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记者体验横琴长者饭堂

61岁的何凤阿姨退休后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教大家唱歌,上午11点合唱结束时已临近饭点,刚下课的她打电话叫丈夫下楼准备在长者饭堂吃饭。她说:“活动结束后立马就能吃上营养午餐非常方便,饭菜清淡也很适合老年人,作为横琴居民幸福感很高。”吃完饭,老两口慢悠悠地回到家准备午休。

这份幸福,并非何凤阿姨一家独享。近年来,随着城市老龄化进程加快,独居老人群体不断增加,“吃饭难”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常见的难题。因此,合作区设立了多个长者饭堂用餐点,为长者提供集中午餐配送服务。10月29日是重阳节,节日前夕记者来到合作区新家园社区长者饭堂,实地体验了这里的服务与氛围。

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饭堂。

低价即可享用四菜一汤一水果

走进横琴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唱团的歌声洪亮有力,娱乐室的欢笑声不绝于耳,社工向记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安排表,涵盖书法、绘画、舞蹈、合唱、太极、摄影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长者的兴趣爱好。10点45分,配餐公司将营养午餐准时送达长者饭堂。一切准备就绪后,琴澳长者也陆续到达饭堂门外,自觉排成一队,依次进入饭堂领取餐食。

“嘀”的一声,长者刷脸成功就能轻松完成取餐支付,无需繁琐的现金交易。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饭堂内,老人正在用餐。

饭堂内,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四菜一汤一水果。饭堂的菜品以清淡、少盐为主,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确保营养均衡、易于咀嚼。

合作区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中心项目副主任黄淑麟介绍道,横琴长者餐一周营养菜谱由配餐公司专业团队统一研发,也有葡式风味或港式烧腊等适合澳门长者口味的菜品。黄淑麟说:“每周我们都会将长者就菜品反馈的意见统一收集,然后反馈给配餐公司,配餐公司也会主动询问长者意见。比如之前有长者反馈想要将淡水鱼的菜品换成深海鱼,还有一些长者不吃牛肉,后期都通过更换菜品或者减少菜品出现频率等方式进行了改进。”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长者配餐。

几块钱就能吃到暖心午餐,便宜又卫生!”“家门口的饭堂太方便了,再也不用为每天吃什么发愁了!”73岁的郭婆婆和其他长者表达了对饭堂的认可。澳门长者郭伯伯一边打包一边对记者说:“我血糖高吃不了白米饭,所以我每天都是从这里把菜品打包回去,自己再煮糙米吃。”

黄淑麟说:“平时我们这里每天有80余位长者前来就餐,长者根据自己需要可堂食也可打包带走。每年服务饭堂就餐人次近2万人次,其中港澳长者约占一成。”2020年珠海市首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级评定,该服务站点获评“5星级”,2021年协助新家园社区成功创建为首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为琴澳长者提供午餐等更多养老服务

实际上,合作区目前已经设立了多个长者饭堂用餐点,为长者提供集中午餐配送服务,包括新家园社区、小横琴社区、荷塘社区、莲花社区、下村党群服务站、横琴澳门新街坊长者服务中心、石山村党群服务站。符合条件的长者可以享受就餐补贴,以低价享用一顿含两荤两素一汤一饭一水果的营养午餐。具体来说,60岁至79岁横琴本地户籍长者收费3元,60岁及以上非本地户籍长者收费6元

更有部分满足相关条件的长者可以享受免费用餐的待遇,包括荣获省级以上劳动模范的65岁及以上长者、重点优抚对象和低保家庭的长者、本地户籍80岁及以上长者等符合相关条件的长者。常住合作区并办理合作区居住证的港澳长者,可与合作区本地户籍长者享受同等用餐待遇。

合作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努力远不止于此,除了长者饭堂,合作区在4个社区均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引入了专业的珠澳养老服务团队,为辖区长者提供具有澳门特色的专业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区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开展“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合作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一碗热饭,承载着合作区的民生温度;一处乐园,筑起的是琴澳长者的幸福晚年。琴澳长者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是合作区为琴澳的长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也是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就业生活的便利条件之一。

文字:王晓君 图片:曾遥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家门口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记者体验横琴长者饭堂
观海融媒 2025-10-29 16:02

61岁的何凤阿姨退休后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教大家唱歌,上午11点合唱结束时已临近饭点,刚下课的她打电话叫丈夫下楼准备在长者饭堂吃饭。她说:“活动结束后立马就能吃上营养午餐非常方便,饭菜清淡也很适合老年人,作为横琴居民幸福感很高。”吃完饭,老两口慢悠悠地回到家准备午休。

这份幸福,并非何凤阿姨一家独享。近年来,随着城市老龄化进程加快,独居老人群体不断增加,“吃饭难”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常见的难题。因此,合作区设立了多个长者饭堂用餐点,为长者提供集中午餐配送服务。10月29日是重阳节,节日前夕记者来到合作区新家园社区长者饭堂,实地体验了这里的服务与氛围。

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饭堂。

低价即可享用四菜一汤一水果

走进横琴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唱团的歌声洪亮有力,娱乐室的欢笑声不绝于耳,社工向记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安排表,涵盖书法、绘画、舞蹈、合唱、太极、摄影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长者的兴趣爱好。10点45分,配餐公司将营养午餐准时送达长者饭堂。一切准备就绪后,琴澳长者也陆续到达饭堂门外,自觉排成一队,依次进入饭堂领取餐食。

“嘀”的一声,长者刷脸成功就能轻松完成取餐支付,无需繁琐的现金交易。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饭堂内,老人正在用餐。

饭堂内,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四菜一汤一水果。饭堂的菜品以清淡、少盐为主,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确保营养均衡、易于咀嚼。

合作区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中心项目副主任黄淑麟介绍道,横琴长者餐一周营养菜谱由配餐公司专业团队统一研发,也有葡式风味或港式烧腊等适合澳门长者口味的菜品。黄淑麟说:“每周我们都会将长者就菜品反馈的意见统一收集,然后反馈给配餐公司,配餐公司也会主动询问长者意见。比如之前有长者反馈想要将淡水鱼的菜品换成深海鱼,还有一些长者不吃牛肉,后期都通过更换菜品或者减少菜品出现频率等方式进行了改进。”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长者配餐。

几块钱就能吃到暖心午餐,便宜又卫生!”“家门口的饭堂太方便了,再也不用为每天吃什么发愁了!”73岁的郭婆婆和其他长者表达了对饭堂的认可。澳门长者郭伯伯一边打包一边对记者说:“我血糖高吃不了白米饭,所以我每天都是从这里把菜品打包回去,自己再煮糙米吃。”

黄淑麟说:“平时我们这里每天有80余位长者前来就餐,长者根据自己需要可堂食也可打包带走。每年服务饭堂就餐人次近2万人次,其中港澳长者约占一成。”2020年珠海市首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等级评定,该服务站点获评“5星级”,2021年协助新家园社区成功创建为首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为琴澳长者提供午餐等更多养老服务

实际上,合作区目前已经设立了多个长者饭堂用餐点,为长者提供集中午餐配送服务,包括新家园社区、小横琴社区、荷塘社区、莲花社区、下村党群服务站、横琴澳门新街坊长者服务中心、石山村党群服务站。符合条件的长者可以享受就餐补贴,以低价享用一顿含两荤两素一汤一饭一水果的营养午餐。具体来说,60岁至79岁横琴本地户籍长者收费3元,60岁及以上非本地户籍长者收费6元

更有部分满足相关条件的长者可以享受免费用餐的待遇,包括荣获省级以上劳动模范的65岁及以上长者、重点优抚对象和低保家庭的长者、本地户籍80岁及以上长者等符合相关条件的长者。常住合作区并办理合作区居住证的港澳长者,可与合作区本地户籍长者享受同等用餐待遇。

合作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努力远不止于此,除了长者饭堂,合作区在4个社区均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引入了专业的珠澳养老服务团队,为辖区长者提供具有澳门特色的专业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更值得一提的是,合作区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开展“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琴澳融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合作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一碗热饭,承载着合作区的民生温度;一处乐园,筑起的是琴澳长者的幸福晚年。琴澳长者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是合作区为琴澳的长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也是为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就业生活的便利条件之一。

文字:王晓君 图片:曾遥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