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母亲河”雕塑的守望与回响
珠海的冬天(中环蛱蝶)           陈敢清 摄

斗门有一条母亲河,它的名字叫黄杨河,千百年来,川流不息,默默地滋养着斗门大地,也孕育了斗门人心中的激情和梦想。黄杨河全长14公里,北起鳘鱼沙,南至尖峰山与鸡啼门水道相接,因流经黄杨山东麓而得名。黄杨河湿地公园是黄杨河畔著名景点,是斗门区首个大型湿地公园,是市民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滨水休闲的好去处,它占地40万平方米,沿黄杨河岸线南北延伸3.7公里,有落羽杉林、红树林、芦苇荡三大生态区,设置滨水观景台等亲水设施,节假日游人如潮,车水马龙。斗门“母亲河”雕塑就坐落在黄杨河湿地公园,它高4米,创作于2014年,由中国颇具影响力的雕塑大师潘鹤及其子潘奋联手打造。2015年11月,我有幸参与了“母亲河”雕塑揭幕仪式,见到了90多岁高龄的潘鹤老先生,鲐背之年还亲临斗门为“母亲河”雕塑揭幕,可见他对该作品是多么重视。

自从看过这尊雕塑,我心里便烙上了印记,每年都到黄杨河畔华发水郡湿地公园走走,为的就是一睹“母亲河”雕塑的芳容,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潘鹤老先生创作这个雕塑的情怀。

潘鹤与表妹自幼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这个可爱的姑娘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抗战期间表妹一家到澳门避难,潘鹤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偷渡到澳门见表妹,当他满怀希望与表妹喜结连理时,因两家贫富悬殊,表妹却被迫远嫁加拿大。这对潘鹤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是情人间的千古遗憾,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便以表妹为原形创作了“珠海渔女”雕塑,并选址在他当年爱情历险的出发地香炉湾立像。站在“珠海渔女”雕塑前,我想,潘鹤在创作“珠海渔女”后,肯定心有遗憾,“珠海渔女”是青春少女的形象,那渔女嫁人做了母亲后,她生活得怎样了?她生的小孩又怎样了?这肯定是创作者心心念念之事,爱而不得,便希望天下人都能得,能圆满,这就是一个胸怀宽广的艺术家的情怀。春去秋来,岁月如流,事隔30多年,90多岁的潘鹤受邀在斗门黄杨河畔创作“母亲河”雕塑,她与香炉湾畔的“珠海渔女”遥遥相对,为“珠海渔女”的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凝神注视“母亲河”雕塑,试图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领略她的风姿,感受每个细节蕴含的深意。在“母亲河”雕塑中,慈母与孩童构成整体造型,妈妈侧躺身姿,长发及腰,脖子上戴着一串珍珠项链,身披渔网,左手高举夜明珠,右手捧着珠蚌,展现出渔女的独特韵味。男童在母亲慈爱目光的鼓励下,奋力前游,母亲身下河水滔滔奔流,鱼儿朝着珠蚌方向争先恐后前游,寓意斗门优美而独具特色的水乡风貌,传递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水下倒影一轮明月,托举整座雕塑,使得渔女母亲像嫦娥奔月一样空灵飘逸。用水中月作为主体雕塑与基座的分隔物,这是多么独具匠心的设计呀。

我在黄杨河畔重遇“母亲河”雕塑时,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这是一片纯净的天地,它消融了一切喧闹,一切凡尘,当阳光温柔地洒落在雕塑表面时,与波光粼粼的河面相映成趣,随着水波闪动,金光万道,给“母亲河”雕塑镀上一层金色的光环。白鹭不时从河面掠过,偶有白鹭成双成对停留在雕塑旁,嬉戏逗乐,为这处新景观增添了自然之韵。傍晚时分,落日余晖将“母亲河”雕塑覆盖,金色的轮廓耀眼生辉,显得庄严美丽。我端详母亲手上托起的明珠,默默遐想,这喻示着怎样的一种希望?

伫立河边,落叶林交融在蕴藏着诗情画意的月色中,此情此景,让我心中顿然萌动一种纯挚的情感,当我们欣赏“珠海渔女”时,别忘了还有一尊“母亲河”雕塑,她与“珠海渔女”温情守望,是“珠海渔女”爱的延续和回响。

文字:黄龙汉 图片:陈敢清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莫海晖
湾韵丨“母亲河”雕塑的守望与回响
珠海特区报 2025-10-20 02:34
珠海的冬天(中环蛱蝶)           陈敢清 摄

斗门有一条母亲河,它的名字叫黄杨河,千百年来,川流不息,默默地滋养着斗门大地,也孕育了斗门人心中的激情和梦想。黄杨河全长14公里,北起鳘鱼沙,南至尖峰山与鸡啼门水道相接,因流经黄杨山东麓而得名。黄杨河湿地公园是黄杨河畔著名景点,是斗门区首个大型湿地公园,是市民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滨水休闲的好去处,它占地40万平方米,沿黄杨河岸线南北延伸3.7公里,有落羽杉林、红树林、芦苇荡三大生态区,设置滨水观景台等亲水设施,节假日游人如潮,车水马龙。斗门“母亲河”雕塑就坐落在黄杨河湿地公园,它高4米,创作于2014年,由中国颇具影响力的雕塑大师潘鹤及其子潘奋联手打造。2015年11月,我有幸参与了“母亲河”雕塑揭幕仪式,见到了90多岁高龄的潘鹤老先生,鲐背之年还亲临斗门为“母亲河”雕塑揭幕,可见他对该作品是多么重视。

自从看过这尊雕塑,我心里便烙上了印记,每年都到黄杨河畔华发水郡湿地公园走走,为的就是一睹“母亲河”雕塑的芳容,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潘鹤老先生创作这个雕塑的情怀。

潘鹤与表妹自幼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这个可爱的姑娘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抗战期间表妹一家到澳门避难,潘鹤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偷渡到澳门见表妹,当他满怀希望与表妹喜结连理时,因两家贫富悬殊,表妹却被迫远嫁加拿大。这对潘鹤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是情人间的千古遗憾,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便以表妹为原形创作了“珠海渔女”雕塑,并选址在他当年爱情历险的出发地香炉湾立像。站在“珠海渔女”雕塑前,我想,潘鹤在创作“珠海渔女”后,肯定心有遗憾,“珠海渔女”是青春少女的形象,那渔女嫁人做了母亲后,她生活得怎样了?她生的小孩又怎样了?这肯定是创作者心心念念之事,爱而不得,便希望天下人都能得,能圆满,这就是一个胸怀宽广的艺术家的情怀。春去秋来,岁月如流,事隔30多年,90多岁的潘鹤受邀在斗门黄杨河畔创作“母亲河”雕塑,她与香炉湾畔的“珠海渔女”遥遥相对,为“珠海渔女”的爱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凝神注视“母亲河”雕塑,试图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领略她的风姿,感受每个细节蕴含的深意。在“母亲河”雕塑中,慈母与孩童构成整体造型,妈妈侧躺身姿,长发及腰,脖子上戴着一串珍珠项链,身披渔网,左手高举夜明珠,右手捧着珠蚌,展现出渔女的独特韵味。男童在母亲慈爱目光的鼓励下,奋力前游,母亲身下河水滔滔奔流,鱼儿朝着珠蚌方向争先恐后前游,寓意斗门优美而独具特色的水乡风貌,传递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水下倒影一轮明月,托举整座雕塑,使得渔女母亲像嫦娥奔月一样空灵飘逸。用水中月作为主体雕塑与基座的分隔物,这是多么独具匠心的设计呀。

我在黄杨河畔重遇“母亲河”雕塑时,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这是一片纯净的天地,它消融了一切喧闹,一切凡尘,当阳光温柔地洒落在雕塑表面时,与波光粼粼的河面相映成趣,随着水波闪动,金光万道,给“母亲河”雕塑镀上一层金色的光环。白鹭不时从河面掠过,偶有白鹭成双成对停留在雕塑旁,嬉戏逗乐,为这处新景观增添了自然之韵。傍晚时分,落日余晖将“母亲河”雕塑覆盖,金色的轮廓耀眼生辉,显得庄严美丽。我端详母亲手上托起的明珠,默默遐想,这喻示着怎样的一种希望?

伫立河边,落叶林交融在蕴藏着诗情画意的月色中,此情此景,让我心中顿然萌动一种纯挚的情感,当我们欣赏“珠海渔女”时,别忘了还有一尊“母亲河”雕塑,她与“珠海渔女”温情守望,是“珠海渔女”爱的延续和回响。

文字:黄龙汉 图片:陈敢清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