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珠海市礼和中学(珠海市文园中学礼和校区)面向全国发布物理教师招聘公告引发广泛关注。这所坐落于珠海高新北围片区、开办仅两年便以“仁爱、好学、至善、创美”校训赢得社会口碑的“年轻”学校,其人才招募背后,是珠海高新区以“强师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布局。

强师筑基:
打造教育人才“强磁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珠海高新区依托辖区双一流大学“扎堆”的资源优势,加强校地合作,高位嫁接优质资源,成功引进培育一批名教师和名校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作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珠海高新区持续创新基础教育机制,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以“凤凰教育讲堂”为标志性平台,构建起分层分类的教师成长赋能体系。
该平台兼具“引进来”与“本土化”功能,通过邀请教育专家传经送宝、组织骨干教师分享实战经验,已累计开展6期专题活动,覆盖教师2000余人次。2021至2025年间,更有120名优秀教师被选派参与国家级、省级高端研修,为区域教育储备了一批领军人才。
“在珠海高新区,教师从入职第一天就有清晰的成长路径。”珠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和教师成长需求,该区创新推出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进阶培养方案(试行)》,将教师职业发展划分为新任、新秀、骨干、学科带头人、卓越教师五个阶段,配套针对性培养计划。以此次招聘为例,新入职教师将通过青蓝工程、强师计划,获得全方位的精准培养。

机制创新:
构建“头雁领航”生态圈
如何让优质师资发挥最大效能?珠海高新区的做法是通过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作室”头雁计划,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孵化作用。
2024年新遴选的18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带动151名青年教师组成研修共同体,2025年上半年,已开展活动87场,辐射教师3500人次。这种“传帮带”模式,使得礼和中学这类新校能快速嫁接成熟经验,有效放大了优质师资的引领效应。
以赛促教则是另一大亮点。2025年珠海高新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吸引近300人角逐,109人获一等奖,29人获评高新区“青年教学能手”。老师们坦言:“参赛时与顶尖教师同台竞技,专家点评直指痛点,这种成长比闭门磨课高效得多。”
数字赋能:
教研协同促进教师成长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珠海高新区通过举办智慧教学交流活动,组织200余名教师观摩学习智能教学工具应用,探索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有效路径。此外,全区中小学实现科学副校长全覆盖,并建立10个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发布科技研学指南。截至2025年6月,已组织科普研学24场,超千名师生参与,科学教师通过带队实践,提升了科普教育设计与实施能力。
珠海高新区还以教研协同促进教学水平整体提升。2025年上半年,高新区教育研究中心已组织学科教研活动152次,推出区级公开课199节,围绕新课标落地、中考备考策略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难题。跨学科、跨区域的教研合作机制,也让教师能够吸收多元经验,优化教学方法。
从礼和中学的全国招聘,到“强师工程”的稳步推进,珠海高新区正以务实举措构建教师成长生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师资不是简单的‘招引’,而是要让人才来了有舞台、成长有支撑、发展有未来。”珠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强师工程”,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支点,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大湾区教育高地持续注入动能。
近日,珠海市礼和中学(珠海市文园中学礼和校区)面向全国发布物理教师招聘公告引发广泛关注。这所坐落于珠海高新北围片区、开办仅两年便以“仁爱、好学、至善、创美”校训赢得社会口碑的“年轻”学校,其人才招募背后,是珠海高新区以“强师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布局。

强师筑基:
打造教育人才“强磁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年来,珠海高新区依托辖区双一流大学“扎堆”的资源优势,加强校地合作,高位嫁接优质资源,成功引进培育一批名教师和名校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作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珠海高新区持续创新基础教育机制,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以“凤凰教育讲堂”为标志性平台,构建起分层分类的教师成长赋能体系。
该平台兼具“引进来”与“本土化”功能,通过邀请教育专家传经送宝、组织骨干教师分享实战经验,已累计开展6期专题活动,覆盖教师2000余人次。2021至2025年间,更有120名优秀教师被选派参与国家级、省级高端研修,为区域教育储备了一批领军人才。
“在珠海高新区,教师从入职第一天就有清晰的成长路径。”珠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和教师成长需求,该区创新推出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进阶培养方案(试行)》,将教师职业发展划分为新任、新秀、骨干、学科带头人、卓越教师五个阶段,配套针对性培养计划。以此次招聘为例,新入职教师将通过青蓝工程、强师计划,获得全方位的精准培养。

机制创新:
构建“头雁领航”生态圈
如何让优质师资发挥最大效能?珠海高新区的做法是通过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作室”头雁计划,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孵化作用。
2024年新遴选的18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带动151名青年教师组成研修共同体,2025年上半年,已开展活动87场,辐射教师3500人次。这种“传帮带”模式,使得礼和中学这类新校能快速嫁接成熟经验,有效放大了优质师资的引领效应。
以赛促教则是另一大亮点。2025年珠海高新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吸引近300人角逐,109人获一等奖,29人获评高新区“青年教学能手”。老师们坦言:“参赛时与顶尖教师同台竞技,专家点评直指痛点,这种成长比闭门磨课高效得多。”
数字赋能:
教研协同促进教师成长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珠海高新区通过举办智慧教学交流活动,组织200余名教师观摩学习智能教学工具应用,探索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有效路径。此外,全区中小学实现科学副校长全覆盖,并建立10个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发布科技研学指南。截至2025年6月,已组织科普研学24场,超千名师生参与,科学教师通过带队实践,提升了科普教育设计与实施能力。
珠海高新区还以教研协同促进教学水平整体提升。2025年上半年,高新区教育研究中心已组织学科教研活动152次,推出区级公开课199节,围绕新课标落地、中考备考策略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难题。跨学科、跨区域的教研合作机制,也让教师能够吸收多元经验,优化教学方法。
从礼和中学的全国招聘,到“强师工程”的稳步推进,珠海高新区正以务实举措构建教师成长生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师资不是简单的‘招引’,而是要让人才来了有舞台、成长有支撑、发展有未来。”珠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强师工程”,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支点,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大湾区教育高地持续注入动能。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