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老广,鸡的这个部位,劝你们真要少吃!(不是鸡屁股)

俗话说得好,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广东。鸡已经成为国民美食,特别是深得每一位老广的心,它营养丰富,价格亲民,做法千变万化,白切鸡、盐焗鸡、烧鸡、鸡煲……

它还是公认的减肥搭档,热量低于红肉,却能提供满满的优质蛋白。如果非要说鸡身上有一个不能吃的部位,很多人以为是鸡屁股吧?还真不是!毕竟鸡屁股,不是要少吃,而是不要吃。

暗藏“危机”的鸡皮

鸡身上并非没有脂肪,而是绝大多数的脂肪都贮存在鸡皮里。可以说,鸡皮是鸡身上最可怕的部位。有网友实践过,买回来的一个大鸡腿,把它的皮拆出来炼油,竟然能榨出将近10克油,还有5克留在脆鸡皮里……这仅是皮下脂肪较少的鸡腿皮的出油量,如果是整只鸡的皮,那油量更是惊人。

白嫩嫩的纯鸡皮,即使看起来不肥腻,“人畜无害”的样子,但里面有将近一半都是油,其热量远超鸡胸肉、鸡腿肉等部位。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这种“坏脂肪”如果摄入过多,会悄悄升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日积月累,可能为血管健康埋下隐患。

除了含油量高,鸡皮的热量也不低,大约440千卡/100克,可以说是鸡身上热量最高的部位。

至于喜欢吃白切鸡的老广们(没有体重体脂超标问题),吃鸡肉时带点儿皮挺香的,不用刻意去掉,只要饮食均衡,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就好。

如果需要控制体重的朋友,以及需要关注血糖血脂的中老年朋友,这无疑是“甜蜜的负担”,建议大家在食用鸡肉时尽量去皮,以减少脂肪摄入。

避雷这个烹饪方式

假如你爱吃脆皮鸡、炸鸡、烤鸡,或是爱吃烧烤的鸡皮串、酥脆鸡皮零食这类食品,那就另当别论了。鸡皮最可怕的除了它本身的油脂含量,还有让它变得香香脆脆、美味可口的烹饪方式。

油炸是高油高脂高热量做法,可以让你从内到外都长胖。以K记经典的裹面包糠脆皮炸鸡腿为例,与去皮鸡腿肉相比,脆皮炸鸡腿的脂肪含量增加了162%,饱和脂肪增加了148%。

按热量算,一个脆皮炸鸡腿≈1.6个去皮鸡腿;按脂肪摄入量来算,一个脆皮炸鸡腿≈2.5个去皮鸡腿。

油炸食品,要么用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的棕榈油等油类,要么用在高温环境下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的普通植物油,长时间反复油炸。加上鸡皮本身的饱和脂肪,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都是让我们头疼的“坏”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带皮鸡肉富含蛋白质,长时间高温油炸的烹饪过程容易生成苯并芘等多环芳烃、杂环胺等有害物质,甚至产生致癌风险。

有名的小吃香酥鸡也是,如果再搭配一些配料或粉包,高盐高钠,还会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实在很想吃可以这么做

知道了鸡皮的“真面目”,绝非让我们远离鸡肉。鸡肉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它富含优质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只是鸡皮,作为缺点远大于优点的食材,建议大家能少吃就少吃,要是喜欢吃偶尔吃吃倒还好,如果实在很想吃,可以试试这样做。

优选烹饪方式

老广爱吃的白切鸡、蒸鸡等是低脂的烹饪方式,是可取的,减少额外油脂摄入,享受鸡肉本真的鲜香,还可以避免摄入较多的脂肪、食盐以及一些有害物质(苯并芘等)。

优选新鲜食材

无论是何种做法的鸡,可以选择色泽鲜艳、肉质紧实、皮下脂肪少的鸡,也就是皮薄的鸡。要选择正规的超市和大型的农贸市场,避免买到可能存在问题的鸡肉。

“去皮”吃肉

如果在家自己做,养成撕掉鸡皮的习惯,可以先把鸡皮单独炸一下,把多余油脂尽量滤干净再吃,这样的鸡皮吃起来“负担”也不会太大。滤出来的鸡油,还可以用来炒菜(也要注意摄入量)。

控制频率和量

建议每一周或两周吃一次,每次不超过200千卡(约50克)。多位营养科医生指出,对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已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问题或需控制体重的人群,严格限制鸡皮摄入是非常必要的健康管理措施。

收好这几个真相,无论是中年的你,还是老年的父母,下次吃鸡,记得留心鸡皮“刺客”。

封面图:AI生成图片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
@所有老广,鸡的这个部位,劝你们真要少吃!(不是鸡屁股)
南方+ 2025-10-16 15:42

俗话说得好,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广东。鸡已经成为国民美食,特别是深得每一位老广的心,它营养丰富,价格亲民,做法千变万化,白切鸡、盐焗鸡、烧鸡、鸡煲……

它还是公认的减肥搭档,热量低于红肉,却能提供满满的优质蛋白。如果非要说鸡身上有一个不能吃的部位,很多人以为是鸡屁股吧?还真不是!毕竟鸡屁股,不是要少吃,而是不要吃。

暗藏“危机”的鸡皮

鸡身上并非没有脂肪,而是绝大多数的脂肪都贮存在鸡皮里。可以说,鸡皮是鸡身上最可怕的部位。有网友实践过,买回来的一个大鸡腿,把它的皮拆出来炼油,竟然能榨出将近10克油,还有5克留在脆鸡皮里……这仅是皮下脂肪较少的鸡腿皮的出油量,如果是整只鸡的皮,那油量更是惊人。

白嫩嫩的纯鸡皮,即使看起来不肥腻,“人畜无害”的样子,但里面有将近一半都是油,其热量远超鸡胸肉、鸡腿肉等部位。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这种“坏脂肪”如果摄入过多,会悄悄升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日积月累,可能为血管健康埋下隐患。

除了含油量高,鸡皮的热量也不低,大约440千卡/100克,可以说是鸡身上热量最高的部位。

至于喜欢吃白切鸡的老广们(没有体重体脂超标问题),吃鸡肉时带点儿皮挺香的,不用刻意去掉,只要饮食均衡,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就好。

如果需要控制体重的朋友,以及需要关注血糖血脂的中老年朋友,这无疑是“甜蜜的负担”,建议大家在食用鸡肉时尽量去皮,以减少脂肪摄入。

避雷这个烹饪方式

假如你爱吃脆皮鸡、炸鸡、烤鸡,或是爱吃烧烤的鸡皮串、酥脆鸡皮零食这类食品,那就另当别论了。鸡皮最可怕的除了它本身的油脂含量,还有让它变得香香脆脆、美味可口的烹饪方式。

油炸是高油高脂高热量做法,可以让你从内到外都长胖。以K记经典的裹面包糠脆皮炸鸡腿为例,与去皮鸡腿肉相比,脆皮炸鸡腿的脂肪含量增加了162%,饱和脂肪增加了148%。

按热量算,一个脆皮炸鸡腿≈1.6个去皮鸡腿;按脂肪摄入量来算,一个脆皮炸鸡腿≈2.5个去皮鸡腿。

油炸食品,要么用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的棕榈油等油类,要么用在高温环境下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的普通植物油,长时间反复油炸。加上鸡皮本身的饱和脂肪,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都是让我们头疼的“坏”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带皮鸡肉富含蛋白质,长时间高温油炸的烹饪过程容易生成苯并芘等多环芳烃、杂环胺等有害物质,甚至产生致癌风险。

有名的小吃香酥鸡也是,如果再搭配一些配料或粉包,高盐高钠,还会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实在很想吃可以这么做

知道了鸡皮的“真面目”,绝非让我们远离鸡肉。鸡肉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它富含优质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只是鸡皮,作为缺点远大于优点的食材,建议大家能少吃就少吃,要是喜欢吃偶尔吃吃倒还好,如果实在很想吃,可以试试这样做。

优选烹饪方式

老广爱吃的白切鸡、蒸鸡等是低脂的烹饪方式,是可取的,减少额外油脂摄入,享受鸡肉本真的鲜香,还可以避免摄入较多的脂肪、食盐以及一些有害物质(苯并芘等)。

优选新鲜食材

无论是何种做法的鸡,可以选择色泽鲜艳、肉质紧实、皮下脂肪少的鸡,也就是皮薄的鸡。要选择正规的超市和大型的农贸市场,避免买到可能存在问题的鸡肉。

“去皮”吃肉

如果在家自己做,养成撕掉鸡皮的习惯,可以先把鸡皮单独炸一下,把多余油脂尽量滤干净再吃,这样的鸡皮吃起来“负担”也不会太大。滤出来的鸡油,还可以用来炒菜(也要注意摄入量)。

控制频率和量

建议每一周或两周吃一次,每次不超过200千卡(约50克)。多位营养科医生指出,对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已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问题或需控制体重的人群,严格限制鸡皮摄入是非常必要的健康管理措施。

收好这几个真相,无论是中年的你,还是老年的父母,下次吃鸡,记得留心鸡皮“刺客”。

封面图:AI生成图片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