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网促旺季,珠海有人这样被骗6万元→

今年“双11”促销季已经到来,骗子蠢蠢欲动,紧盯网购、快递等环节作祟,伺机坑害消费者。10月31日,记者从香洲公安分局反诈部门获悉,不久前,香洲一位刘姓消费者就遭遇此类骗局,原有的戒备心理竟被骗子轮番攻击,并最终破防。

据反诈民警介绍,这位刘女士是在家里看微信时掉入骗局的。起初,她通过手机上的广告页点击进入微信小店平台,在一家名为“xx内衣X口店”网购了内衣,并支付15.99元。

仅过去一天,刘女士就接到陌生电话,当时她有所戒备,说没有时间要做饭,就直接将电话挂掉了。

可没过一会儿,刘女士便又接到另一个陌生电话,说其网购的内衣在运输途中弄丢,可以通过保险理赔;刘女士觉得当中有蹊跷,于是再次挂断电话。

到了当天下午,刘女士接到第三个陌生电话,同样是关于网购内衣的事,对方称快递包裹到不了,可以申请理赔,并给她一个在线客服“申请理赔”的网址。这一次,刘女士竟选择相信了对方。

刘女士登录上述网址平台后,与对方共享了视频并刷脸,对方要求刘女士刷脸确认是否本人,说理赔退钱要报银行卡号,刘女士就报了工商银行卡号。这时,对方又说其工商银行卡没有开通网银进不去,在诱导下,刘女士又提供了两张建设银行卡号,对方以需要转账开通理赔功能为由,让刘女士在两张自己的建行卡之间互相转账。

接着,双方又说理赔平台人比较多,刘女士已经排第二号,如果接电话就会中断录音又要重新登录,于是让她耐心等待。当刘女士等待了半小时左右,对方直接挂断语音视频,这时,刘女士发现,两张建行卡里面的6万余元已经全部被转走。事后,刘女士向警方报案,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当前,涉网购、快递类诈骗犯罪时有发生,公安机关以案警示,总结了“双11”购物季常见骗术,提醒市民消费者做好识别,谨防落入骗子的圈套。

一要警惕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骗局骗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网购信息,冒充购物平台、快递客服来电、发送短信,称被害人购物订单异常或快递运输途中出现丢件、损坏或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等情况,需办理退款手续,甚至多倍赔偿。继而诱导被害人在虚假网页上填写银行卡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达到诈骗目的。

防范提示:银行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决不能在网上随意填写。正规的网购退款完全可以从交易平台返款到原支付渠道,不需要跳开平台去进行操作。

二要警惕虚假取件短信骗局。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的收件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模仿正规快递公司的短信模板发送虚假取件短信,诱导被害人下载指定软件并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通过这种方式,骗子可以实时监控被害人的手机操作,窃取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实施盗刷。

防范提示:收到快递取件短信后,不要急于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应通过快递公司的官方App、小程序或官网查询物流信息,核实包裹的真实情况。若接到自称客服要求缴费或取消服务的电话,一定是诈骗。

三要警惕虚假中奖、免单骗局。“双11”消费旺季,骗子经常利用中奖免单这一套路来实施诈骗,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骗取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和密码。或是当被害人想要求证中奖信息时,骗子会以缴纳“公证费”“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要求转账汇款,待钱骗到手后便拉黑删除。

防范提示:消费者收到这类信息后,一定要仔细甄别,求证。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务必谨慎,不要轻易汇款、转账;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短信链接,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不要轻信所谓“客服”“快递员”来电。如不幸被骗,须及时拨打110。

文字:苏振华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当心!网促旺季,珠海有人这样被骗6万元→
观海融媒 2025-10-31 12:59

今年“双11”促销季已经到来,骗子蠢蠢欲动,紧盯网购、快递等环节作祟,伺机坑害消费者。10月31日,记者从香洲公安分局反诈部门获悉,不久前,香洲一位刘姓消费者就遭遇此类骗局,原有的戒备心理竟被骗子轮番攻击,并最终破防。

据反诈民警介绍,这位刘女士是在家里看微信时掉入骗局的。起初,她通过手机上的广告页点击进入微信小店平台,在一家名为“xx内衣X口店”网购了内衣,并支付15.99元。

仅过去一天,刘女士就接到陌生电话,当时她有所戒备,说没有时间要做饭,就直接将电话挂掉了。

可没过一会儿,刘女士便又接到另一个陌生电话,说其网购的内衣在运输途中弄丢,可以通过保险理赔;刘女士觉得当中有蹊跷,于是再次挂断电话。

到了当天下午,刘女士接到第三个陌生电话,同样是关于网购内衣的事,对方称快递包裹到不了,可以申请理赔,并给她一个在线客服“申请理赔”的网址。这一次,刘女士竟选择相信了对方。

刘女士登录上述网址平台后,与对方共享了视频并刷脸,对方要求刘女士刷脸确认是否本人,说理赔退钱要报银行卡号,刘女士就报了工商银行卡号。这时,对方又说其工商银行卡没有开通网银进不去,在诱导下,刘女士又提供了两张建设银行卡号,对方以需要转账开通理赔功能为由,让刘女士在两张自己的建行卡之间互相转账。

接着,双方又说理赔平台人比较多,刘女士已经排第二号,如果接电话就会中断录音又要重新登录,于是让她耐心等待。当刘女士等待了半小时左右,对方直接挂断语音视频,这时,刘女士发现,两张建行卡里面的6万余元已经全部被转走。事后,刘女士向警方报案,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当前,涉网购、快递类诈骗犯罪时有发生,公安机关以案警示,总结了“双11”购物季常见骗术,提醒市民消费者做好识别,谨防落入骗子的圈套。

一要警惕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骗局骗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网购信息,冒充购物平台、快递客服来电、发送短信,称被害人购物订单异常或快递运输途中出现丢件、损坏或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等情况,需办理退款手续,甚至多倍赔偿。继而诱导被害人在虚假网页上填写银行卡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达到诈骗目的。

防范提示:银行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决不能在网上随意填写。正规的网购退款完全可以从交易平台返款到原支付渠道,不需要跳开平台去进行操作。

二要警惕虚假取件短信骗局。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的收件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模仿正规快递公司的短信模板发送虚假取件短信,诱导被害人下载指定软件并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通过这种方式,骗子可以实时监控被害人的手机操作,窃取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实施盗刷。

防范提示:收到快递取件短信后,不要急于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应通过快递公司的官方App、小程序或官网查询物流信息,核实包裹的真实情况。若接到自称客服要求缴费或取消服务的电话,一定是诈骗。

三要警惕虚假中奖、免单骗局。“双11”消费旺季,骗子经常利用中奖免单这一套路来实施诈骗,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骗取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和密码。或是当被害人想要求证中奖信息时,骗子会以缴纳“公证费”“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要求转账汇款,待钱骗到手后便拉黑删除。

防范提示:消费者收到这类信息后,一定要仔细甄别,求证。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务必谨慎,不要轻易汇款、转账;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短信链接,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不要轻信所谓“客服”“快递员”来电。如不幸被骗,须及时拨打110。

文字:苏振华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