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论坛丨珠海的“人才磁场”为何这样强?

7月24日至26日,“百万英才汇南粤”硕博珠海行(第二期)活动举行。约40名来自海内外顶尖学府,专注于生物医药、跨境电商与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会聚珠海,进行为期三天的深度参访交流。(《珠海特区报》7月27日01版)

人才选择城市,说到底是在选择成长的土壤。面对7月珠海这场特殊的“相亲”,40名海内外顶尖学府的硕博人才,带着专业所长走进这座城市,从生物医药实验室到新能源产业园,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到珠港澳青年思享会,他们与珠海的深度互动,恰是当下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的鲜活样本。

珠海能让这些专注前沿领域的青年才俊心动,首先在于其独特的“区位基因”。作为连接港澳的重要节点城市,这里不是地理上的“边缘”,而是大湾区创新的“前沿”。在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同根同源同心同梦”的历史底蕴与发展蓝图,让青年人才直观感受到:这里有政策红利的叠加,有资源要素的集聚,更有把论文写在湾区大地上的广阔空间。

产业实力是吸引人才的硬底气。三天行程里,硕博们走进汤臣倍健、珠海国际健康港,触摸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脉动;探访西格医疗、初态新能源,感受高端制造与新能源技术的前沿突破。这些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珠海产业链完整、创新生态成熟的缩影。正如香港博士生秦甜甜所言,珠海的产学研生态“精准对接了前沿关注点”。这种产业与人才需求的“同频共振”,正是吸引力的核心密码。

城市对人才的诚意,藏在细节里。珠港澳青年思享会上,李卉、林奇娇用亲身经历讲述扎根故事;企业HR面对面交流,让产学研合作有了具体路径;清晰的人才政策、开放包容的姿态,更消除了人才的后顾之忧。这种尊重不是口号,而是把人才当“合伙人”的实践——在这里,人才找到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实现价值的舞台。

当下城市竞争,本质是人才生态的较量。珠海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朴素道理:双向奔赴不是偶然,而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政策温度共同作用的必然。

当更多城市能像珠海这样,让人才与产业“门当户对”,让成长与发展“同频共振”,就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这场硕博珠海行,或许只是开始,但它已经告诉我们:城市与人才的最好关系,就是彼此成就,共同生长。

文字:王小梅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董帅奇
微信
朋友圈
香山论坛丨珠海的“人才磁场”为何这样强?
珠海特区报 2025-07-28 04:33

7月24日至26日,“百万英才汇南粤”硕博珠海行(第二期)活动举行。约40名来自海内外顶尖学府,专注于生物医药、跨境电商与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会聚珠海,进行为期三天的深度参访交流。(《珠海特区报》7月27日01版)

人才选择城市,说到底是在选择成长的土壤。面对7月珠海这场特殊的“相亲”,40名海内外顶尖学府的硕博人才,带着专业所长走进这座城市,从生物医药实验室到新能源产业园,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到珠港澳青年思享会,他们与珠海的深度互动,恰是当下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的鲜活样本。

珠海能让这些专注前沿领域的青年才俊心动,首先在于其独特的“区位基因”。作为连接港澳的重要节点城市,这里不是地理上的“边缘”,而是大湾区创新的“前沿”。在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同根同源同心同梦”的历史底蕴与发展蓝图,让青年人才直观感受到:这里有政策红利的叠加,有资源要素的集聚,更有把论文写在湾区大地上的广阔空间。

产业实力是吸引人才的硬底气。三天行程里,硕博们走进汤臣倍健、珠海国际健康港,触摸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脉动;探访西格医疗、初态新能源,感受高端制造与新能源技术的前沿突破。这些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珠海产业链完整、创新生态成熟的缩影。正如香港博士生秦甜甜所言,珠海的产学研生态“精准对接了前沿关注点”。这种产业与人才需求的“同频共振”,正是吸引力的核心密码。

城市对人才的诚意,藏在细节里。珠港澳青年思享会上,李卉、林奇娇用亲身经历讲述扎根故事;企业HR面对面交流,让产学研合作有了具体路径;清晰的人才政策、开放包容的姿态,更消除了人才的后顾之忧。这种尊重不是口号,而是把人才当“合伙人”的实践——在这里,人才找到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实现价值的舞台。

当下城市竞争,本质是人才生态的较量。珠海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朴素道理:双向奔赴不是偶然,而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政策温度共同作用的必然。

当更多城市能像珠海这样,让人才与产业“门当户对”,让成长与发展“同频共振”,就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这场硕博珠海行,或许只是开始,但它已经告诉我们:城市与人才的最好关系,就是彼此成就,共同生长。

文字:王小梅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