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观察丨“防蹭穿”,衣服挂上“巨型吊牌”……电商生态诚信建设引热议

今年“双十一”期间,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网购回来的衣服吊牌比脸大”,“第一次看到巴掌大的标签”……“巨型吊牌防退货”话题也由此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近日,记者在珠海街头就此对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

“巨型吊牌”引消费者吐槽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我们买衣服肯定不是为了穿一次就退,但吊牌太大确实影响试穿感受,也不环保。”市民黄小姐则认为:“吊牌做大我可以理解,但希望它可以设计在衣服外面,而不是缝在领口内侧。”

这些因尺寸大、材质硬、颜色醒目被消费者“吐槽”的吊牌,据称是商家为了避免消费者穿着衣物外出后再申请退货的无奈举措。

电商商家、珠海市索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畅告诉记者,“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是线上平台对商家的要求,而“巨型吊牌”是商家为了防范部分消费者“恶意退货”的做法。“我们也不希望增加顾客的困扰,但确实有部分人利用规则,用完就退,让我们很受伤。”

除了巨型吊牌、防盗扣,部分消费者还利用AI技术修图,虚构商品破损等质量问题要求退款或索赔。“面对每日庞大的出货量,商家很难对每一起恶意退货、退款行为进行追责,维权成本与维权收益也不对等。”苏畅坦言,尽管平台会对多次恶意退货退款的用户ID进行监管,但注册新账号的成本极低,平台只靠账号监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北京大成(珠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倪浩博介绍,目前法律规定吊牌需要对商品成分、规格等信息进行明确标识,但没有对吊牌大小进行强制规定。倪浩博强调,提供虚假证据恶意退货的行为涉嫌违法,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电商生态诚信建设
需各方共同努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这一规定赋予了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的“后悔权”。

在倪浩博看来,网购的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是用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查验权的。“巨型吊牌”防退货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这个规则有漏洞,只是在实践中被少数人“钻了空子”。

在网络购物平台百花齐放的当下,平台在争夺消费者的激烈竞争中,在退换货机制设计上可能更倾向于保护消费者。如何让“七天无理由退货”既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又不让商家为少数人滥用规则买单,成为平台治理的重要课题。

倪浩博指出,平台应当承担更多责任,在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建立更加标准化、流程化的销售、购买与退换货规则,强化恶意退货惩戒。同时,商家在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时,还要充分考虑普通消费者的体验,避免因过度防御而损害诚信消费者的权益。

巨型吊牌热搜的背后,是电商生态诚信建设的迫切需求。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维护商家利益之间找到持久平衡,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电商生态。

文字:温泳珊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李梅容
民生新观察丨“防蹭穿”,衣服挂上“巨型吊牌”……电商生态诚信建设引热议
珠海特区报 2025-11-14 00:40

今年“双十一”期间,有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网购回来的衣服吊牌比脸大”,“第一次看到巴掌大的标签”……“巨型吊牌防退货”话题也由此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近日,记者在珠海街头就此对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

“巨型吊牌”引消费者吐槽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我们买衣服肯定不是为了穿一次就退,但吊牌太大确实影响试穿感受,也不环保。”市民黄小姐则认为:“吊牌做大我可以理解,但希望它可以设计在衣服外面,而不是缝在领口内侧。”

这些因尺寸大、材质硬、颜色醒目被消费者“吐槽”的吊牌,据称是商家为了避免消费者穿着衣物外出后再申请退货的无奈举措。

电商商家、珠海市索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畅告诉记者,“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是线上平台对商家的要求,而“巨型吊牌”是商家为了防范部分消费者“恶意退货”的做法。“我们也不希望增加顾客的困扰,但确实有部分人利用规则,用完就退,让我们很受伤。”

除了巨型吊牌、防盗扣,部分消费者还利用AI技术修图,虚构商品破损等质量问题要求退款或索赔。“面对每日庞大的出货量,商家很难对每一起恶意退货、退款行为进行追责,维权成本与维权收益也不对等。”苏畅坦言,尽管平台会对多次恶意退货退款的用户ID进行监管,但注册新账号的成本极低,平台只靠账号监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北京大成(珠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倪浩博介绍,目前法律规定吊牌需要对商品成分、规格等信息进行明确标识,但没有对吊牌大小进行强制规定。倪浩博强调,提供虚假证据恶意退货的行为涉嫌违法,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电商生态诚信建设
需各方共同努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这一规定赋予了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的“后悔权”。

在倪浩博看来,网购的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是用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查验权的。“巨型吊牌”防退货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这个规则有漏洞,只是在实践中被少数人“钻了空子”。

在网络购物平台百花齐放的当下,平台在争夺消费者的激烈竞争中,在退换货机制设计上可能更倾向于保护消费者。如何让“七天无理由退货”既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又不让商家为少数人滥用规则买单,成为平台治理的重要课题。

倪浩博指出,平台应当承担更多责任,在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建立更加标准化、流程化的销售、购买与退换货规则,强化恶意退货惩戒。同时,商家在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时,还要充分考虑普通消费者的体验,避免因过度防御而损害诚信消费者的权益。

巨型吊牌热搜的背后,是电商生态诚信建设的迫切需求。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维护商家利益之间找到持久平衡,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电商生态。

文字:温泳珊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