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岛游” 破解文旅同质化痛点

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甫一落地,珠海便以“顶格站位、满格行动”扛起使命——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为大湾区立标杆、为中国探新路。(《珠海特区报》4月24日02版)

当全国滨海城市都在复制“阳光沙滩+豪华酒店”的标准化公式时,珠海正用262座海岛玩一场更高级的游戏——不是打造几个网红景点,而是构建一套可自由组合的“海洋乐高系统”。

文旅产业的竞争早已进入拼积木的阶段。三亚的亚特兰蒂斯、厦门的鼓浪屿、北海的银滩,本质上都是固定成型的“手办模型”,游客只能“按说明书摆放”。而珠海“一岛一品+跳岛游”的组合拳,提供的是一盒散装乐高零件:东澳岛的婚庆主题是粉色积木,桂山岛的渔村故事是蓝色底板,长琴岛的音乐节是发光件,万山海钓是可动关节。真正的杀伤力在于——不同游客能拼出自己的独家版本,商务客用游艇串起高端酒店,背包客靠渡轮链接野趣岛屿,情侣们则有专业的“婚庆+音乐”混搭套餐。

这种玩法直击当代旅游的两大痛点。一方面,社交媒体的泛滥让“打卡式旅游”陷入审美疲劳,人们开始渴望“叙事权”——不仅要看到风景,更要成为旅行故事的编剧。珠海的海岛群恰好提供了分支剧情:在庙湾岛海钓是冒险片,在东澳岛住阿丽拉是偶像剧,参加桂山岛渔获拍卖就成了纪录片主角。另一方面,疫情后的旅行者普遍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既想逃离人群又怕错过热点,而“跳岛游”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上午在无人岛礁拍荒野大片,下午回五星酒店发朋友圈,把矛盾需求“缝合”进一趟航程。

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乐高玩具的魅力在于零件间的严丝合缝,珠海要警惕“积木公差”——当高端酒店的私密性撞上渔港早市的喧闹,当海钓爱好者的静默遇见音乐节的轰鸣,这种刻意制造的冲突感需要精密调度。目前来看,似乎也有平衡术:用全国首部海钓专项立法确立专业门槛,用直升机航线圈定高端客群,再用民俗文化季留住市井温度。就像乐高既能出布加迪超跑套装,也能卖得动9.9元迷你盆栽,文旅产业的最高境界是让不同消费群体都觉得“这款是为我量身定制”。

放眼大湾区,这场游戏还有更深的战略意图。当港珠澳大桥把三地变成“半小时生活圈”,珠海的海岛群正在成为整个大湾区的情绪调节阀——香港中环白领需要两小时航程外的荒岛放空,广深都市圈的居民则把这里当作亲子研学实验室。与其说珠海在打造旅游目的地,不如说是在给超级城市群装配“海上后花园系统”,每座岛都是不同型号的减压舱。

放眼更大的时空尺度看,中国沿海从不缺单打独斗的明星景点,但能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的选手凤毛麟角。当三亚还在为如何分流冬季游客发愁时,珠海用“可拆卸式旅游”给出答案:旺季用跳岛游分散客流,淡季靠专业海钓赛事维持热度,极端天气转为海洋文化研学基地。这种弹性,或许才是未来十年文旅的核心竞争力。

文字:王志高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董帅奇
“跳岛游” 破解文旅同质化痛点
珠海特区报 2025-04-25 02:12

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甫一落地,珠海便以“顶格站位、满格行动”扛起使命——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为大湾区立标杆、为中国探新路。(《珠海特区报》4月24日02版)

当全国滨海城市都在复制“阳光沙滩+豪华酒店”的标准化公式时,珠海正用262座海岛玩一场更高级的游戏——不是打造几个网红景点,而是构建一套可自由组合的“海洋乐高系统”。

文旅产业的竞争早已进入拼积木的阶段。三亚的亚特兰蒂斯、厦门的鼓浪屿、北海的银滩,本质上都是固定成型的“手办模型”,游客只能“按说明书摆放”。而珠海“一岛一品+跳岛游”的组合拳,提供的是一盒散装乐高零件:东澳岛的婚庆主题是粉色积木,桂山岛的渔村故事是蓝色底板,长琴岛的音乐节是发光件,万山海钓是可动关节。真正的杀伤力在于——不同游客能拼出自己的独家版本,商务客用游艇串起高端酒店,背包客靠渡轮链接野趣岛屿,情侣们则有专业的“婚庆+音乐”混搭套餐。

这种玩法直击当代旅游的两大痛点。一方面,社交媒体的泛滥让“打卡式旅游”陷入审美疲劳,人们开始渴望“叙事权”——不仅要看到风景,更要成为旅行故事的编剧。珠海的海岛群恰好提供了分支剧情:在庙湾岛海钓是冒险片,在东澳岛住阿丽拉是偶像剧,参加桂山岛渔获拍卖就成了纪录片主角。另一方面,疫情后的旅行者普遍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既想逃离人群又怕错过热点,而“跳岛游”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上午在无人岛礁拍荒野大片,下午回五星酒店发朋友圈,把矛盾需求“缝合”进一趟航程。

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乐高玩具的魅力在于零件间的严丝合缝,珠海要警惕“积木公差”——当高端酒店的私密性撞上渔港早市的喧闹,当海钓爱好者的静默遇见音乐节的轰鸣,这种刻意制造的冲突感需要精密调度。目前来看,似乎也有平衡术:用全国首部海钓专项立法确立专业门槛,用直升机航线圈定高端客群,再用民俗文化季留住市井温度。就像乐高既能出布加迪超跑套装,也能卖得动9.9元迷你盆栽,文旅产业的最高境界是让不同消费群体都觉得“这款是为我量身定制”。

放眼大湾区,这场游戏还有更深的战略意图。当港珠澳大桥把三地变成“半小时生活圈”,珠海的海岛群正在成为整个大湾区的情绪调节阀——香港中环白领需要两小时航程外的荒岛放空,广深都市圈的居民则把这里当作亲子研学实验室。与其说珠海在打造旅游目的地,不如说是在给超级城市群装配“海上后花园系统”,每座岛都是不同型号的减压舱。

放眼更大的时空尺度看,中国沿海从不缺单打独斗的明星景点,但能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的选手凤毛麟角。当三亚还在为如何分流冬季游客发愁时,珠海用“可拆卸式旅游”给出答案:旺季用跳岛游分散客流,淡季靠专业海钓赛事维持热度,极端天气转为海洋文化研学基地。这种弹性,或许才是未来十年文旅的核心竞争力。

文字:王志高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