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总体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1-9月,珠海总体空气质量及PM2.5浓度均继续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六项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危险废物管理规范井然有序。这是记者从21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连续4年(2020-2023年度)在全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大气、水环境质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1-9月,总体空气质量及PM2.5浓度均继续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六项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危险废物管理规范井然有序。

资料图,吴长赋 摄

“美丽中国”珠海实践成效显著。突破性提出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我省率先开展美丽中国地方实践,“美丽中国”珠海实践作为全国12个“十四五”期间推进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实施正面典型案例之一获生态环境部推广宣传,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目前“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数增至221个,计划总投资增至69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0亿元。通过“美丽中国”珠海实践,我市谋划并推动了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带来直接的固定资产投资,完善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也将更好筑牢城市发展的底盘。珠海实践项目库中华南地区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高栏终端CO2回收利用产能建设配套项目)于2024年8月份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

生态环境治理格局日益完善。我市通过落实创新完善工业污水服务体系、创新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创新探索多渠道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等六大创新举措,完成565家排水户、552家工业企业、296个排污口及429.8公里管网排查,富山工业园经验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

文字:康振华 图片:吴长赋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帅云
珠海总体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观海融媒 2025-10-21 15:58

1-9月,珠海总体空气质量及PM2.5浓度均继续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六项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危险废物管理规范井然有序。这是记者从21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消息。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连续4年(2020-2023年度)在全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住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大气、水环境质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1-9月,总体空气质量及PM2.5浓度均继续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六项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危险废物管理规范井然有序。

资料图,吴长赋 摄

“美丽中国”珠海实践成效显著。突破性提出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在我省率先开展美丽中国地方实践,“美丽中国”珠海实践作为全国12个“十四五”期间推进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实施正面典型案例之一获生态环境部推广宣传,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目前“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数增至221个,计划总投资增至69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0亿元。通过“美丽中国”珠海实践,我市谋划并推动了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带来直接的固定资产投资,完善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也将更好筑牢城市发展的底盘。珠海实践项目库中华南地区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高栏终端CO2回收利用产能建设配套项目)于2024年8月份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

生态环境治理格局日益完善。我市通过落实创新完善工业污水服务体系、创新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创新探索多渠道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等六大创新举措,完成565家排水户、552家工业企业、296个排污口及429.8公里管网排查,富山工业园经验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

文字:康振华 图片:吴长赋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