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凌晨,星星还挂在天边,九三学社中央资环委副主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珠海“远光软件”名誉董事长陈利浩就精神抖擞地出发了。作为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士,陈利浩受邀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这一天也是九三学社的“生日”。
谈观礼:国防科技创新令人振奋
太阳刚从东方升起,金色的光辉洒满了广场,照在天安门城楼显得格外庄重。经过了两次安检,陈利浩快步穿过天安门广场,到达第一排观礼台。阅兵方阵整装待发、气势如虹,战车隆隆、铁甲生辉,眼前的盛况令他热血沸腾。“白云艳阳,天随民愿”,他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将震撼人心的画面拍下并发到朋友圈。
上午9时,当雄壮的国歌奏响,大会正式开始。陈利浩凝神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举办纪念活动旨在“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让他深受启发。“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指引。”他感慨地说,这在人类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时刻特别关键,在我们的军力、国力越来“厉害”的时候更要牢记于心。
这次阅兵,“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等众多先进武器装备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在陈利浩看来,这是国家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集中体现。长期耕耘在科技领域的陈利浩说,“强军、强国依赖科技,科技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根本所在。”他倍感振奋。
谈履职:紧扣国家战略建言献策
此次出发到北京前,陈利浩还在广东省庆祝九三学社创建八十周年大会上作为社员代表发言。他结合自身履职经历,畅谈自己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成长和感悟。他谈到,正是这样的制度安排,让他有机会在参政议政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并多次亮相国家重要庆典。
回顾过往,陈利浩聚焦低碳发展、制度环境、民营经济、自主创新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多项提案被采纳并在全国层面产生广泛影响,近五年来累计产出40余项建议,并将自己近20万字建言集结成册。“我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者、受惠者。如果没有这个制度,所有这些都是无法想象的!”陈利浩表示,这份沉甸甸的获得感是他积极参政议政的内在动力。
从理论探索到立法建言,从区域发展到民生关切,陈利浩的履职故事中,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也流淌着对珠海经济特区的深厚情感和真切期盼。
陈利浩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珠海科技重奖特等奖的获奖者。1989年,他怀揣100元到珠海推广科技成果,五年后获得“百万科技重奖”,随后以重奖为基础,创办如今市值超百亿的远光软件……一路走来,他成为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近年来,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这一重大机遇,陈利浩格外关注粤澳合作的机制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提出关于构建“澳门+横琴+高栏”自由港联动机制的建议。
他建议,通过粤澳合作机制,用珠海高栏港的深水港资源激活澳门自由港资质,充分发挥澳门面向葡语、西语国家的窗口优势,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同时补上珠江口西岸因缺乏自由港导致的物流成本高、产业集聚弱、区域不平衡等短板,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注入新动能,推动珠江口西岸、广东乃至西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45年来,珠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海滨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陈利浩表示:“我的创业、发展都深深扎根珠海这片热土,未来将继续在公司、产业层面持续努力,同时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9月3日凌晨,星星还挂在天边,九三学社中央资环委副主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珠海“远光软件”名誉董事长陈利浩就精神抖擞地出发了。作为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士,陈利浩受邀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这一天也是九三学社的“生日”。
谈观礼:国防科技创新令人振奋
太阳刚从东方升起,金色的光辉洒满了广场,照在天安门城楼显得格外庄重。经过了两次安检,陈利浩快步穿过天安门广场,到达第一排观礼台。阅兵方阵整装待发、气势如虹,战车隆隆、铁甲生辉,眼前的盛况令他热血沸腾。“白云艳阳,天随民愿”,他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将震撼人心的画面拍下并发到朋友圈。
上午9时,当雄壮的国歌奏响,大会正式开始。陈利浩凝神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举办纪念活动旨在“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让他深受启发。“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指引。”他感慨地说,这在人类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时刻特别关键,在我们的军力、国力越来“厉害”的时候更要牢记于心。
这次阅兵,“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等众多先进武器装备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在陈利浩看来,这是国家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集中体现。长期耕耘在科技领域的陈利浩说,“强军、强国依赖科技,科技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根本所在。”他倍感振奋。
谈履职:紧扣国家战略建言献策
此次出发到北京前,陈利浩还在广东省庆祝九三学社创建八十周年大会上作为社员代表发言。他结合自身履职经历,畅谈自己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成长和感悟。他谈到,正是这样的制度安排,让他有机会在参政议政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并多次亮相国家重要庆典。
回顾过往,陈利浩聚焦低碳发展、制度环境、民营经济、自主创新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多项提案被采纳并在全国层面产生广泛影响,近五年来累计产出40余项建议,并将自己近20万字建言集结成册。“我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者、受惠者。如果没有这个制度,所有这些都是无法想象的!”陈利浩表示,这份沉甸甸的获得感是他积极参政议政的内在动力。
从理论探索到立法建言,从区域发展到民生关切,陈利浩的履职故事中,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也流淌着对珠海经济特区的深厚情感和真切期盼。
陈利浩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珠海科技重奖特等奖的获奖者。1989年,他怀揣100元到珠海推广科技成果,五年后获得“百万科技重奖”,随后以重奖为基础,创办如今市值超百亿的远光软件……一路走来,他成为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近年来,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这一重大机遇,陈利浩格外关注粤澳合作的机制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提出关于构建“澳门+横琴+高栏”自由港联动机制的建议。
他建议,通过粤澳合作机制,用珠海高栏港的深水港资源激活澳门自由港资质,充分发挥澳门面向葡语、西语国家的窗口优势,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同时补上珠江口西岸因缺乏自由港导致的物流成本高、产业集聚弱、区域不平衡等短板,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注入新动能,推动珠江口西岸、广东乃至西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45年来,珠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海滨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陈利浩表示:“我的创业、发展都深深扎根珠海这片热土,未来将继续在公司、产业层面持续努力,同时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为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