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5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为引领,进一步挖岗位、提能力、优服务、强保障,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在粤就业创业,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全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当前正值毕业求职季,如何更好地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方案》提出十大行动、29条具体举措,十大行动包括优惠政策支持行动、重点领域扩岗行动、政策岗位快招行动、基层就业拓展行动、专项招聘匹配行动、创业创新助力行动、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就业服务护航行动、就业援助暖心行动、就业权益维护行动。
落实扩岗激励政策
相关补助政策执行至年底
《行动方案》提出,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增强新兴技术创造就业效应。发展绿色消费、夜间经济、直播电商、赛事文旅等消费热点,培育就业新增长点。围绕养老、医疗、托育、家政等服务需求,扩大民生领域就业岗位供给。
此外,综合运用税费优惠、社保补贴、扩岗补助、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参照企业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行动方案》还指出,全省提供公务员岗位不少于1.9万个,事业单位岗位不少于5.5万个。推动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自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加快招聘(录)进度,8月底前完成招聘(录)工作;全省国有企业力争全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不少于2万人,其中省属国有企业招用不少于8000人。
高校毕业生集中城市
每周举行1次专业型招聘
人力资源供需对接贵在“精准”。《行动方案》要求开展系列专题招聘活动。举办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造业、教育、医疗卫生、青年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题招聘活动,发动省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水平高校和中小学、重点医疗机构等提供优质岗位,吸引省内省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粤来粤就业。
《行动方案》要求,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型招聘,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重点面向三四线城市倾斜岗位资源。
此外,《行动方案》要求,引导不少于2万高校毕业生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就业,按规定落实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就业补贴等政策。对小微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
优化配套服务
提供短期住宿、交通补助、落户补贴
《行动方案》强调人性化的就业配套政策和服务,例如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制定实施短期住宿、交通补助、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完善档案转递、补贴申领、社保缴纳、人才入户等服务“打包办”机制,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立住脚、安下心。
灵活就业逐渐成为就业新趋势。《行动方案》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创意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灵活就业,按规定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大灵活就业社会保障覆盖面,拓宽灵活就业渠道。
好技能才有好就业。《行动方案》还聚焦提升青年职业能力等方面,要求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聚焦就业市场急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在高校开设一批“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组织就业质量不高、社会需求减少相关学科专业点学生参与学习,优化知识和技能结构,提升就业竞争力。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新模式,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组织毕业生开展技能培训。
近日,广东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5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为引领,进一步挖岗位、提能力、优服务、强保障,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在粤就业创业,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确保全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当前正值毕业求职季,如何更好地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方案》提出十大行动、29条具体举措,十大行动包括优惠政策支持行动、重点领域扩岗行动、政策岗位快招行动、基层就业拓展行动、专项招聘匹配行动、创业创新助力行动、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就业服务护航行动、就业援助暖心行动、就业权益维护行动。
落实扩岗激励政策
相关补助政策执行至年底
《行动方案》提出,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就业潜力,增强新兴技术创造就业效应。发展绿色消费、夜间经济、直播电商、赛事文旅等消费热点,培育就业新增长点。围绕养老、医疗、托育、家政等服务需求,扩大民生领域就业岗位供给。
此外,综合运用税费优惠、社保补贴、扩岗补助、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参照企业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行动方案》还指出,全省提供公务员岗位不少于1.9万个,事业单位岗位不少于5.5万个。推动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自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加快招聘(录)进度,8月底前完成招聘(录)工作;全省国有企业力争全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不少于2万人,其中省属国有企业招用不少于8000人。
高校毕业生集中城市
每周举行1次专业型招聘
人力资源供需对接贵在“精准”。《行动方案》要求开展系列专题招聘活动。举办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造业、教育、医疗卫生、青年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题招聘活动,发动省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水平高校和中小学、重点医疗机构等提供优质岗位,吸引省内省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粤来粤就业。
《行动方案》要求,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每周至少举办1次专业型招聘,每月至少举办1次综合性招聘,重点面向三四线城市倾斜岗位资源。
此外,《行动方案》要求,引导不少于2万高校毕业生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就业,按规定落实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就业补贴等政策。对小微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
优化配套服务
提供短期住宿、交通补助、落户补贴
《行动方案》强调人性化的就业配套政策和服务,例如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制定实施短期住宿、交通补助、落户补贴等优惠政策,完善档案转递、补贴申领、社保缴纳、人才入户等服务“打包办”机制,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立住脚、安下心。
灵活就业逐渐成为就业新趋势。《行动方案》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创意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灵活就业,按规定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大灵活就业社会保障覆盖面,拓宽灵活就业渠道。
好技能才有好就业。《行动方案》还聚焦提升青年职业能力等方面,要求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聚焦就业市场急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在高校开设一批“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组织就业质量不高、社会需求减少相关学科专业点学生参与学习,优化知识和技能结构,提升就业竞争力。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新模式,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组织毕业生开展技能培训。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