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电先锋”褚利丽:以创新之“田”育发展之“电”

在全市率先落地“工厂预制式、现场装配式,过程机械化、结果数智化”的开关站建设模式;落地珠海首例变配电房免计容;促成珠海首个供电服务窗口进驻政务中心;自研低压发电车无缝并离网装置斩获央企QC一等奖……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正在南方电网广东珠海金湾供电局(下文简称“金湾供电局”)不断涌现。

作为珠海工业发展的主阵地,金湾区和经开区不断迎来新项目落地,电力需求持续攀升。2023至2024年,金湾区工业用电量以9%的增速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突破80亿千瓦时。面对日益繁重的供电保障压力,珠海金湾供电局不仅圆满完成了保供电任务,更持续输出一批引领行业的创新成果。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关键领航者的远见与担当——珠海金湾供电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褚利丽。

褚利丽向创客工作组成员讲解创新成果的技术方案和应用前景。

超前布局的“规划师”

走进褚利丽的办公室,一幅特殊的金湾区产业招商地图率先映入眼帘。地图上不仅清晰标注着各产业园的区位,还融入了全区变电站的分布——这是她带领同事们精心绘制的“作战图”。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除了建设周期较长的变电站,我们还在超前布局一批开关站,让电力服务始终跑在企业发展前面。”站在地图前,褚利丽手指轻轻划过几个关键点位,解释着她的规划思路。

2023年,从珠海供电局调任金湾供电局的褚利丽,经过深入调研,察觉到传统“企业申请-供电接入”的服务模式,已难以匹配金湾高速发展的用电需求。“我们要贴身贴心服务地方政府与企业,打造一流的用电营商环境。”基于这一理念,她提出了“电等发展”的创新思路,推动电力服务关口前移。

一方面,她带队走访招商部门和产业园区,提前掌握政府招商引资的用电需求,科学布局电网投资项目,推动供电规划与产业布局高效协同,做到“电等企业来”。另一方面,她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率先在全市落地“工厂预制式、现场装配式,过程机械化、结果数智化”的开关站建设模式。

“开关站可以理解为主网变电站出线的延伸,我们将其建在企业用电负荷附近,就像把地铁口建在企业‘家门口’,能增加变电站的出线利用率,也可满足大企业专线专用的需求。”褚利丽解释道。

新涛新材料是珠海经开区新引进的高端精细化工项目。在获悉企业专线用电需求后,珠海金湾供电局联合经开区主动对接该企业及周边项目,提前整合共性需求,最终选定中心区域建设新涛开关站。

该开关站已于今年6月开建,预计10月底投用,可同时满足周边6家大型企业的专线用电需求。得益于“工厂预制式”的创新,关键工期较传统方式缩短近70%。这一模式已成为区域营商环境优化的亮丽名片,近两年还有9座开关站将在金湾区和经开区陆续建成。

创客文化的“培育者”

在金湾供电局二楼的创客活动室,一面专利墙生动记录着这里的创新足迹:低压发电车无缝并离网装置荣获“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一等奖”、适用于变频器电压暂降治理的短时能量源装置获南方电网公司QC发布一等奖……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从一线需求中孕育而来的解决方案。

面对珠海金湾供电局青年员工占比高的特点,她把员工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将创新管理与年度重点任务深度融合,推动建立创客工作室,打破部门壁垒,加快构建“项目引领创新、创新培育人才、人才支撑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为创客文化的“培育者”,她还给自己定下了好裁判、好伯乐、好教练的三大目标,在不断优化创新平台的同时,建立能上能下的奖优罚劣机制,大力宣传优秀事迹,用情绪价值点燃员工心中的创新火焰。

在这里,一个基层供电所青年的灵光一闪,可以通过创客工作室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刚从校园步入工作岗位的新员工的突发奇想也能获得资深专家的指导。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创新从“少数人的专利”变成了“多数人的可能”。

创客工作室成立以来,员工已提出创新建议上百条,其中48项成立创新课题攻关组,多项成果成为珠海首例或者行业率先。

站在专利墙前,褚利丽欣慰地打量着各项创新成果。最让她自豪的不是奖项本身,而是每个创新背后解决的实际问题——低压发电车无缝并离网装置让广大用户对发电车的接入与退出全程“零感知”,大大提升了用电体验感;适用于变频器电压暂降治理的短时能量源装置为高精尖企业抵御多次因电压暂降造成的停产风险,避免百万元经济损失,保障连续性、高可靠性生产稳定运行......

“它们不是会议室中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源于对一线需求的深刻洞察,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解决方案。”褚利丽说道。

客户贴心的“电管家”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许多工业企业对电费这一“大头”运营成本格外敏感,但在用电成本控制方面却存在不少盲区。褚利丽走访企业时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在珠海金湾供电局创新推出“电力理财师”增值服务,通过专业方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以珠海某涂料公司为例,该企业前期经营困难、濒临破产,在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珠海金湾供电局的“电力理财师”及时为其调整基本电费计收方式、优化补偿策略,预计将为企业年节省电费15万元,缓解了企业成本压力。

截至目前,“电力理财师”服务已为41家企业提供帮助,其中9家用电大户获得量身定制的“用电分析报告”,预计年节省电费438万元。

在服务企业的同时,珠海金湾供电局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与充电设施建设。曾经的小林村配电设施老旧,用电高峰偶有跳闸,通过“整线(成片)”治理,目前已实现“用电自由”;珠海金湾供电局还与车企签署“车电生态通”协议,创新推出“购车即充电”服务,彻底改变以往“桩等电”的局面。

褚利丽深信,队伍管理的关键在于“以上率下、躬身入局、知行合一”——做好自己,就是最有力的号召。

她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时常加班至深夜研究新技术。工作之余,她坚持自学钻研,先后考取了质量管理工程师、心理咨询师等多个证书。在她的带动下,创新已深深融入团队的工作日常,创客工作室也成为了大家共同学习、协作攻关的温暖课堂。

这种浓厚的氛围,使得珠海金湾供电局在不断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成功获评“广东电网公司工人先锋号”,更在广东电网153家县区级企业里成功挺进前15名,从行业一流稳步迈向顶尖水平。

如今,在褚利丽的带领下,这里的创新故事仍在延续,每当夜幕降临,创客工作室的灯光依然明亮,下一个“珠海首例”或许正于此悄然孕育。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珠海“电先锋”褚利丽:以创新之“田”育发展之“电”
珠海特区报 2025-09-15 11:01

在全市率先落地“工厂预制式、现场装配式,过程机械化、结果数智化”的开关站建设模式;落地珠海首例变配电房免计容;促成珠海首个供电服务窗口进驻政务中心;自研低压发电车无缝并离网装置斩获央企QC一等奖……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正在南方电网广东珠海金湾供电局(下文简称“金湾供电局”)不断涌现。

作为珠海工业发展的主阵地,金湾区和经开区不断迎来新项目落地,电力需求持续攀升。2023至2024年,金湾区工业用电量以9%的增速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突破80亿千瓦时。面对日益繁重的供电保障压力,珠海金湾供电局不仅圆满完成了保供电任务,更持续输出一批引领行业的创新成果。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位关键领航者的远见与担当——珠海金湾供电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褚利丽。

褚利丽向创客工作组成员讲解创新成果的技术方案和应用前景。

超前布局的“规划师”

走进褚利丽的办公室,一幅特殊的金湾区产业招商地图率先映入眼帘。地图上不仅清晰标注着各产业园的区位,还融入了全区变电站的分布——这是她带领同事们精心绘制的“作战图”。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除了建设周期较长的变电站,我们还在超前布局一批开关站,让电力服务始终跑在企业发展前面。”站在地图前,褚利丽手指轻轻划过几个关键点位,解释着她的规划思路。

2023年,从珠海供电局调任金湾供电局的褚利丽,经过深入调研,察觉到传统“企业申请-供电接入”的服务模式,已难以匹配金湾高速发展的用电需求。“我们要贴身贴心服务地方政府与企业,打造一流的用电营商环境。”基于这一理念,她提出了“电等发展”的创新思路,推动电力服务关口前移。

一方面,她带队走访招商部门和产业园区,提前掌握政府招商引资的用电需求,科学布局电网投资项目,推动供电规划与产业布局高效协同,做到“电等企业来”。另一方面,她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率先在全市落地“工厂预制式、现场装配式,过程机械化、结果数智化”的开关站建设模式。

“开关站可以理解为主网变电站出线的延伸,我们将其建在企业用电负荷附近,就像把地铁口建在企业‘家门口’,能增加变电站的出线利用率,也可满足大企业专线专用的需求。”褚利丽解释道。

新涛新材料是珠海经开区新引进的高端精细化工项目。在获悉企业专线用电需求后,珠海金湾供电局联合经开区主动对接该企业及周边项目,提前整合共性需求,最终选定中心区域建设新涛开关站。

该开关站已于今年6月开建,预计10月底投用,可同时满足周边6家大型企业的专线用电需求。得益于“工厂预制式”的创新,关键工期较传统方式缩短近70%。这一模式已成为区域营商环境优化的亮丽名片,近两年还有9座开关站将在金湾区和经开区陆续建成。

创客文化的“培育者”

在金湾供电局二楼的创客活动室,一面专利墙生动记录着这里的创新足迹:低压发电车无缝并离网装置荣获“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一等奖”、适用于变频器电压暂降治理的短时能量源装置获南方电网公司QC发布一等奖……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从一线需求中孕育而来的解决方案。

面对珠海金湾供电局青年员工占比高的特点,她把员工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将创新管理与年度重点任务深度融合,推动建立创客工作室,打破部门壁垒,加快构建“项目引领创新、创新培育人才、人才支撑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为创客文化的“培育者”,她还给自己定下了好裁判、好伯乐、好教练的三大目标,在不断优化创新平台的同时,建立能上能下的奖优罚劣机制,大力宣传优秀事迹,用情绪价值点燃员工心中的创新火焰。

在这里,一个基层供电所青年的灵光一闪,可以通过创客工作室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刚从校园步入工作岗位的新员工的突发奇想也能获得资深专家的指导。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创新从“少数人的专利”变成了“多数人的可能”。

创客工作室成立以来,员工已提出创新建议上百条,其中48项成立创新课题攻关组,多项成果成为珠海首例或者行业率先。

站在专利墙前,褚利丽欣慰地打量着各项创新成果。最让她自豪的不是奖项本身,而是每个创新背后解决的实际问题——低压发电车无缝并离网装置让广大用户对发电车的接入与退出全程“零感知”,大大提升了用电体验感;适用于变频器电压暂降治理的短时能量源装置为高精尖企业抵御多次因电压暂降造成的停产风险,避免百万元经济损失,保障连续性、高可靠性生产稳定运行......

“它们不是会议室中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源于对一线需求的深刻洞察,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解决方案。”褚利丽说道。

客户贴心的“电管家”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许多工业企业对电费这一“大头”运营成本格外敏感,但在用电成本控制方面却存在不少盲区。褚利丽走访企业时敏锐捕捉到这一痛点,在珠海金湾供电局创新推出“电力理财师”增值服务,通过专业方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以珠海某涂料公司为例,该企业前期经营困难、濒临破产,在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珠海金湾供电局的“电力理财师”及时为其调整基本电费计收方式、优化补偿策略,预计将为企业年节省电费15万元,缓解了企业成本压力。

截至目前,“电力理财师”服务已为41家企业提供帮助,其中9家用电大户获得量身定制的“用电分析报告”,预计年节省电费438万元。

在服务企业的同时,珠海金湾供电局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与充电设施建设。曾经的小林村配电设施老旧,用电高峰偶有跳闸,通过“整线(成片)”治理,目前已实现“用电自由”;珠海金湾供电局还与车企签署“车电生态通”协议,创新推出“购车即充电”服务,彻底改变以往“桩等电”的局面。

褚利丽深信,队伍管理的关键在于“以上率下、躬身入局、知行合一”——做好自己,就是最有力的号召。

她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时常加班至深夜研究新技术。工作之余,她坚持自学钻研,先后考取了质量管理工程师、心理咨询师等多个证书。在她的带动下,创新已深深融入团队的工作日常,创客工作室也成为了大家共同学习、协作攻关的温暖课堂。

这种浓厚的氛围,使得珠海金湾供电局在不断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成功获评“广东电网公司工人先锋号”,更在广东电网153家县区级企业里成功挺进前15名,从行业一流稳步迈向顶尖水平。

如今,在褚利丽的带领下,这里的创新故事仍在延续,每当夜幕降临,创客工作室的灯光依然明亮,下一个“珠海首例”或许正于此悄然孕育。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