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演出新业态“井喷”!大湾区艺术节搅动文旅消费新热潮

双节假期,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大湾区艺术节”)迎来新一轮展演高潮。从跨界融合的粤剧、惊险绚烂的杂技,到沉浸式小剧场、互动式轻喜剧,多部作品在国庆黄金周密集上演,不仅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更展现出大湾区演艺生态在内容创新、观众拓展与空间运营等方面的蓬勃活力。

传统艺术“破壁”吸引年轻人

在本届大湾区艺术节上,传统文化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现代感,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功打破受众圈层、媒介形态与艺术边界的限制。

10月4日至6日,作为本届大湾区艺术节的精品剧目之一,由深圳市粤剧团制作演出,融合戏曲、网游与科技元素的新粤剧《决战之燎原》在深圳热演3天。3场演出票房近70万元,不仅创下深圳市粤剧团票房纪录,且观众中七成以上为年轻人。

现场还不乏从北京、上海、新疆、黑龙江、辽宁等地以及港澳地区赶来的观众,不少人“为游戏而来,因粤剧留下”,让该剧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传统文化创新作品之一。

《决战之燎原》演出剧照,由彭庆华、李嘉宜担任主演。

同期,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联合出品的杂技剧《天山雪》同样以“戏剧+杂技+科技”的融合姿态登陆广州。该剧集结上海与新疆两地演员,通过空竹、抖杠、绸吊、达瓦孜等传统技艺,结合多媒体舞台技术,展现民族团结与“雄鹰精神”。

演艺新空间成文旅消费新热点

本届大湾区艺术节不仅创新剧目频出,更推动了一批演艺新空间与小剧场的落地与升温,为大湾区演艺生态注入新动力。

由珠影集团打造的“珠影壹号新空间”在国庆前揭牌运营,迅速成为广州文化消费新地标。其常驻剧目——音乐剧《时光代理人》与魔术脱口秀《男巫客厅》,分别以360度旋转观众席、高互动率沉浸式体验,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观影。截至目前,两剧大麦评分均达9.9分,超2000人次观演,热门场次一票难求,显示出市场对高品质、新形态演艺内容的高度认可。

在深圳,改造后的游轮“明华轮”以沉浸式演艺综合体的全新定位亮相,推出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该剧由中英团队联合打造,集结多国演员,历时1000天跨国打磨。多线叙事与开放式互动的演出形式,让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剧情参与者,可以跟随演员行进式观演。

记者获悉,《交易人生》国庆期间场场售罄,成为深圳文化消费的“现象级”产品。该剧还结合戏剧内容打造主题商业,有望成为大湾区全新的文化艺术地标和消费目的地。

由广州市演出电影有限公司、广州粤剧院联合出品的沉浸互动轻粤剧《公主驾到!》也在国庆期间于广州市文化馆惊喜亮相。该剧以“盲盒式观演”和“沉浸式互动体验”等玩法,打破传统戏曲观演关系。观众凭身份卡参与剧情,在“玩”中感受粤剧魅力。

随着大湾区艺术节的开展,各地涌现的多元演出业态,正带动大湾区演艺市场蓬勃发展。愈来愈多轻量化、互动化、场景化的演出形态,正逐步构建起“演艺+文旅”的新型消费场景。相信随着《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此类创新实践将为大湾区文旅消费场景解锁更多可能,让艺术真正融入城市的呼吸与脉动。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何进
多元演出新业态“井喷”!大湾区艺术节搅动文旅消费新热潮
南方+ 2025-10-09 15:32

双节假期,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大湾区艺术节”)迎来新一轮展演高潮。从跨界融合的粤剧、惊险绚烂的杂技,到沉浸式小剧场、互动式轻喜剧,多部作品在国庆黄金周密集上演,不仅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更展现出大湾区演艺生态在内容创新、观众拓展与空间运营等方面的蓬勃活力。

传统艺术“破壁”吸引年轻人

在本届大湾区艺术节上,传统文化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现代感,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功打破受众圈层、媒介形态与艺术边界的限制。

10月4日至6日,作为本届大湾区艺术节的精品剧目之一,由深圳市粤剧团制作演出,融合戏曲、网游与科技元素的新粤剧《决战之燎原》在深圳热演3天。3场演出票房近70万元,不仅创下深圳市粤剧团票房纪录,且观众中七成以上为年轻人。

现场还不乏从北京、上海、新疆、黑龙江、辽宁等地以及港澳地区赶来的观众,不少人“为游戏而来,因粤剧留下”,让该剧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传统文化创新作品之一。

《决战之燎原》演出剧照,由彭庆华、李嘉宜担任主演。

同期,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联合出品的杂技剧《天山雪》同样以“戏剧+杂技+科技”的融合姿态登陆广州。该剧集结上海与新疆两地演员,通过空竹、抖杠、绸吊、达瓦孜等传统技艺,结合多媒体舞台技术,展现民族团结与“雄鹰精神”。

演艺新空间成文旅消费新热点

本届大湾区艺术节不仅创新剧目频出,更推动了一批演艺新空间与小剧场的落地与升温,为大湾区演艺生态注入新动力。

由珠影集团打造的“珠影壹号新空间”在国庆前揭牌运营,迅速成为广州文化消费新地标。其常驻剧目——音乐剧《时光代理人》与魔术脱口秀《男巫客厅》,分别以360度旋转观众席、高互动率沉浸式体验,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观影。截至目前,两剧大麦评分均达9.9分,超2000人次观演,热门场次一票难求,显示出市场对高品质、新形态演艺内容的高度认可。

在深圳,改造后的游轮“明华轮”以沉浸式演艺综合体的全新定位亮相,推出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该剧由中英团队联合打造,集结多国演员,历时1000天跨国打磨。多线叙事与开放式互动的演出形式,让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剧情参与者,可以跟随演员行进式观演。

记者获悉,《交易人生》国庆期间场场售罄,成为深圳文化消费的“现象级”产品。该剧还结合戏剧内容打造主题商业,有望成为大湾区全新的文化艺术地标和消费目的地。

由广州市演出电影有限公司、广州粤剧院联合出品的沉浸互动轻粤剧《公主驾到!》也在国庆期间于广州市文化馆惊喜亮相。该剧以“盲盒式观演”和“沉浸式互动体验”等玩法,打破传统戏曲观演关系。观众凭身份卡参与剧情,在“玩”中感受粤剧魅力。

随着大湾区艺术节的开展,各地涌现的多元演出业态,正带动大湾区演艺市场蓬勃发展。愈来愈多轻量化、互动化、场景化的演出形态,正逐步构建起“演艺+文旅”的新型消费场景。相信随着《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此类创新实践将为大湾区文旅消费场景解锁更多可能,让艺术真正融入城市的呼吸与脉动。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