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家乡的凉面

前不久,和姐姐一道去看老爸,中午姐姐安排午餐。姐姐叫外甥订饭店,外甥说天太热,可以考虑去吃朝鲜冷面。我一听,头脑中立马闪过家乡的凉面,对姐姐说,如果去饭店吃冷面,还不如到你家自做凉面。我姐姐听了,赞同我的意见。在姐姐家附近的菜市场买了黄瓜、长豆角、西红柿,在商店买了几瓶冷柜里的纯净水,回到家,就做起凉面。不消说,那顿凉面,大家吃得很有兴致。

因为食品材料不齐全,或者不正宗,尽管吃得很惬意,但依然感觉和小时候的凉面有所不同。

老家在皖北砀山,小时候,家家户户别说空调,就是电扇都很不多见,最常见的是芭蕉扇。每年盛夏,老家最爱吃的午饭就是凉面,甚至有的家庭晚饭也吃凉面。家乡很少有人说吃凉面,而是说吃凉面条子,有一次,一个上海下放的知青说吃凉面,被人笑谈了很久。从此这个来自南方的知青爱上了吃凉面,他回上海后,开了一家韩国冷面店。

凉面的第一食材,不用说,是小麦面条。现在老家饭店里的凉面,用的面条,有的是面条机压出来的面条,有的是在商店买的挂面——这都不是正宗的食材。正宗的第一食材是什么?是小麦粉,含面筋的。老家是平原,小麦的主产地,出产优质小麦。吃凉面,是要付出代价的。用小麦粉擀面条,不仅是桩技术活,也是桩力气活。夏天出力,肯定要出汗。每家擀面条的多为妇女,因天热,一些年龄大的妇女顾不得讲究,在院子的大树下,铺张小饭桌,光着上身,脖子上挂条毛巾就擀起来,胸部的两只“布袋”晃来荡去,根本不管外人的眼光。一些年轻点的妇女不好意思这样在外面光膀子,那就在房间里打赤膊。热怎么办?有办法——让孩子手持芭蕉扇,为她扇风。如果有两个小孩更好,一边一个,左一股风,右一股风,直扑袒露的肌肤,擀一场面,也没见出多少汗。村里一位爱惜老婆的男人,在屋里为擀面条的老婆扇风,还不时在老婆身上揩一把油,笑笑骂骂中,面条擀得很轻快。村里的女人嘴上骂那男人不正经,心底却羡慕得要死。

凉面的第二食材,则是蔬菜。老家的面条常用的蔬菜,有黄瓜、长豆角、西红柿(那时候乡下人叫番茄)、青辣椒,有咸菜疙瘩,如果有香椿芽更好。黄瓜、长豆角、西红柿讲究一个嫩字,老了就不适合做凉面了。将长豆角和香椿芽放滚水里焯一下,长豆角不能焯面,要嫩,嚼起来有脆生生的感觉,捞出来,将长豆角和香椿芽用冷水淘几次,等凉了,将长豆角切成豆角碎,香椿芽切成细丝,放入盆中,撒点细盐,腌一腌。黄瓜不要去皮,切成黄瓜丝,也放在细盐里腌,杀出的水分滤出。长豆角切成豆角碎,黄瓜和香椿芽切成细丝,要大小均匀长度均等,这需要一定的刀工。小时候,去表舅家走亲戚,吃凉面条,表舅切的黄瓜丝,大小长短厚薄不均,被表妗子数落,说切得豁豁牙牙跟狗啃的似的。这样的黄瓜丝不美观,口感也不好。咸菜疙瘩要切成细丝,但和其他食材不一样,它需要去盐。怎么去?就是先尝一尝有多咸,放清水里泡,再尝一尝,如果依然咸,再换清水泡,直到咸淡适宜为止。西红柿和青椒都不用焯水,也不用盐腌,将其切成西红柿丁和青椒丝,放碗里备用。

凉面的佐料有麻酱、醋、蒜泥和味精。麻酱可以说是凉面的灵魂,这种麻酱是不提取麻油的芝麻酱,软乎乎的,不板结,可以拎着瓶子(一般是广口罐头瓶)直接浇。如果没有麻酱,也可以浇香油(皖北对麻油的叫法)。那时候的香油货真价实,浇在凉面上,口感尽管稍逊麻酱,但依然是不错的选择。放到现在,麻酱和香油很难买到正宗的,会令凉面的口味大打折扣。蒜泥是用蒜瓣放在蒜臼子里捣成泥的,如果青椒不切丝,也可以和蒜瓣放一起,捣成蒜椒泥,青碧色,诱人食欲。醋是当地的私酿土醋,现在陈醋香醋果醋白醋尽管品种繁多,但那种土醋的味道很难寻觅。有一年回老家,在一家乡村小饭店里,从凉拌菜里吃出久违的土醋味道。提到味精,估计有很多人都认为吃不得,但以素为主的凉面中不加,味道还真提不起来。

凉面如何能凉,跟水有关系。那时候没有冰箱,用的是井水。小时候几乎每家都有压水井,压出两大桶水来,放阴凉处备用。如果在城镇里,用的是自来水,那是不能淘凉面条的,怎么办?找深井打水,再抬回来,比较辛苦。

万事俱备,只待煮面。面条煮熟了,捞出,盛入一只加入凉水的搪瓷盆里,用凉水淘三四遍,待面条凉了,将水滤净,把备好的各种食材铺在面条上,搅拌均匀,凉面就做成了。盛碗,大啖,美味入口,暑气顿消。我一个小学同学,当时个子很瘦小,却很能吃凉面,外号四大碗。那时候的陶瓷碗,比现在的要大得多哟,拿碗要双手捧着。

不仅凉面好吃,煮面的面条汤也好喝。因面条用的手擀面,面条汤里含有很多面粉,黏黏稠稠的,喝起来有一股麦面的清香味,也是一道不错的解渴饮品。

凉面究竟有多好吃?没吃过的人,想象不出来。而吃过的人,总也念念不忘。老家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小孩子在天寒地冻的时候,闹着吃凉面条。家长给他做没做?不得而知。但想到现在冬天里冰淇淋生意依然不错,有孩子冬天要吃美味的凉面,也不是不可能。

可能有人会问,你讲的凉面用的都是这蔬菜那蔬菜的,有没有用荤的?告诉你,还真有荤的。比如,将煮熟的鸡胸肉用手撕成细丝,拌入凉面,就是鸡丝凉面;比如,将干卤牛肉切成薄片,拌入凉面,就是牛肉凉面。不过,因天太热,很少有人做荤的凉面,以免吃出事故来。

文字:张 琳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叶维佳
微信
朋友圈
湾韵丨家乡的凉面
珠海特区报 2025-07-19 02:00

前不久,和姐姐一道去看老爸,中午姐姐安排午餐。姐姐叫外甥订饭店,外甥说天太热,可以考虑去吃朝鲜冷面。我一听,头脑中立马闪过家乡的凉面,对姐姐说,如果去饭店吃冷面,还不如到你家自做凉面。我姐姐听了,赞同我的意见。在姐姐家附近的菜市场买了黄瓜、长豆角、西红柿,在商店买了几瓶冷柜里的纯净水,回到家,就做起凉面。不消说,那顿凉面,大家吃得很有兴致。

因为食品材料不齐全,或者不正宗,尽管吃得很惬意,但依然感觉和小时候的凉面有所不同。

老家在皖北砀山,小时候,家家户户别说空调,就是电扇都很不多见,最常见的是芭蕉扇。每年盛夏,老家最爱吃的午饭就是凉面,甚至有的家庭晚饭也吃凉面。家乡很少有人说吃凉面,而是说吃凉面条子,有一次,一个上海下放的知青说吃凉面,被人笑谈了很久。从此这个来自南方的知青爱上了吃凉面,他回上海后,开了一家韩国冷面店。

凉面的第一食材,不用说,是小麦面条。现在老家饭店里的凉面,用的面条,有的是面条机压出来的面条,有的是在商店买的挂面——这都不是正宗的食材。正宗的第一食材是什么?是小麦粉,含面筋的。老家是平原,小麦的主产地,出产优质小麦。吃凉面,是要付出代价的。用小麦粉擀面条,不仅是桩技术活,也是桩力气活。夏天出力,肯定要出汗。每家擀面条的多为妇女,因天热,一些年龄大的妇女顾不得讲究,在院子的大树下,铺张小饭桌,光着上身,脖子上挂条毛巾就擀起来,胸部的两只“布袋”晃来荡去,根本不管外人的眼光。一些年轻点的妇女不好意思这样在外面光膀子,那就在房间里打赤膊。热怎么办?有办法——让孩子手持芭蕉扇,为她扇风。如果有两个小孩更好,一边一个,左一股风,右一股风,直扑袒露的肌肤,擀一场面,也没见出多少汗。村里一位爱惜老婆的男人,在屋里为擀面条的老婆扇风,还不时在老婆身上揩一把油,笑笑骂骂中,面条擀得很轻快。村里的女人嘴上骂那男人不正经,心底却羡慕得要死。

凉面的第二食材,则是蔬菜。老家的面条常用的蔬菜,有黄瓜、长豆角、西红柿(那时候乡下人叫番茄)、青辣椒,有咸菜疙瘩,如果有香椿芽更好。黄瓜、长豆角、西红柿讲究一个嫩字,老了就不适合做凉面了。将长豆角和香椿芽放滚水里焯一下,长豆角不能焯面,要嫩,嚼起来有脆生生的感觉,捞出来,将长豆角和香椿芽用冷水淘几次,等凉了,将长豆角切成豆角碎,香椿芽切成细丝,放入盆中,撒点细盐,腌一腌。黄瓜不要去皮,切成黄瓜丝,也放在细盐里腌,杀出的水分滤出。长豆角切成豆角碎,黄瓜和香椿芽切成细丝,要大小均匀长度均等,这需要一定的刀工。小时候,去表舅家走亲戚,吃凉面条,表舅切的黄瓜丝,大小长短厚薄不均,被表妗子数落,说切得豁豁牙牙跟狗啃的似的。这样的黄瓜丝不美观,口感也不好。咸菜疙瘩要切成细丝,但和其他食材不一样,它需要去盐。怎么去?就是先尝一尝有多咸,放清水里泡,再尝一尝,如果依然咸,再换清水泡,直到咸淡适宜为止。西红柿和青椒都不用焯水,也不用盐腌,将其切成西红柿丁和青椒丝,放碗里备用。

凉面的佐料有麻酱、醋、蒜泥和味精。麻酱可以说是凉面的灵魂,这种麻酱是不提取麻油的芝麻酱,软乎乎的,不板结,可以拎着瓶子(一般是广口罐头瓶)直接浇。如果没有麻酱,也可以浇香油(皖北对麻油的叫法)。那时候的香油货真价实,浇在凉面上,口感尽管稍逊麻酱,但依然是不错的选择。放到现在,麻酱和香油很难买到正宗的,会令凉面的口味大打折扣。蒜泥是用蒜瓣放在蒜臼子里捣成泥的,如果青椒不切丝,也可以和蒜瓣放一起,捣成蒜椒泥,青碧色,诱人食欲。醋是当地的私酿土醋,现在陈醋香醋果醋白醋尽管品种繁多,但那种土醋的味道很难寻觅。有一年回老家,在一家乡村小饭店里,从凉拌菜里吃出久违的土醋味道。提到味精,估计有很多人都认为吃不得,但以素为主的凉面中不加,味道还真提不起来。

凉面如何能凉,跟水有关系。那时候没有冰箱,用的是井水。小时候几乎每家都有压水井,压出两大桶水来,放阴凉处备用。如果在城镇里,用的是自来水,那是不能淘凉面条的,怎么办?找深井打水,再抬回来,比较辛苦。

万事俱备,只待煮面。面条煮熟了,捞出,盛入一只加入凉水的搪瓷盆里,用凉水淘三四遍,待面条凉了,将水滤净,把备好的各种食材铺在面条上,搅拌均匀,凉面就做成了。盛碗,大啖,美味入口,暑气顿消。我一个小学同学,当时个子很瘦小,却很能吃凉面,外号四大碗。那时候的陶瓷碗,比现在的要大得多哟,拿碗要双手捧着。

不仅凉面好吃,煮面的面条汤也好喝。因面条用的手擀面,面条汤里含有很多面粉,黏黏稠稠的,喝起来有一股麦面的清香味,也是一道不错的解渴饮品。

凉面究竟有多好吃?没吃过的人,想象不出来。而吃过的人,总也念念不忘。老家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小孩子在天寒地冻的时候,闹着吃凉面条。家长给他做没做?不得而知。但想到现在冬天里冰淇淋生意依然不错,有孩子冬天要吃美味的凉面,也不是不可能。

可能有人会问,你讲的凉面用的都是这蔬菜那蔬菜的,有没有用荤的?告诉你,还真有荤的。比如,将煮熟的鸡胸肉用手撕成细丝,拌入凉面,就是鸡丝凉面;比如,将干卤牛肉切成薄片,拌入凉面,就是牛肉凉面。不过,因天太热,很少有人做荤的凉面,以免吃出事故来。

文字:张 琳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叶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