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进田野!珠海小学生耕读园里割麦子

3月20日上午,斗门白蕉镇白石小学西校区耕读园里热闹非凡,学校首届小麦课程展示活动在此举办。活动以“风吹麦田课堂·收获见证成长”为主题,旨在让师生深入了解小麦种植、收获的全过程,感受劳动艰辛与丰收喜悦,体验科技农业以及劳动教育与多学科融合课堂,为以“耕读教育”为核心文化的白石小学注入新内涵。

当日春阳明媚,空气清新。孩子们的舞蹈《鼓舞龙腾》活力四射、刚柔并济;“你来种菜涯来插秧,种菜插秧好忙碌啰……”孩子们唱响客家竹板山歌《春天来到耕读园》,曲调婉转悠扬。其间,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珠海市进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梁美容,上台分享勤劳致富的心得,鼓励孩子们将劳动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勤奋学习、敢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据介绍,耕读园里种植的小麦品种是“华糯一号”,是华南农业大学经过10多年的实验选育出来的高科技品种。站在金灿灿的麦地旁边,老师现场示范如何使用镰刀,着重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孩子们戴上手套,手拿小镰刀,弯下腰开始劳作。由于是第一次操作,孩子们有的一棵一棵地割,有的拿反了小镰刀。“老师,我怎么总把下面的泥土割上来?”经过指点,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割得又快又多。

现场脱麦粒用的是打禾机,一种老式的脱粒机。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排队体验,用力脚踏转动轴轮,让麦粒脱落,尽管辛苦但却洋溢着劳动的喜悦。“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麦子,没想到这次在学校真正体验了一把,我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有了更深的体会。”五年级一班的张妍娜开心说道。

在劳动展示课上,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以及老师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小麦种植、养护、收获等知识,加深对农耕文化的理解。

“耕读教育是白石小学的核心文化之一。在此前收割水稻的基础上,本届小麦课程展示活动教孩子们认识农作物,学习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科技相融合的理念,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丰收喜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不断传承农耕文化。”白石小学校长李杨表示,“学校想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四季沐浴书香、应时耕耘田园,引导大家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懂得珍惜与感恩。”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把课堂搬进田野!珠海小学生耕读园里割麦子
观海融媒 2025-03-20 16:55

3月20日上午,斗门白蕉镇白石小学西校区耕读园里热闹非凡,学校首届小麦课程展示活动在此举办。活动以“风吹麦田课堂·收获见证成长”为主题,旨在让师生深入了解小麦种植、收获的全过程,感受劳动艰辛与丰收喜悦,体验科技农业以及劳动教育与多学科融合课堂,为以“耕读教育”为核心文化的白石小学注入新内涵。

当日春阳明媚,空气清新。孩子们的舞蹈《鼓舞龙腾》活力四射、刚柔并济;“你来种菜涯来插秧,种菜插秧好忙碌啰……”孩子们唱响客家竹板山歌《春天来到耕读园》,曲调婉转悠扬。其间,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珠海市进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梁美容,上台分享勤劳致富的心得,鼓励孩子们将劳动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勤奋学习、敢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据介绍,耕读园里种植的小麦品种是“华糯一号”,是华南农业大学经过10多年的实验选育出来的高科技品种。站在金灿灿的麦地旁边,老师现场示范如何使用镰刀,着重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孩子们戴上手套,手拿小镰刀,弯下腰开始劳作。由于是第一次操作,孩子们有的一棵一棵地割,有的拿反了小镰刀。“老师,我怎么总把下面的泥土割上来?”经过指点,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割得又快又多。

现场脱麦粒用的是打禾机,一种老式的脱粒机。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排队体验,用力脚踏转动轴轮,让麦粒脱落,尽管辛苦但却洋溢着劳动的喜悦。“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麦子,没想到这次在学校真正体验了一把,我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有了更深的体会。”五年级一班的张妍娜开心说道。

在劳动展示课上,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以及老师讲解,让同学们了解小麦种植、养护、收获等知识,加深对农耕文化的理解。

“耕读教育是白石小学的核心文化之一。在此前收割水稻的基础上,本届小麦课程展示活动教孩子们认识农作物,学习传统农业与现代化科技相融合的理念,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丰收喜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不断传承农耕文化。”白石小学校长李杨表示,“学校想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四季沐浴书香、应时耕耘田园,引导大家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懂得珍惜与感恩。”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