”这也正是珠海创新引才政策的温暖内核。

引才留才,保障为先。但这个保障并不是纯粹的薪资数字,生活工作全周期的保障关怀,才是珠海的诚意所在。招聘岗位年薪最高240万元、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800万元资金支持等数据固然抢眼,但对比发布不久的一系列人才新政,我们不难发现,珠海更强调覆盖收入、居住、教育、创业等全领域的“无忧”保障,更重视对引进人才全方位保障的可延续性——“人才共有产权房”模式、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紧缺人才子女可全市任选优质学位、青年创业者享有“1元创业空间”、最高1个亿的创新创业团队资助……这些政策将人才视为“完整生命体”,既保障职业发展,也解决生活痛点,充分体现了对人才的真正尊重,彰显了珠海引进人才的真心与决心。

引才留才,平台为基。本次招聘会上,珠海提供的岗位种类、数量及涉及领域广泛,覆盖了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既有格力电器、中航通飞等“珠海智造”核心力量,也有AI独角兽企业金智维等强力新生代。根据计划,三四月春招期间珠海将推出1.7万个、全年将推出超5万个优质岗位。这些岗位除了来自珠海各大企业及科研院所外,还有4500个涉及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政策性岗位。这些岗位体现的不仅是企业或城市的需求,更是智力资本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格力电器等实力企业培养的“珠海工匠”不断涌现,夯实了“珠海智造”的根基;珠海推动中山大学、澳门大学等大湾区高校与本地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各类人才的广泛引入与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的逐年增加相得益彰……这种价值共生共创的模式,打破了传统雇佣关系,让人才从“参与者”变为“共建者”,有力印证了“城市合伙人”理念的实效,充分展现了珠海对人才与产业协同规律的深刻认知——要推动城市产业发展,唯有让人才成为“利益共同体”,才能激发持续创新动能。

引才留才,发展为要。当下,珠海借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政策优势,正着力打造面向国际的“人才社区”,构建涵盖跨境医疗、离岸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全球化服务网络;通过“产业人才地图”,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匹配,将引才与产业升级深度绑定……这些系统化生态的构建,不仅服务于当下,更瞄准了港珠澳大桥等跨海通道贯通后的区域联动机遇,以及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赛道的前瞻布局。现有及接下来的招才计划,也充分凸显了珠海的人才战略已扩大到全球视野,要以人才与城市的价值共振,实现人才成长与城市进化同频共振。

引才的最高境界,是让人才与城市彼此成就。当物质激励的边际效应递减,唯有构建人才与城市共生共长的命运共同体,才能赢得持久的“人心红利”。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类似招聘会的举办,随着珠海引才理念及政策更广泛的扩散,将会有更多才俊从五湖四海会聚到珠海,共同谱写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发展新篇!

 

文字:珠海特区报评论员 李勇智 图片:吴长赋 编辑:叶维佳 责任编辑:吴颖琼
后顾无忧:珠海引才的温暖内核
珠海特区报 2025-03-17 02:38

3月16日,“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在广州举行。珠海以41家用人单位、136个超百万年薪岗位、超200个50万年薪岗位,总用人岗位近1800个的招聘阵容亮相。更引人注目的,是珠海引才逻辑从“薪资比拼”到“价值共生”的深层转变。在这场引才变革的背后,是珠海对人才需求的精准洞察与城市发展逻辑的全面升级。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就是城市未来发展资源的竞争。在人才战略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人才竞争已然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赢得主动,就必须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切实解决各类人才不同阶段的“后顾之忧”,使其可以全身心投入自身发展,与城市共荣共生。

纵观珠海出台的一揽子引才新政,恰恰凸显了一个关键词“后顾无忧”,从收入、居住、教育等长期保障,到创业、发展空间等未来期许,统统涵盖在内。正如珠海市副市长晁桂明就“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青年人才最关心‘三个有’——有舞台、有保障、有未来。”这也正是珠海创新引才政策的温暖内核。

引才留才,保障为先。但这个保障并不是纯粹的薪资数字,生活工作全周期的保障关怀,才是珠海的诚意所在。招聘岗位年薪最高240万元、高层次人才最高可获800万元资金支持等数据固然抢眼,但对比发布不久的一系列人才新政,我们不难发现,珠海更强调覆盖收入、居住、教育、创业等全领域的“无忧”保障,更重视对引进人才全方位保障的可延续性——“人才共有产权房”模式、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紧缺人才子女可全市任选优质学位、青年创业者享有“1元创业空间”、最高1个亿的创新创业团队资助……这些政策将人才视为“完整生命体”,既保障职业发展,也解决生活痛点,充分体现了对人才的真正尊重,彰显了珠海引进人才的真心与决心。

引才留才,平台为基。本次招聘会上,珠海提供的岗位种类、数量及涉及领域广泛,覆盖了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既有格力电器、中航通飞等“珠海智造”核心力量,也有AI独角兽企业金智维等强力新生代。根据计划,三四月春招期间珠海将推出1.7万个、全年将推出超5万个优质岗位。这些岗位除了来自珠海各大企业及科研院所外,还有4500个涉及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政策性岗位。这些岗位体现的不仅是企业或城市的需求,更是智力资本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格力电器等实力企业培养的“珠海工匠”不断涌现,夯实了“珠海智造”的根基;珠海推动中山大学、澳门大学等大湾区高校与本地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各类人才的广泛引入与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高新技术企业的逐年增加相得益彰……这种价值共生共创的模式,打破了传统雇佣关系,让人才从“参与者”变为“共建者”,有力印证了“城市合伙人”理念的实效,充分展现了珠海对人才与产业协同规律的深刻认知——要推动城市产业发展,唯有让人才成为“利益共同体”,才能激发持续创新动能。

引才留才,发展为要。当下,珠海借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政策优势,正着力打造面向国际的“人才社区”,构建涵盖跨境医疗、离岸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全球化服务网络;通过“产业人才地图”,实现人才供需的精准匹配,将引才与产业升级深度绑定……这些系统化生态的构建,不仅服务于当下,更瞄准了港珠澳大桥等跨海通道贯通后的区域联动机遇,以及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赛道的前瞻布局。现有及接下来的招才计划,也充分凸显了珠海的人才战略已扩大到全球视野,要以人才与城市的价值共振,实现人才成长与城市进化同频共振。

引才的最高境界,是让人才与城市彼此成就。当物质激励的边际效应递减,唯有构建人才与城市共生共长的命运共同体,才能赢得持久的“人心红利”。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类似招聘会的举办,随着珠海引才理念及政策更广泛的扩散,将会有更多才俊从五湖四海会聚到珠海,共同谱写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发展新篇!

 

文字:珠海特区报评论员 李勇智 图片:吴长赋 编辑:叶维佳 责任编辑:吴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