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至17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表彰北京市东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599个先进集体和1397名先进工作者。珠海市有1个集体和1名个人受到表彰。
其中,斗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珠海“皓首初心”老干部宣讲团(市关工委讲师团)讲师张洪声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张洪声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在表彰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张洪声一家三代从军,始终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他退休后继承父亲的遗志,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成为“五老”队伍中的骨干成员。十余年如一日坚守宣讲一线,足迹遍及海岛渔村、机关单位、社区街道和大中小学,年均宣讲超过40场,累计听众逾6万人次。他深入钻研党的创新理论与“四史”,不断锤炼宣讲能力;坚持“分众化”宣讲,针对不同受众精准设计宣讲内容;注重原创,以一家三代爱党报国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创作《爷孙三代报党恩》《向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做人做事》等作品;充分发挥文艺特长,探索“宣讲+文艺”模式,自编自演快板书《长征故事》系列。此外,他还牵头组建“红色宣讲展演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宣讲50余场,成为珠海理论宣讲战线的重要力量。
斗门区关工委推动出台我市首个区级加强关工委工作的落实文件,建立关工委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全区5镇1街打造各具特色的“八有”“五老”工作室。充分运用红色教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发动并组织千余名“五老”和志愿者,五年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542场,覆盖青少年超20万人次。连续八年精心打造“黄杨关工学子”捐资助学品牌,累计筹集善款600余万元,通过村居、镇街、区“三级筛选”机制,帮扶学生1900多人次。高度重视法治教育,组织“五老”参与矫正帮教工作,拍摄公益微电影,开展“以法促学,快乐成长”法律进校园等活动,使10.2万余名青少年受到法治教育的深刻熏陶。
9月16日至17日,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表彰北京市东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599个先进集体和1397名先进工作者。珠海市有1个集体和1名个人受到表彰。
其中,斗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珠海“皓首初心”老干部宣讲团(市关工委讲师团)讲师张洪声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张洪声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在表彰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张洪声一家三代从军,始终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他退休后继承父亲的遗志,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成为“五老”队伍中的骨干成员。十余年如一日坚守宣讲一线,足迹遍及海岛渔村、机关单位、社区街道和大中小学,年均宣讲超过40场,累计听众逾6万人次。他深入钻研党的创新理论与“四史”,不断锤炼宣讲能力;坚持“分众化”宣讲,针对不同受众精准设计宣讲内容;注重原创,以一家三代爱党报国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创作《爷孙三代报党恩》《向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做人做事》等作品;充分发挥文艺特长,探索“宣讲+文艺”模式,自编自演快板书《长征故事》系列。此外,他还牵头组建“红色宣讲展演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宣讲50余场,成为珠海理论宣讲战线的重要力量。
斗门区关工委推动出台我市首个区级加强关工委工作的落实文件,建立关工委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全区5镇1街打造各具特色的“八有”“五老”工作室。充分运用红色教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发动并组织千余名“五老”和志愿者,五年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542场,覆盖青少年超20万人次。连续八年精心打造“黄杨关工学子”捐资助学品牌,累计筹集善款600余万元,通过村居、镇街、区“三级筛选”机制,帮扶学生1900多人次。高度重视法治教育,组织“五老”参与矫正帮教工作,拍摄公益微电影,开展“以法促学,快乐成长”法律进校园等活动,使10.2万余名青少年受到法治教育的深刻熏陶。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