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一起“学雷锋”。每年三月是“学雷锋月”,在此期间我国各地都会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主题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社区帮扶等等,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奉献社会。
近年来,珠海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不俗成就,其中,志愿服务特别值得一提。本期《民生新观察》就来听听珠海志愿者们的故事,共同关注温暖的志愿之光如何在珠海绽放。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慈善的一粒沙子
“每次去做完志愿服务,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心里像有暖流涌过,真的很开心、很满足。”珠海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王颖,热心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已经有20多年了。在上世纪90年代,王颖关注到报纸上刊登了一些市民的微心愿:“有学生因为经济窘迫穿不上新校服。”于是,王颖便和一群朋友自发做起了好人好事。2002年,王颖正式成为珠海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有了组织后,她参与到了更多的志愿服务中。
“十几年前,我参与了红会一个陪伴成长的帮扶项目,长期资助金湾一对突遭家庭变故的小学生兄弟,每月固定给他们100元学习补贴。现在两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了。”王颖坦言曾遭到不少质疑和误解:“有人说我们作秀、有私心,但我不怕这些非议,守住初心,尽力而为就足够了。”
珠海传媒集团首席评论员李勇智观察到一个暖心蜕变:“早年的公益多解燃眉之急,比如给饥者一餐饭,帮助寒门学子圆梦。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多元化,公益力量的触角逐渐深入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颖对此深有共鸣,她认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不是要有足够经济实力才能做志愿。她回忆,她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老人们常常拉着志愿者们的手说“你们带来的水果甜,但陪我们唠的家长里短更暖心。”2016年,王颖被珠海文明办评为珠海市“助人为乐好人”,2023年,王颖由获得了广东省红十字会“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称号。
在珠海,像王颖这样的热心志愿者还有许多。根据广东i志愿系统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珠海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超过79万人。不足250万人的珠海就有超过三成的注册志愿者,活跃的公益社会团体超过5100多个。全市注册志愿者中,志愿服务人群几乎覆盖了全年龄段,下至稚嫩小童,上至耄耋老人都有参与其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360万小时,志愿服务的内容涉及尊老扶弱、生态环保、交通协助、安全保障等诸多领域。
众人拾柴火焰高,用爱心传递雷锋精神
“我是前山的阿姗,我想去金湾看望一下五六年没见面的闺蜜冬梅。”今年34岁的阿姗患有先天疾病双腿萎缩无法行走。十年前,因机缘巧合她和因腰椎肿瘤压迫神经导致高位截瘫的冬梅姐成了闺蜜,两人一直在网上保持联系。珠海传媒集团发起的“i帮忙”民生服务融媒栏目组看到阿姗的留言后,联合了珠海市原妙春仪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帮助阿姗实现了与闺蜜见面的心愿。

无论是急难愁盼的身边事,还是梦想萌发的意难平,“i帮忙”栏目特派员将用媒体人的担当与热忱,关怀和帮助这些有需要的人实现心愿,让善意流动、让城市更温暖。
“我喜欢画画,想拥有一盒新的彩色笔。”“我想要一个足球,我希望能成为足球运动员,为国争光。”近日,由珠海市妇女联合会、珠海市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爱心妈妈在行动·心愿墙”近日也在观海融媒APP上线了。记者在观海融媒APP搜索“爱心妈妈在行动·心愿墙”发现,目前已收集到了一批孩子们的“微心愿”,其中已有部分心愿得到了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如今,志愿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能有更多面向志愿者的专业培训,比如急救知识等,让志愿者们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王颖说,虽然现在志愿服务细分的种类形式很多,但对于普通公众而言,绝大部分的志愿活动都能参与其中,没有门槛。
“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能有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举手之劳,都在悄然改变着城市的肌理。”李勇智说。当善意成为习惯,当温暖成为常态,我们的社会便不再是钢筋水泥的冰冷丛林,而是生长着温情的沃土。
三月春风暖,一起“学雷锋”。每年三月是“学雷锋月”,在此期间我国各地都会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主题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社区帮扶等等,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奉献社会。
近年来,珠海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不俗成就,其中,志愿服务特别值得一提。本期《民生新观察》就来听听珠海志愿者们的故事,共同关注温暖的志愿之光如何在珠海绽放。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慈善的一粒沙子
“每次去做完志愿服务,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心里像有暖流涌过,真的很开心、很满足。”珠海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王颖,热心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已经有20多年了。在上世纪90年代,王颖关注到报纸上刊登了一些市民的微心愿:“有学生因为经济窘迫穿不上新校服。”于是,王颖便和一群朋友自发做起了好人好事。2002年,王颖正式成为珠海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有了组织后,她参与到了更多的志愿服务中。
“十几年前,我参与了红会一个陪伴成长的帮扶项目,长期资助金湾一对突遭家庭变故的小学生兄弟,每月固定给他们100元学习补贴。现在两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了。”王颖坦言曾遭到不少质疑和误解:“有人说我们作秀、有私心,但我不怕这些非议,守住初心,尽力而为就足够了。”
珠海传媒集团首席评论员李勇智观察到一个暖心蜕变:“早年的公益多解燃眉之急,比如给饥者一餐饭,帮助寒门学子圆梦。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志愿服务的形式更多元化,公益力量的触角逐渐深入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王颖对此深有共鸣,她认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不是要有足够经济实力才能做志愿。她回忆,她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老人们常常拉着志愿者们的手说“你们带来的水果甜,但陪我们唠的家长里短更暖心。”2016年,王颖被珠海文明办评为珠海市“助人为乐好人”,2023年,王颖由获得了广东省红十字会“五星级红十字志愿者”称号。
在珠海,像王颖这样的热心志愿者还有许多。根据广东i志愿系统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珠海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超过79万人。不足250万人的珠海就有超过三成的注册志愿者,活跃的公益社会团体超过5100多个。全市注册志愿者中,志愿服务人群几乎覆盖了全年龄段,下至稚嫩小童,上至耄耋老人都有参与其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达2360万小时,志愿服务的内容涉及尊老扶弱、生态环保、交通协助、安全保障等诸多领域。
众人拾柴火焰高,用爱心传递雷锋精神
“我是前山的阿姗,我想去金湾看望一下五六年没见面的闺蜜冬梅。”今年34岁的阿姗患有先天疾病双腿萎缩无法行走。十年前,因机缘巧合她和因腰椎肿瘤压迫神经导致高位截瘫的冬梅姐成了闺蜜,两人一直在网上保持联系。珠海传媒集团发起的“i帮忙”民生服务融媒栏目组看到阿姗的留言后,联合了珠海市原妙春仪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帮助阿姗实现了与闺蜜见面的心愿。

无论是急难愁盼的身边事,还是梦想萌发的意难平,“i帮忙”栏目特派员将用媒体人的担当与热忱,关怀和帮助这些有需要的人实现心愿,让善意流动、让城市更温暖。
“我喜欢画画,想拥有一盒新的彩色笔。”“我想要一个足球,我希望能成为足球运动员,为国争光。”近日,由珠海市妇女联合会、珠海市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爱心妈妈在行动·心愿墙”近日也在观海融媒APP上线了。记者在观海融媒APP搜索“爱心妈妈在行动·心愿墙”发现,目前已收集到了一批孩子们的“微心愿”,其中已有部分心愿得到了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如今,志愿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能有更多面向志愿者的专业培训,比如急救知识等,让志愿者们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王颖说,虽然现在志愿服务细分的种类形式很多,但对于普通公众而言,绝大部分的志愿活动都能参与其中,没有门槛。
“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能有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举手之劳,都在悄然改变着城市的肌理。”李勇智说。当善意成为习惯,当温暖成为常态,我们的社会便不再是钢筋水泥的冰冷丛林,而是生长着温情的沃土。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