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下午,居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小横琴社区的90岁高龄长者郑仁修及其家属,将印有“心系群众办实事,爱老关怀有温度”的锦旗,送到小横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景锋手中。锦旗上“心系群众办实事,爱老关怀有温度”的金色大字,不仅是对各方倾力服务的诚挚谢意,更是对小横琴社区惠及长者民生工作的生动写照。

2023年11月,郑奶奶右大腿股骨颈骨意外骨折,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因身体无法耐受手术,最终选择居家康复。为此,长者家属向小横琴社区居委会申请居家上门服务。
小横琴社区居委会接到申请后迅速响应,将服务转介至由澳街总广东办小横琴服务点,由社工与康复理疗师团队上门,为郑奶奶开展全面身体评估,并量身定制了涵盖康复理疗、家居保洁、节日慰问、认知训练等内容的全方位服务方案。
后续服务中,澳街总广东办小横琴服务团队还根据郑奶奶的身体恢复情况,动态调整服务内容与频次,确保服务精准有效。
在具体服务执行中,康复理疗师与护理员密切配合,通过肢体功能训练、中医饮食指导等服务,助力郑奶奶逐步恢复身体机能;护理员定期上门开展家居保洁,为郑奶奶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切实减轻家属照护负担;社工则重点关注长者认知健康与心理需求,不仅指导郑奶奶开展训练以减缓认知障碍退化,并在节日、郑奶奶生日之时,与团队成员共同上门慰问,送上礼物,在日常服务时也对郑奶奶及其家属关心问候,用温暖陪伴满足长者情感需求。

如今两年过去了,在由“社工+康复理疗师+护理员+义工”组成的上门服务团队的照料下,郑奶奶从坐起来到站起来,再到如今的走起来,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合作区民生事务局统筹指导和小横琴社区党委的支持下,澳街总广东办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引入澳门养老服务经验,推出居家上门服务,服务主要面向居住在合作区且被评估为半失能、失能、残疾的本地户籍或持有合作区居住证的澳门长者。自2022年至今,该服务已累计为长者提供近7000人次上门服务,不仅织密了琴澳长者的照护保障网,更让“跨境养老”的便利与温暖惠及更多家庭。
10月13日下午,居住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小横琴社区的90岁高龄长者郑仁修及其家属,将印有“心系群众办实事,爱老关怀有温度”的锦旗,送到小横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景锋手中。锦旗上“心系群众办实事,爱老关怀有温度”的金色大字,不仅是对各方倾力服务的诚挚谢意,更是对小横琴社区惠及长者民生工作的生动写照。

2023年11月,郑奶奶右大腿股骨颈骨意外骨折,医院多次下达病危通知,因身体无法耐受手术,最终选择居家康复。为此,长者家属向小横琴社区居委会申请居家上门服务。
小横琴社区居委会接到申请后迅速响应,将服务转介至由澳街总广东办小横琴服务点,由社工与康复理疗师团队上门,为郑奶奶开展全面身体评估,并量身定制了涵盖康复理疗、家居保洁、节日慰问、认知训练等内容的全方位服务方案。
后续服务中,澳街总广东办小横琴服务团队还根据郑奶奶的身体恢复情况,动态调整服务内容与频次,确保服务精准有效。
在具体服务执行中,康复理疗师与护理员密切配合,通过肢体功能训练、中医饮食指导等服务,助力郑奶奶逐步恢复身体机能;护理员定期上门开展家居保洁,为郑奶奶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切实减轻家属照护负担;社工则重点关注长者认知健康与心理需求,不仅指导郑奶奶开展训练以减缓认知障碍退化,并在节日、郑奶奶生日之时,与团队成员共同上门慰问,送上礼物,在日常服务时也对郑奶奶及其家属关心问候,用温暖陪伴满足长者情感需求。

如今两年过去了,在由“社工+康复理疗师+护理员+义工”组成的上门服务团队的照料下,郑奶奶从坐起来到站起来,再到如今的走起来,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合作区民生事务局统筹指导和小横琴社区党委的支持下,澳街总广东办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引入澳门养老服务经验,推出居家上门服务,服务主要面向居住在合作区且被评估为半失能、失能、残疾的本地户籍或持有合作区居住证的澳门长者。自2022年至今,该服务已累计为长者提供近7000人次上门服务,不仅织密了琴澳长者的照护保障网,更让“跨境养老”的便利与温暖惠及更多家庭。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