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融媒
2025-10-29 11:40
昔有王羲之兰亭雅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千年文脉,绵延不绝。今珠海石溪亦兰亭承古启新,拟于10月31日以“诗书共叙亦兰亭”为题,重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续写岭南山水间的文人风华。
群贤云集,共续文脉
金秋时节,一场山水与心灵共鸣的雅集将启。当代文坛翘楚与书法大家齐聚珠海,让传统在当代重生,文脉在湾区流转。
叶延滨,《诗刊》原主编、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携四十年诗心入岭南;谢有顺,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博导,执文学批评之牛耳,论道香山;刘宏卫,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五届兰亭奖得主,笔墨纵横见精神;朱起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协主席团成员、珠海市书协主席,团结引领本土书家,繁荣珠海书法事业。王志刚,绍兴书法非遗传承人,承二王法脉,融南韵北骨;张法亭,珠海中国书学院院长,深耕本土,发掘石溪摩崖石刻之秘。
山水为幕,五幕连缀
石溪亦兰亭始建于清辛卯年间,仿兰亭遗风而筑,历经沧桑,几度兴废。今政府重资修葺,复其旧观,更添新意。此次活动以石溪公园为天然剧场,沿山设景,五幕相连,步步皆艺。
山脚处,虞山吴派琴人陈虹吉抚琴《流水》,空灵琴音如山间清泉,涤荡尘虑;山腰间,青年演奏家宋俊辰以尺八吹奏《半山听雨》,呜咽声起,如诉如慕,引人入境;近亭处,朗诵艺术家卢翔携学子齐诵《兰亭序》,清音朗朗,声振林樾,文脉随之绵延。
本次活动将特别复现“曲水流觞”之雅趣,以茶代酒,以诗会友,将雅集推向高潮。全国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与珠海本土文化学者临水而坐,即兴赋诗,围绕“山水”“兰亭”“香山风物”等主题畅叙幽情,展开思想交融。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怀写意,再现千年前那份超然与真挚。更有书法家联手共书《兰亭序》长卷,笔墨淋漓,气韵生动,诠释“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精神共鸣。
古今交融,雅俗共赏
千年兰亭,风雅不灭;岭南石溪,华章新续。本次活动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珠海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珠海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珠海传媒集团、珠海正方公共资源运营有限公司、古元美术馆、珠海市作家协会、珠海市美术家协会、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翠香街道等单位协办。
这不仅是一场高水准的文化雅集,也是一次美学的播种、精神的返乡,更是一次深入基层的文化浸润。后续将在翠香街道设立书法传习点,开展系列讲座与创作辅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实现“文化惠民、艺术润心”的深远意义。
一世荣华,不如半山听雨;千年文脉,终归一亭风雅。
十月之末,秋意正浓,诚邀广大市民、文人雅士与文化爱好者,共赴石溪亦兰亭,漫步山水之间,聆听琴箫和鸣,品读诗书墨韵,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重拾那一份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诗书共叙亦兰亭,我们不见不散。
【活动流程】
第一幕:山水雅集·拾级寻艺(14:00-14:20)
嘉宾沿山径而行,于自然间邂逅艺术。山脚处,虞山吴派琴人陈虹吉抚琴《流水》,空灵悠远;山腰间,青年演奏家宋俊辰以尺八演绎《半山听雨》,雨声如诉;近亭处,朗诵艺术家卢翔携学子共诵《兰亭序》,声振林樾。
第二幕:书法长卷·共书雅集(亦兰亭14:20-14:30)
刘宏卫、王志刚、张法亭等书法大家现场挥毫,合作书写《兰亭序》长卷,笔墨交融。
第三幕:亦兰亭讲习(水面舞台14:30-14:50)
珠海中国书学院院长张法亭主讲《珠海香山石溪亦兰亭诗词书法文化》,梳理岭南书风与兰亭精神的交融脉络。
第四幕:曲水流觞·文人论道(水面舞台14:50-15:40)
以茶代酒,以诗会友。叶延滨、谢有顺、杨克等全国文艺名家,与珠海本土学者即兴赋诗,围绕“山水”“兰亭”“时代精神”展开深度对谈,再现“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文人气象。
第五幕:结束仪式(15:40-16:20)
展示合作长卷,定格千年风雅。
嘉宾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叶延滨,男,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诗刊》原主编。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1980)、第三届中国新诗集奖(1985—1986)以及第五届中国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2019中国诵读文学贡献奖” 、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以上的文学艺术奖。
谢有顺,男,一级作家,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5年2月22日,当选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十届主席。2009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0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学术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兼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
刘宏卫,男,笔名心觉。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课题班导师,辽宁省书协常务理事,河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等。作品入展获奖:第二、四、五、六、七、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五届二等奖、八届银奖),第一、二、三、四届全国草书展(三届优秀奖)、全国首届手卷展优秀奖、第九、十、十二、十三届全国展(十二、十三届特邀)、第一、二、三届青年展、第三届行草书展、首届行书展、第五、七届楹联展、第二、三届扇面展等,入选第十一、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获第五届“兰亭七子”称号、入选“现状与理想”“民族脊梁”“中国力量”“伟业”等重要主题展等,多次担任全国性展览评委。
朱起明,1982年7月生,江西赣州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学院特聘书法教授,上海交大特聘研究员,第八届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广东省珠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珠海市政协委员,第九届广东省“新世纪之星”。担任广东书法最高奖“南雅奖”,“汀州伊秉绶奖”,“古韵汀州”全国书法大赛,“翰墨青春,传承岭南”青少年书法等大赛评委。
王志刚,男,中国绍兴籍书法家,现任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绍兴书画院副院长、绍兴市文联副秘书长等职务。作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代表性继承人,绍兴书画院副院长,他长期致力于书法研究、教育和推广工作,主导编撰了《绍兴书法研究》的明代卷和清代卷。其书法与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展中国书协及西泠印社的大型展览。此外,他还担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社会职务,并受聘为绍兴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张法亭,男,现任珠海中国书学院院长、澳门中国书学院院长,同时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职务。出版《砚边积跬——古代书评》等理论专著,发表《珠海的兰亭——珠海石溪古代摩崖石刻》等学术论文。书法创作注重传统功力与时代特征结合,作品被收录于多部权威典籍。长期致力于公益书法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书法大赛、国际书法展等文化交流活动,书法作品曾作为外交礼品赠予日韩政要。
封面图:李建束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王朝辉
昔有王羲之兰亭雅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千年文脉,绵延不绝。今珠海石溪亦兰亭承古启新,拟于10月31日以“诗书共叙亦兰亭”为题,重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续写岭南山水间的文人风华。
群贤云集,共续文脉
金秋时节,一场山水与心灵共鸣的雅集将启。当代文坛翘楚与书法大家齐聚珠海,让传统在当代重生,文脉在湾区流转。
叶延滨,《诗刊》原主编、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携四十年诗心入岭南;谢有顺,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博导,执文学批评之牛耳,论道香山;刘宏卫,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五届兰亭奖得主,笔墨纵横见精神;朱起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协主席团成员、珠海市书协主席,团结引领本土书家,繁荣珠海书法事业。王志刚,绍兴书法非遗传承人,承二王法脉,融南韵北骨;张法亭,珠海中国书学院院长,深耕本土,发掘石溪摩崖石刻之秘。
山水为幕,五幕连缀
石溪亦兰亭始建于清辛卯年间,仿兰亭遗风而筑,历经沧桑,几度兴废。今政府重资修葺,复其旧观,更添新意。此次活动以石溪公园为天然剧场,沿山设景,五幕相连,步步皆艺。
山脚处,虞山吴派琴人陈虹吉抚琴《流水》,空灵琴音如山间清泉,涤荡尘虑;山腰间,青年演奏家宋俊辰以尺八吹奏《半山听雨》,呜咽声起,如诉如慕,引人入境;近亭处,朗诵艺术家卢翔携学子齐诵《兰亭序》,清音朗朗,声振林樾,文脉随之绵延。
本次活动将特别复现“曲水流觞”之雅趣,以茶代酒,以诗会友,将雅集推向高潮。全国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与珠海本土文化学者临水而坐,即兴赋诗,围绕“山水”“兰亭”“香山风物”等主题畅叙幽情,展开思想交融。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怀写意,再现千年前那份超然与真挚。更有书法家联手共书《兰亭序》长卷,笔墨淋漓,气韵生动,诠释“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精神共鸣。
古今交融,雅俗共赏
千年兰亭,风雅不灭;岭南石溪,华章新续。本次活动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珠海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珠海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珠海传媒集团、珠海正方公共资源运营有限公司、古元美术馆、珠海市作家协会、珠海市美术家协会、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翠香街道等单位协办。
这不仅是一场高水准的文化雅集,也是一次美学的播种、精神的返乡,更是一次深入基层的文化浸润。后续将在翠香街道设立书法传习点,开展系列讲座与创作辅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实现“文化惠民、艺术润心”的深远意义。
一世荣华,不如半山听雨;千年文脉,终归一亭风雅。
十月之末,秋意正浓,诚邀广大市民、文人雅士与文化爱好者,共赴石溪亦兰亭,漫步山水之间,聆听琴箫和鸣,品读诗书墨韵,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重拾那一份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诗书共叙亦兰亭,我们不见不散。
【活动流程】
第一幕:山水雅集·拾级寻艺(14:00-14:20)
嘉宾沿山径而行,于自然间邂逅艺术。山脚处,虞山吴派琴人陈虹吉抚琴《流水》,空灵悠远;山腰间,青年演奏家宋俊辰以尺八演绎《半山听雨》,雨声如诉;近亭处,朗诵艺术家卢翔携学子共诵《兰亭序》,声振林樾。
第二幕:书法长卷·共书雅集(亦兰亭14:20-14:30)
刘宏卫、王志刚、张法亭等书法大家现场挥毫,合作书写《兰亭序》长卷,笔墨交融。
第三幕:亦兰亭讲习(水面舞台14:30-14:50)
珠海中国书学院院长张法亭主讲《珠海香山石溪亦兰亭诗词书法文化》,梳理岭南书风与兰亭精神的交融脉络。
第四幕:曲水流觞·文人论道(水面舞台14:50-15:40)
以茶代酒,以诗会友。叶延滨、谢有顺、杨克等全国文艺名家,与珠海本土学者即兴赋诗,围绕“山水”“兰亭”“时代精神”展开深度对谈,再现“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文人气象。
第五幕:结束仪式(15:40-16:20)
展示合作长卷,定格千年风雅。
嘉宾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叶延滨,男,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诗刊》原主编。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1980)、第三届中国新诗集奖(1985—1986)以及第五届中国诵读艺术家颁奖盛典“2019中国诵读文学贡献奖” 、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以上的文学艺术奖。
谢有顺,男,一级作家,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5年2月22日,当选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十届主席。2009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0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学术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兼及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
刘宏卫,男,笔名心觉。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课题班导师,辽宁省书协常务理事,河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等。作品入展获奖:第二、四、五、六、七、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五届二等奖、八届银奖),第一、二、三、四届全国草书展(三届优秀奖)、全国首届手卷展优秀奖、第九、十、十二、十三届全国展(十二、十三届特邀)、第一、二、三届青年展、第三届行草书展、首届行书展、第五、七届楹联展、第二、三届扇面展等,入选第十一、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获第五届“兰亭七子”称号、入选“现状与理想”“民族脊梁”“中国力量”“伟业”等重要主题展等,多次担任全国性展览评委。
朱起明,1982年7月生,江西赣州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学院特聘书法教授,上海交大特聘研究员,第八届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广东省珠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珠海市政协委员,第九届广东省“新世纪之星”。担任广东书法最高奖“南雅奖”,“汀州伊秉绶奖”,“古韵汀州”全国书法大赛,“翰墨青春,传承岭南”青少年书法等大赛评委。
王志刚,男,中国绍兴籍书法家,现任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绍兴书画院副院长、绍兴市文联副秘书长等职务。作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书法代表性继承人,绍兴书画院副院长,他长期致力于书法研究、教育和推广工作,主导编撰了《绍兴书法研究》的明代卷和清代卷。其书法与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展中国书协及西泠印社的大型展览。此外,他还担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社会职务,并受聘为绍兴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绍兴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张法亭,男,现任珠海中国书学院院长、澳门中国书学院院长,同时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职务。出版《砚边积跬——古代书评》等理论专著,发表《珠海的兰亭——珠海石溪古代摩崖石刻》等学术论文。书法创作注重传统功力与时代特征结合,作品被收录于多部权威典籍。长期致力于公益书法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书法大赛、国际书法展等文化交流活动,书法作品曾作为外交礼品赠予日韩政要。
封面图:李建束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王朝辉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