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化零为整,山海容颜如画!金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闯新路

初夏暖阳下,珠海金湾的土地正焕发蓬勃生机:碎片化耕地“化零为整”成万亩良田,低效工业用地蝶变为现代工厂,生态修复让山海重现如画容颜……这一系列变化,皆源于金湾区创新推进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近年来,金湾区以“良田 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为目标,积极探索“海陆联动”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4年9月,《珠海市金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获省级批复,计划总投资168.84亿元谋划88个项目,目前已开工62个。这场覆盖全域的系统性改革,不仅重塑了金湾城乡面貌,更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金湾模式”,相关创新做法获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多部门推广。

平沙镇“万亩方”。

在平沙镇“万亩方”连片种植示范区,一望无际的稻田碧波荡漾,珠海首个设施蓝莓种植示范基地硕果累累,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连片莲藕基地荷叶茂盛。
谁能想到,这片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果盘子”“菜篮子”的沃土,几年前还是零散分布的低效农田?
“以前平沙的耕地就像打碎的镜子,东一块西一块,大型农机进不来,现代农业技术用不上。”平沙镇党委委员李松江的感慨道出了传统农业的困境。如今,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国企整合资源、市场主体运营”组团联营模式,平沙成功打造“万亩方”连片种植示范区,已初步建成水稻、蓝莓、蔬菜、莲藕四大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亩均收益较传统种植提升了2-5倍。
4000多亩水稻基地里,绿浪翻滚的秧苗长势喜人。珠海市鹰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林德坤正在田间指导无人机施肥作业。“你看这块50亩的稻田,过去需要四五个壮劳力忙活一整天才能完成施肥,现在无人机一个多小时就能搞定!”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预计亩产可达900斤,较传统种植方式有了质的飞跃。
通过创新“组团联营”模式,建立耕地保护跨镇域经济补偿机制,金湾目前已连片整治耕地1.6万亩,降低耕地碎片化程度达20%。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全省耕地保护提供了珠海样本,还让当地居民真切感受到了现代农业带来的红利,仅蓝莓基地就为300多名平沙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集碎为整”打造万亩良田,仅是金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副局长赵亚辉介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并不是简单地土地整理,而是通过‘集成式改革’,统筹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三大空间,破解‘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聚’三大难题,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为‘百千万工程’提供空间与资源保障。”
“住了半辈子砖瓦房,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电梯楼!”搬进雁祥湾花园小区后,原农场职工黄叔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一期,这个现代化小区设施齐全,15栋高楼绿树环绕,已成为上千户农场老职工的新家园。

平沙镇砖瓦房改造项目。

始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一直由原农场职工及家属居住。随着岁月变迁和城市发展,这批砖瓦房不仅老旧更存在安全隐患,常年饱受渗水、水浸影响。金湾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积极探索国有建设用地危旧房改造的新路径。
“在用地紧缺的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拆旧换新+土地整合’模式,打出异地安置、无偿划拨、退旧购新三大组合拳,推动零散居住于各社区生产队的原农场职工‘进城上楼’。”平沙镇党委委员周毅介绍,该项目已完成首批1048户抽签分房,新房交付时同步回收旧房释放土地空间,预计可腾挪低效建设用地8万平方米,既改善了民生,又盘活了土地资源。
在珠海金湾,更多的“沉睡”土地还在焕发新生。聚焦产业发展,金湾区在全市率先制定与建设容积率、建筑密度、年产值及税收强度相挂钩的低效用地认定标准,率先设立低效用地再开发奖补专项资金,通过司法盘活、违约减负、有序清退、“腾笼换鸟”等方式促进低效产业用地的流转。2022年以来,全区累计盘活低效用地2437.27公顷,处置量位列全市各区第一;已盘活用地项目新增投资167.45亿元,达产产值429.39亿元。

三板村“鹭鸟天下”。

此外,金湾区还坚持“山海统筹”,构建山、水、林、田、海等全域生态保护体系。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山体修复100.6公顷、尾水治理14987.2公顷、森林绿化1354公顷、红树林营造375.9公顷、海岸线修复5公里,打造金凤台郊野公园绿美广东示范点、南场村绿美古树乡村、三板村“鹭鸟天下”等绿美新名片。同时,充分盘活利用森林、农田、沙滩等自然资源,探索出农文旅融合“整村运营”的木头冲模式,生态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组团联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到国有建设用地危旧房改造的创新实践,再到低效产业用地盘活的政策突破,金湾区用改革这把“金钥匙”,不断打开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新空间。赵亚辉介绍,接下来,金湾将继续挖掘储备新项目,研究制定区级奖补方案等更多细化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多方参与,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走深走实。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董帅奇 责任编辑:吴颖琼
微信
朋友圈
耕地化零为整,山海容颜如画!金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闯新路
珠海特区报 2025-04-28 04:08

初夏暖阳下,珠海金湾的土地正焕发蓬勃生机:碎片化耕地“化零为整”成万亩良田,低效工业用地蝶变为现代工厂,生态修复让山海重现如画容颜……这一系列变化,皆源于金湾区创新推进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近年来,金湾区以“良田 比较集中、村庄布局优化、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健康优美”为目标,积极探索“海陆联动”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4年9月,《珠海市金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获省级批复,计划总投资168.84亿元谋划88个项目,目前已开工62个。这场覆盖全域的系统性改革,不仅重塑了金湾城乡面貌,更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金湾模式”,相关创新做法获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多部门推广。

平沙镇“万亩方”。

在平沙镇“万亩方”连片种植示范区,一望无际的稻田碧波荡漾,珠海首个设施蓝莓种植示范基地硕果累累,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连片莲藕基地荷叶茂盛。
谁能想到,这片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果盘子”“菜篮子”的沃土,几年前还是零散分布的低效农田?
“以前平沙的耕地就像打碎的镜子,东一块西一块,大型农机进不来,现代农业技术用不上。”平沙镇党委委员李松江的感慨道出了传统农业的困境。如今,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国企整合资源、市场主体运营”组团联营模式,平沙成功打造“万亩方”连片种植示范区,已初步建成水稻、蓝莓、蔬菜、莲藕四大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亩均收益较传统种植提升了2-5倍。
4000多亩水稻基地里,绿浪翻滚的秧苗长势喜人。珠海市鹰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林德坤正在田间指导无人机施肥作业。“你看这块50亩的稻田,过去需要四五个壮劳力忙活一整天才能完成施肥,现在无人机一个多小时就能搞定!”更令人振奋的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预计亩产可达900斤,较传统种植方式有了质的飞跃。
通过创新“组团联营”模式,建立耕地保护跨镇域经济补偿机制,金湾目前已连片整治耕地1.6万亩,降低耕地碎片化程度达20%。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全省耕地保护提供了珠海样本,还让当地居民真切感受到了现代农业带来的红利,仅蓝莓基地就为300多名平沙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集碎为整”打造万亩良田,仅是金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副局长赵亚辉介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并不是简单地土地整理,而是通过‘集成式改革’,统筹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三大空间,破解‘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聚’三大难题,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为‘百千万工程’提供空间与资源保障。”
“住了半辈子砖瓦房,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电梯楼!”搬进雁祥湾花园小区后,原农场职工黄叔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改造安置项目一期,这个现代化小区设施齐全,15栋高楼绿树环绕,已成为上千户农场老职工的新家园。

平沙镇砖瓦房改造项目。

始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平沙华侨农场砖瓦房,一直由原农场职工及家属居住。随着岁月变迁和城市发展,这批砖瓦房不仅老旧更存在安全隐患,常年饱受渗水、水浸影响。金湾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积极探索国有建设用地危旧房改造的新路径。
“在用地紧缺的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拆旧换新+土地整合’模式,打出异地安置、无偿划拨、退旧购新三大组合拳,推动零散居住于各社区生产队的原农场职工‘进城上楼’。”平沙镇党委委员周毅介绍,该项目已完成首批1048户抽签分房,新房交付时同步回收旧房释放土地空间,预计可腾挪低效建设用地8万平方米,既改善了民生,又盘活了土地资源。
在珠海金湾,更多的“沉睡”土地还在焕发新生。聚焦产业发展,金湾区在全市率先制定与建设容积率、建筑密度、年产值及税收强度相挂钩的低效用地认定标准,率先设立低效用地再开发奖补专项资金,通过司法盘活、违约减负、有序清退、“腾笼换鸟”等方式促进低效产业用地的流转。2022年以来,全区累计盘活低效用地2437.27公顷,处置量位列全市各区第一;已盘活用地项目新增投资167.45亿元,达产产值429.39亿元。

三板村“鹭鸟天下”。

此外,金湾区还坚持“山海统筹”,构建山、水、林、田、海等全域生态保护体系。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山体修复100.6公顷、尾水治理14987.2公顷、森林绿化1354公顷、红树林营造375.9公顷、海岸线修复5公里,打造金凤台郊野公园绿美广东示范点、南场村绿美古树乡村、三板村“鹭鸟天下”等绿美新名片。同时,充分盘活利用森林、农田、沙滩等自然资源,探索出农文旅融合“整村运营”的木头冲模式,生态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组团联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到国有建设用地危旧房改造的创新实践,再到低效产业用地盘活的政策突破,金湾区用改革这把“金钥匙”,不断打开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新空间。赵亚辉介绍,接下来,金湾将继续挖掘储备新项目,研究制定区级奖补方案等更多细化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多方参与,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走深走实。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董帅奇 责任编辑:吴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