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陲小城跃升为现代化国际化滨海都市,珠海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45年来,珠海推出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辨识度的教育改革创新举措:全国率先实现12年免费教育,建成广东最多的“985”高校校区集群,省内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晚托、暑托服务全覆盖……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让珠海成为全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杆。
今天的珠海教育,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历史跨越,交出了一份“人才强市”与“教育为民”的双优答卷。当特区把最宝贵的资源投入留给教育,城市就拥有了面向未来的资本。

从招校引智到聚才兴城
特区起步之初,珠海便谋划发展高等教育,于1988年在唐家湾片区前瞻规划高教与科技基地并筹建珠海大学,设想引进全球顶尖高校合作办学。
然而,1998年全国高校布局调整,珠海大学计划搁浅。珠海创新提出“不求所在,但求所有”“所在即是所有”的理念,以开放姿态吸引名校设立校区或产学研基地。
1999年,珠海与中山大学签约,将原筹办珠海大学的5000亩地和地面建筑全部无偿给中大建设中大珠海校区,开创城市与名校合办高校的先河。彼时媒体报道“这种著名学府与新兴城市合作的办学模式不仅是全国首创,而且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新尝试”。
随后,高校珠海办学、开办珠海校区形成热潮。北师大、北理工、吉林大学等一批高校落户珠海,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的首所高校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原UIC)也于2005年招生办学。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海实际发展需要,近年来,多所在珠高校先后启动改革,推进校区转设工作。2019年,北师大珠海分校转设为珠海校区,与北京校本部同水平、同标准办学。2024年北理工以“高于本部、快于本部、优于本部”的标准推进珠海校区建设,当年9月研究生院开学。

如今,仅251万常住人口的珠海已汇聚10所高校,包括3所“985”和1所“211”,拥有15名院士、23位长江学者,在校大学生超过12.6万人,“985”高校校区数量位居广东第一,在全国地级市中也排名前列。
高校人才反哺城市发展。开放包容的城市魅力与产业升级的发展前景正吸引更多毕业生来珠、留珠发展。2023年珠海高校毕业生近4.2万人,市统计局开展问卷调查显示,超93%选择留粤发展,其中23.2%计划扎根珠海。
从“12年免费”到学位攻坚
就在高等教育在珠海开花结果的同时,珠海的中小学教育发展也迈上了新台阶。2007年7月,珠海正式实施12年免费教育,成为全国首个实现12年免费教育的城市。当年珠海市财政拨付教育专项补贴1.97亿元,16万学生饮得12年免费教育“头啖汤”。
但珠海中小学教育步伐并非一帆风顺。伴随人口政策调整和人才引进加速,珠海常住人口持续增加给学位供给带来诸多压力。2022年,珠海启动学位扩容攻坚行动:三年投入超120亿元新增10.43万个公办学位,相当于2021年全市学位总数的近四成;新增公办学校84所,较攻坚前增长超过30%。

量、质同步提升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珠海鼓励组建办学集团,并引进优质高校合作办学,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新建学校、薄弱校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组建基础教育集团43个,覆盖144所学校,四成以上公办学校纳入教育集团。
香洲区汇文中学是去年新办公办初中,由香洲区人民政府与珠海一中合作创办。珠海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六安表示,教育集团将通过办学思想共融、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建、学生成长共育等路径赋能汇文中学起步与发展。
推动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也在持续给珠海带来积极效应。近三年数据显示,珠海高中新生招收计划数均超初三毕业生人数,普通高中录取比例连续四年超六成,2025年达65%以上,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经济困难失学”。
从“一位难求”到优质普惠

今年7月18日,香洲区公办幼儿园第二轮招生电脑派位仪式举行,59所幼儿园提供3403个学位,吸引895名幼儿报名。除少数需抽签外,绝大部分幼儿园全员录取直接入读。
而仅在几年前,公办园入读难曾是不少香洲家长的切身经历。2016年香洲8所公办园计划招生1145人,报名人数4915人,平均录取率23.26%。次年录取率降至16.67%,每6名幼儿只有1人可读公办园。
民之所望乃政之所向。2019年起,珠海市、区两级实施“5080”攻坚行动。主城区香洲更是将公办园建设列为全区最大的民生工程,6年时间公办园数量从起初的8所猛增至64所,学位井喷式供给。珠海市教育局统计,2022—2024年全市新增公办园学位近2.3万个,较2021年总量翻一番。
补齐学位短板的同时,珠海更注重提升保教质量。2023年珠海在省内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晚托和暑期托管服务全覆盖。书香幼儿园晚托班根据幼儿性格特点开设不同的兴趣活动,让家长安心又放心。
不仅是“学有优教”,以教育为代表,珠海近几年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成效位居全省前列。一批惠民之政,让珠海的市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民生实惠。而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的不断发展,又为珠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充足的人才资源。
数据显示,目前珠海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珠海的人才发展生态指数位列全国第8。教育优先,让珠海从昔日“教育洼地”跃升为如今的“人才高地”。
从边陲小城跃升为现代化国际化滨海都市,珠海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45年来,珠海推出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辨识度的教育改革创新举措:全国率先实现12年免费教育,建成广东最多的“985”高校校区集群,省内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晚托、暑托服务全覆盖……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让珠海成为全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杆。
今天的珠海教育,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历史跨越,交出了一份“人才强市”与“教育为民”的双优答卷。当特区把最宝贵的资源投入留给教育,城市就拥有了面向未来的资本。

从招校引智到聚才兴城
特区起步之初,珠海便谋划发展高等教育,于1988年在唐家湾片区前瞻规划高教与科技基地并筹建珠海大学,设想引进全球顶尖高校合作办学。
然而,1998年全国高校布局调整,珠海大学计划搁浅。珠海创新提出“不求所在,但求所有”“所在即是所有”的理念,以开放姿态吸引名校设立校区或产学研基地。
1999年,珠海与中山大学签约,将原筹办珠海大学的5000亩地和地面建筑全部无偿给中大建设中大珠海校区,开创城市与名校合办高校的先河。彼时媒体报道“这种著名学府与新兴城市合作的办学模式不仅是全国首创,而且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新尝试”。
随后,高校珠海办学、开办珠海校区形成热潮。北师大、北理工、吉林大学等一批高校落户珠海,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的首所高校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原UIC)也于2005年招生办学。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海实际发展需要,近年来,多所在珠高校先后启动改革,推进校区转设工作。2019年,北师大珠海分校转设为珠海校区,与北京校本部同水平、同标准办学。2024年北理工以“高于本部、快于本部、优于本部”的标准推进珠海校区建设,当年9月研究生院开学。

如今,仅251万常住人口的珠海已汇聚10所高校,包括3所“985”和1所“211”,拥有15名院士、23位长江学者,在校大学生超过12.6万人,“985”高校校区数量位居广东第一,在全国地级市中也排名前列。
高校人才反哺城市发展。开放包容的城市魅力与产业升级的发展前景正吸引更多毕业生来珠、留珠发展。2023年珠海高校毕业生近4.2万人,市统计局开展问卷调查显示,超93%选择留粤发展,其中23.2%计划扎根珠海。
从“12年免费”到学位攻坚
就在高等教育在珠海开花结果的同时,珠海的中小学教育发展也迈上了新台阶。2007年7月,珠海正式实施12年免费教育,成为全国首个实现12年免费教育的城市。当年珠海市财政拨付教育专项补贴1.97亿元,16万学生饮得12年免费教育“头啖汤”。
但珠海中小学教育步伐并非一帆风顺。伴随人口政策调整和人才引进加速,珠海常住人口持续增加给学位供给带来诸多压力。2022年,珠海启动学位扩容攻坚行动:三年投入超120亿元新增10.43万个公办学位,相当于2021年全市学位总数的近四成;新增公办学校84所,较攻坚前增长超过30%。

量、质同步提升推动教育优质均衡。珠海鼓励组建办学集团,并引进优质高校合作办学,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新建学校、薄弱校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组建基础教育集团43个,覆盖144所学校,四成以上公办学校纳入教育集团。
香洲区汇文中学是去年新办公办初中,由香洲区人民政府与珠海一中合作创办。珠海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六安表示,教育集团将通过办学思想共融、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建、学生成长共育等路径赋能汇文中学起步与发展。
推动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探索,也在持续给珠海带来积极效应。近三年数据显示,珠海高中新生招收计划数均超初三毕业生人数,普通高中录取比例连续四年超六成,2025年达65%以上,真正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经济困难失学”。
从“一位难求”到优质普惠

今年7月18日,香洲区公办幼儿园第二轮招生电脑派位仪式举行,59所幼儿园提供3403个学位,吸引895名幼儿报名。除少数需抽签外,绝大部分幼儿园全员录取直接入读。
而仅在几年前,公办园入读难曾是不少香洲家长的切身经历。2016年香洲8所公办园计划招生1145人,报名人数4915人,平均录取率23.26%。次年录取率降至16.67%,每6名幼儿只有1人可读公办园。
民之所望乃政之所向。2019年起,珠海市、区两级实施“5080”攻坚行动。主城区香洲更是将公办园建设列为全区最大的民生工程,6年时间公办园数量从起初的8所猛增至64所,学位井喷式供给。珠海市教育局统计,2022—2024年全市新增公办园学位近2.3万个,较2021年总量翻一番。
补齐学位短板的同时,珠海更注重提升保教质量。2023年珠海在省内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晚托和暑期托管服务全覆盖。书香幼儿园晚托班根据幼儿性格特点开设不同的兴趣活动,让家长安心又放心。
不仅是“学有优教”,以教育为代表,珠海近几年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成效位居全省前列。一批惠民之政,让珠海的市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民生实惠。而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的不断发展,又为珠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充足的人才资源。
数据显示,目前珠海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珠海的人才发展生态指数位列全国第8。教育优先,让珠海从昔日“教育洼地”跃升为如今的“人才高地”。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