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麦德姆”扑向华南沿海,珠海九洲港风急浪高。10月4日下午,九洲边检站执勤五队副队长周建宝早早守在码头,等待最后一批返港避风的旅客安全下船。
“有人被困了!”下船梯与甲板的连接处,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正进退两难,在湿滑的铁板上打着滑。周建宝踩着积水冲上去,与船员一左一右架住轮椅扶手。风裹着雨丝斜劈下来,砸得人睁不开眼,二人弓着腰稳住重心,把老人抬到码头平台。短短几分钟,警服已湿透。
“谢谢!回家过中秋却遇上台风,多亏有你们。”
“客气啥,抬一把,就是团圆的路。”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周建宝14年执勤生涯中再寻常不过,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宝队”。

“忌模糊表达与误导;忌沟通互动情绪化……”这是宝队执勤手册里总结出的“负面清单七忌”,如今已成为一线民警和旅客打交道的“实用宝典”。
今年4月初,宝队接到一份来自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热线转来的表扬工单,原来就在一个月前,内地旅客陈先生经九洲港口岸入境时发现个人身份证件遗失,因急于回家,便要求宝队核实其港澳通行证后尽快入境。考虑到后期补办证件会给旅客带来诸多不便,宝队第一时间联系码头船舶监护岗位民警登船帮忙寻找,并安抚陈先生:“先别急,证件要是被捡走乱用更麻烦,我们先找找看。”利落的行动外加温和的语气,顿时让陈先生急躁情绪平复了不少。不到10分钟,对讲机便传来好消息,证件在客舱座椅夹缝中被找到,陈先生惊喜之余也默默记下了这位热心警官的警号。
“这些‘小事’可不能小看。”宝队常把这话挂在嘴边,“出门在外,丢个证件、落个手机,可能就是‘千斤’负担,用对‘四两’巧劲,说不定能帮人卸下大包袱。”
此前,一位英国旅客由于没有办理中国签证无法入境,离转机只有四个小时,旅客情绪异常激动。宝队第一时间介入,用一句简单的英文——“Any problem can be solved(任何问题都可以被解决。)”就化解了争执,积极协调口岸签证部门为其办妥签证。
“九洲港口岸外籍旅客比较多,这句话比生硬的‘Calm down(冷静)’更容易让人接受。”周建宝表示,“一句话能让人不安,也可以化解矛盾。”
国庆中秋假期首日,76岁的何奶奶在九洲港口岸通关时,因身体不适腿脚无力被巡逻中的周建宝发现,他二话不说,将何奶奶引带至备勤室休息,等老人缓过劲儿,又搀扶着她通关,一直送到客舱座位上。
10月3日,何奶奶再次通关时将随身携带的一盒月饼递到宝队面前:“小伙子,前几天你帮过我,快中秋节了,这盒月饼是我的心意!”
宝队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解释道:“嫲嫲,月饼您留着自己吃,您的认同就是我今年收到最棒的礼物!”
看着宝队诚恳而坚定的眼神,何奶奶也不再坚持,离开前紧紧握住他的手:“你们辛苦了,大过节在这里守护我们团圆,谢谢!”
这样的场景在周建宝一线执勤生涯中不知上演过多少回,每一次都令他记忆犹新。“群众的心意是淳朴的,我们要用更恰当的方式去回应。”周建宝说道,“有一年中秋,我在拱北口岸执勤,也遇到过澳门旅客执意送水果的情况,在队里的联络帮助下,我顺利回赠手信,既守住了纪律,又成全了情谊。”
作为珠海边检总站的公职律师,宝队还把服务群众从口岸延伸到社区,由他带领的“法援惠民”服务队已是家喻户晓的“暖心站”。

今年9月,经多次线下调解,宝队成功促成涉房屋租赁而僵持半年的邻里双方现场和解,节省了数千元诉讼费。宝队将“负面清单”思维发散到社区工作中:忌机械普法、忌忽视诉求……法治的种子,在一次次真诚互动中生根发芽。
“群众工作无小事,哪怕是三五百块钱,都可能是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他们节约维权成本,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我觉得很有意义。”宝队感慨颇深。
夜色漫过九洲港的码头,岸边的灯光把周建宝的影子拉得很长,警服上还沾着白天风雨的潮气。他望着最后一批旅客的身影消失在梯口,一如既往笑得灿烂。那句常挂在嘴边的“小事不能小看”,早把“枫桥经验”的温度揉进了口岸的每一处角落。14年的细碎暖心事,串写出属于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团圆答卷”。
台风“麦德姆”扑向华南沿海,珠海九洲港风急浪高。10月4日下午,九洲边检站执勤五队副队长周建宝早早守在码头,等待最后一批返港避风的旅客安全下船。
“有人被困了!”下船梯与甲板的连接处,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正进退两难,在湿滑的铁板上打着滑。周建宝踩着积水冲上去,与船员一左一右架住轮椅扶手。风裹着雨丝斜劈下来,砸得人睁不开眼,二人弓着腰稳住重心,把老人抬到码头平台。短短几分钟,警服已湿透。
“谢谢!回家过中秋却遇上台风,多亏有你们。”
“客气啥,抬一把,就是团圆的路。”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周建宝14年执勤生涯中再寻常不过,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宝队”。

“忌模糊表达与误导;忌沟通互动情绪化……”这是宝队执勤手册里总结出的“负面清单七忌”,如今已成为一线民警和旅客打交道的“实用宝典”。
今年4月初,宝队接到一份来自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热线转来的表扬工单,原来就在一个月前,内地旅客陈先生经九洲港口岸入境时发现个人身份证件遗失,因急于回家,便要求宝队核实其港澳通行证后尽快入境。考虑到后期补办证件会给旅客带来诸多不便,宝队第一时间联系码头船舶监护岗位民警登船帮忙寻找,并安抚陈先生:“先别急,证件要是被捡走乱用更麻烦,我们先找找看。”利落的行动外加温和的语气,顿时让陈先生急躁情绪平复了不少。不到10分钟,对讲机便传来好消息,证件在客舱座椅夹缝中被找到,陈先生惊喜之余也默默记下了这位热心警官的警号。
“这些‘小事’可不能小看。”宝队常把这话挂在嘴边,“出门在外,丢个证件、落个手机,可能就是‘千斤’负担,用对‘四两’巧劲,说不定能帮人卸下大包袱。”
此前,一位英国旅客由于没有办理中国签证无法入境,离转机只有四个小时,旅客情绪异常激动。宝队第一时间介入,用一句简单的英文——“Any problem can be solved(任何问题都可以被解决。)”就化解了争执,积极协调口岸签证部门为其办妥签证。
“九洲港口岸外籍旅客比较多,这句话比生硬的‘Calm down(冷静)’更容易让人接受。”周建宝表示,“一句话能让人不安,也可以化解矛盾。”
国庆中秋假期首日,76岁的何奶奶在九洲港口岸通关时,因身体不适腿脚无力被巡逻中的周建宝发现,他二话不说,将何奶奶引带至备勤室休息,等老人缓过劲儿,又搀扶着她通关,一直送到客舱座位上。
10月3日,何奶奶再次通关时将随身携带的一盒月饼递到宝队面前:“小伙子,前几天你帮过我,快中秋节了,这盒月饼是我的心意!”
宝队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解释道:“嫲嫲,月饼您留着自己吃,您的认同就是我今年收到最棒的礼物!”
看着宝队诚恳而坚定的眼神,何奶奶也不再坚持,离开前紧紧握住他的手:“你们辛苦了,大过节在这里守护我们团圆,谢谢!”
这样的场景在周建宝一线执勤生涯中不知上演过多少回,每一次都令他记忆犹新。“群众的心意是淳朴的,我们要用更恰当的方式去回应。”周建宝说道,“有一年中秋,我在拱北口岸执勤,也遇到过澳门旅客执意送水果的情况,在队里的联络帮助下,我顺利回赠手信,既守住了纪律,又成全了情谊。”
作为珠海边检总站的公职律师,宝队还把服务群众从口岸延伸到社区,由他带领的“法援惠民”服务队已是家喻户晓的“暖心站”。

今年9月,经多次线下调解,宝队成功促成涉房屋租赁而僵持半年的邻里双方现场和解,节省了数千元诉讼费。宝队将“负面清单”思维发散到社区工作中:忌机械普法、忌忽视诉求……法治的种子,在一次次真诚互动中生根发芽。
“群众工作无小事,哪怕是三五百块钱,都可能是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他们节约维权成本,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我觉得很有意义。”宝队感慨颇深。
夜色漫过九洲港的码头,岸边的灯光把周建宝的影子拉得很长,警服上还沾着白天风雨的潮气。他望着最后一批旅客的身影消失在梯口,一如既往笑得灿烂。那句常挂在嘴边的“小事不能小看”,早把“枫桥经验”的温度揉进了口岸的每一处角落。14年的细碎暖心事,串写出属于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团圆答卷”。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