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四新”产业细分赛道!合作区发布五年产业规划→

6月3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以下简称《产业规划》)正式印发,指导合作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规划期至2029年。

《产业规划》指出,合作区自成立以来,“四新”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底,“四新”企业实有31685家,产业增加值达319.91亿元,澳资企业累计注册6681家,澳资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然而,合作区实体经济发展仍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有待加强。

为此,《产业规划》从“四新”产业发展、琴澳产业一体化布局、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产业空间格局等方面,明确将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琴澳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资料图。曾遥 摄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到2029年澳门回归30周年时,琴澳规则深度衔接制度体系全面确立,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 “四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65%,琴澳创新产业园等产业园区落地建成,澳资产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此外,在高端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特色产业规模等方面均设定具体预期指标,为合作区未来五年的产业发展指明了路径。

锚定“四新”产业

系统谋划发展任务

此次印发的《产业规划》将全面落实落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意见》等战略部署,系统谋划了合作区“四新”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其中,针对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产业规划》明确将联动澳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支持建设澳门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同时,合作区将着力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

针对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产业规划》提出将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推动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还将建设食品及保健品示范基地,用足用好“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支持发展高附加值的食品及保健品。

针对文旅会展商贸业,《产业规划》提出高水平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岛,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平台,培育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等目标,涵盖支持机电和电子消费产品展览等大型科创会展活动在琴澳举办、加快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等系列举措,加紧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针对现代金融产业,《产业规划》从丰富合作区金融业态、促进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将加快引育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培育养老金融,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有序拓展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等多项举措,推动跨境资金更自由便捷流动。

聚焦琴澳一体

全面联动澳门重点产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对接国家“十五五”时期规划部署,联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规划,《产业规划》立足澳门所需、横琴所能,设置了专门章节,明确琴澳产业一体化重点任务和项目,进一步支持、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

《产业规划》强调琴澳共同做强文旅会展商贸产业,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共同办好琴澳品牌会展活动,联动发展商贸产业和跨境物流,深化“一赛两地”“一节两办”模式,推动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全面加快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建设,联合实施“澳门注册+横琴生产” 模式,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

在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方面,合作区将加强与澳门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民生金融服务,推动澳门金融机构参与合作区建设,并强化琴澳两地金融监管合作。

在共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将加快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在琴澳双城发展,进一步完善“科创在澳琴”生态圈。

深化产业协同

打造营商环境标杆

《产业规划》还就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包括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和保护,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地,营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携手打造内外双循环链接平台等,合作区将通过实施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实在的发展红利。

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产业规划》明确,合作区将构建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片区(高等教育产业、科技研发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高端制造产业组团)、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片区(中医药产业、大健康及品牌工业组团)、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片区(国际商贸服务产业、高端会议康养产业、文旅休闲产业、高端服务产业组团)、现代金融片区(现代金融产业组团)等四大片区十一个产业功能组团,通过明确产业功能片区指引和建设时序,强化产业集聚发展、资源精准投放。

此外,《产业规划》还提出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区将推动构建与珠海、澳门海外联合招商机制,构建“总部在澳门、研发在横琴、生产在珠海”的产业合作模式,增强澳珠极点引领作用。《产业规划》同步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完善琴澳产业协同机制。

文字:陈秀岑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彭晶
微信
朋友圈
聚力“四新”产业细分赛道!合作区发布五年产业规划→
观海融媒 2025-06-30 17:54

6月3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以下简称《产业规划》)正式印发,指导合作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规划期至2029年。

《产业规划》指出,合作区自成立以来,“四新”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底,“四新”企业实有31685家,产业增加值达319.91亿元,澳资企业累计注册6681家,澳资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然而,合作区实体经济发展仍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有待加强。

为此,《产业规划》从“四新”产业发展、琴澳产业一体化布局、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产业空间格局等方面,明确将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琴澳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资料图。曾遥 摄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到2029年澳门回归30周年时,琴澳规则深度衔接制度体系全面确立,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 “四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65%,琴澳创新产业园等产业园区落地建成,澳资产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此外,在高端人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特色产业规模等方面均设定具体预期指标,为合作区未来五年的产业发展指明了路径。

锚定“四新”产业

系统谋划发展任务

此次印发的《产业规划》将全面落实落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意见》等战略部署,系统谋划了合作区“四新”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其中,针对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产业规划》明确将联动澳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支持建设澳门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同时,合作区将着力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

针对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产业规划》提出将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推动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还将建设食品及保健品示范基地,用足用好“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支持发展高附加值的食品及保健品。

针对文旅会展商贸业,《产业规划》提出高水平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岛,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平台,培育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等目标,涵盖支持机电和电子消费产品展览等大型科创会展活动在琴澳举办、加快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等系列举措,加紧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针对现代金融产业,《产业规划》从丰富合作区金融业态、促进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将加快引育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培育养老金融,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有序拓展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等多项举措,推动跨境资金更自由便捷流动。

聚焦琴澳一体

全面联动澳门重点产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对接国家“十五五”时期规划部署,联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规划,《产业规划》立足澳门所需、横琴所能,设置了专门章节,明确琴澳产业一体化重点任务和项目,进一步支持、服务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

《产业规划》强调琴澳共同做强文旅会展商贸产业,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共同办好琴澳品牌会展活动,联动发展商贸产业和跨境物流,深化“一赛两地”“一节两办”模式,推动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全面加快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建设,联合实施“澳门注册+横琴生产” 模式,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

在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方面,合作区将加强与澳门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民生金融服务,推动澳门金融机构参与合作区建设,并强化琴澳两地金融监管合作。

在共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将加快构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在琴澳双城发展,进一步完善“科创在澳琴”生态圈。

深化产业协同

打造营商环境标杆

《产业规划》还就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包括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和保护,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地,营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携手打造内外双循环链接平台等,合作区将通过实施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实在的发展红利。

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产业规划》明确,合作区将构建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片区(高等教育产业、科技研发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高端制造产业组团)、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片区(中医药产业、大健康及品牌工业组团)、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片区(国际商贸服务产业、高端会议康养产业、文旅休闲产业、高端服务产业组团)、现代金融片区(现代金融产业组团)等四大片区十一个产业功能组团,通过明确产业功能片区指引和建设时序,强化产业集聚发展、资源精准投放。

此外,《产业规划》还提出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区将推动构建与珠海、澳门海外联合招商机制,构建“总部在澳门、研发在横琴、生产在珠海”的产业合作模式,增强澳珠极点引领作用。《产业规划》同步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完善琴澳产业协同机制。

文字:陈秀岑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