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对未知的好奇 勇于挑战传统思维!诺贝尔奖得主珠海开讲

3月24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教授走进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以下简称:北师港浸大),以《从童年好奇到诺奖荣耀:科学与工程的探索之旅》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充满智慧与启迪的演讲。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在北师港浸大做主题分享。

讲座中,丹•谢赫特曼教授以个人成长轨迹为脉络,用生动平实的语言回溯了童年时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如何引领他踏上科学探索之路,介绍了自己在研究准晶体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突破,鼓励同学们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勇于挑战传统思维。

互动环节,师生们积极提问,就科研方法论、职业规划抉择、材料科学前沿等话题与教授交流,丹•谢赫特曼教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到北师港浸大做主题分享。本报记者吴长赋摄

活动中,丹•谢赫特曼教授还来到北师港浸大的创客中心,深入了解珠海在低空飞行技术、智能空调管理系统、城市落水监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珠海的无人驾驶飞机技术让人印象深刻,我很惊喜看到高校对这项技术进行投入研发。”丹•谢赫特曼教授对学校师生团队的实践能力表示赞赏,并鼓励青年科研者将理论探索与实际问题结合,以科技之力服务社会发展。

期间,丹•谢赫特曼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成为更好的人:“除了学知识,还应该能够学会看到别人,理解别人,倾听别人,支持别人,成为一个这样的好人。在中国,我发现了很多好人,他们善良且富有同情心。”

据了解,此次活动也是北师港浸大“博雅讲坛”的第十讲。“博雅讲坛”是为广大师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智慧而打造的高端文化交流平台,目的是邀请全球政、商、学各界德高望重、成绩卓著的贤达之士,与师生分享智慧、纵论天下、激扬文字、启迪心灵,共同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学子。

校方表示,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科学巨擘的机会,更以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年一代的创新勇气与探索热忱,彰显北师港浸大“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育人理念。未来,学校将持续引入更多领域领军人物,为师生搭建与世界对话的平台,培养更多拥有宽广视野、胸怀博大的人才。

文字:余沁霖 图片: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要保持对未知的好奇 勇于挑战传统思维!诺贝尔奖得主珠海开讲
观海融媒 2025-03-24 15:09

3月24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教授走进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以下简称:北师港浸大),以《从童年好奇到诺奖荣耀:科学与工程的探索之旅》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充满智慧与启迪的演讲。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在北师港浸大做主题分享。

讲座中,丹•谢赫特曼教授以个人成长轨迹为脉络,用生动平实的语言回溯了童年时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如何引领他踏上科学探索之路,介绍了自己在研究准晶体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突破,鼓励同学们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勇于挑战传统思维。

互动环节,师生们积极提问,就科研方法论、职业规划抉择、材料科学前沿等话题与教授交流,丹•谢赫特曼教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到北师港浸大做主题分享。本报记者吴长赋摄

活动中,丹•谢赫特曼教授还来到北师港浸大的创客中心,深入了解珠海在低空飞行技术、智能空调管理系统、城市落水监测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珠海的无人驾驶飞机技术让人印象深刻,我很惊喜看到高校对这项技术进行投入研发。”丹•谢赫特曼教授对学校师生团队的实践能力表示赞赏,并鼓励青年科研者将理论探索与实际问题结合,以科技之力服务社会发展。

期间,丹•谢赫特曼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成为更好的人:“除了学知识,还应该能够学会看到别人,理解别人,倾听别人,支持别人,成为一个这样的好人。在中国,我发现了很多好人,他们善良且富有同情心。”

据了解,此次活动也是北师港浸大“博雅讲坛”的第十讲。“博雅讲坛”是为广大师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智慧而打造的高端文化交流平台,目的是邀请全球政、商、学各界德高望重、成绩卓著的贤达之士,与师生分享智慧、纵论天下、激扬文字、启迪心灵,共同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学子。

校方表示,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科学巨擘的机会,更以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年一代的创新勇气与探索热忱,彰显北师港浸大“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育人理念。未来,学校将持续引入更多领域领军人物,为师生搭建与世界对话的平台,培养更多拥有宽广视野、胸怀博大的人才。

文字:余沁霖 图片: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