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刘剑飞
2025-11-24 01:23

起飞、悬停、穿越障碍、精准投送……11月21日至23日,珠海市技师学院校园上空上演着一场场精彩的“空中竞技”,2025年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在此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及澳门、横琴、省属院校的25支代表队、135名选手齐聚珠海,角逐总额30万元的赛事奖金。 (《珠海特区报》11月23日01版)

“空中比武”砺精兵
这场科技感十足的“空中比武”精彩纷呈,是一次新职业人才风采的集中展示。当前,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公安、测绘、交通等多个领域,也让各行各业对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量持续增大。本次大赛紧贴产业、行业发展趋势,职工创新组首次设立精准物流、消防应急和智慧城市等专业赛道,模拟应用场景与产业的结合度较高,考验的不仅是选手的操作专业性和精准度,更是飞行控制、路径规划、环境感知、应急处置等综合能力。选手们沉着冷静,规范操控、流畅飞行、精准检修,既展示了各自“上天入地”的精湛技艺,更推动了无人机技术与技能的有机融合。
这场“空中比武”为构建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的“强磁场”注入新活力。当前,“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抓好高技能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至关重要。此次赛事吸引澳门、横琴及广东省属院校广泛参与,并涌现出一批技术精湛、创新力强的“飞手”,这些正是未来支撑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这场“空中比武”将“以赛强技、赛教融合”贯穿始终。职业院校深度了解行业技术前沿与企业用人标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企业通过“现场选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持续做大无人机人才“蓄水池”,一方面要健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机制,通过开设“订单班”等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完善“新型学徒制”、入企即入校等机制,为无人机操控员自我提升打通上升通道。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师带徒,传帮带”,加快培养更多“低空经济”产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这场“空中比武”设立总额30万元的奖金,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技能、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活动必将激励更多无人机操控员以金牌选手为榜样,更好地勤学苦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走稳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飞起来”的新职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大赛看点在赛外
30万元重奖技能精英,奖励力度不可谓不大,重奖不仅体现了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未来低空经济的超前谋划和布局,更释放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智能装备,正深度融入物流、农业、测绘、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其广泛应用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为技能人才提供展示精湛技艺的舞台,更成为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桥梁。这场比赛既是对技能水平的实战检验,也是推动产业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可以有效激发广大青年投身无人机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热情,带动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投身低空经济新业态,这对产业发展和人才储备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比赛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广泛参与,澳门选派专家联合执裁,香港则派出专家观摩,充分体现出区域协同发展良好态势。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促进了无人机应用技术在大湾区的普及与提升,更为大湾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大赛平台,各地选手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共同提高,有助于推动无人机应用技术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进而提升大湾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层面而言,赛事已超越传统竞赛范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
因此,无人机比赛的最大看点不在于多少选手参赛,奖励了多少奖金,而在于粤港澳大湾区在低空经济发展上的深度融合与战略协同。这才是这次比赛的真正价值所在。

起飞、悬停、穿越障碍、精准投送……11月21日至23日,珠海市技师学院校园上空上演着一场场精彩的“空中竞技”,2025年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在此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及澳门、横琴、省属院校的25支代表队、135名选手齐聚珠海,角逐总额30万元的赛事奖金。 (《珠海特区报》11月23日01版)

“空中比武”砺精兵
这场科技感十足的“空中比武”精彩纷呈,是一次新职业人才风采的集中展示。当前,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公安、测绘、交通等多个领域,也让各行各业对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量持续增大。本次大赛紧贴产业、行业发展趋势,职工创新组首次设立精准物流、消防应急和智慧城市等专业赛道,模拟应用场景与产业的结合度较高,考验的不仅是选手的操作专业性和精准度,更是飞行控制、路径规划、环境感知、应急处置等综合能力。选手们沉着冷静,规范操控、流畅飞行、精准检修,既展示了各自“上天入地”的精湛技艺,更推动了无人机技术与技能的有机融合。
这场“空中比武”为构建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的“强磁场”注入新活力。当前,“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抓好高技能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至关重要。此次赛事吸引澳门、横琴及广东省属院校广泛参与,并涌现出一批技术精湛、创新力强的“飞手”,这些正是未来支撑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这场“空中比武”将“以赛强技、赛教融合”贯穿始终。职业院校深度了解行业技术前沿与企业用人标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企业通过“现场选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持续做大无人机人才“蓄水池”,一方面要健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机制,通过开设“订单班”等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完善“新型学徒制”、入企即入校等机制,为无人机操控员自我提升打通上升通道。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师带徒,传帮带”,加快培养更多“低空经济”产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这场“空中比武”设立总额30万元的奖金,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技能、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活动必将激励更多无人机操控员以金牌选手为榜样,更好地勤学苦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走稳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飞起来”的新职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大赛看点在赛外
30万元重奖技能精英,奖励力度不可谓不大,重奖不仅体现了对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未来低空经济的超前谋划和布局,更释放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智能装备,正深度融入物流、农业、测绘、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其广泛应用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为技能人才提供展示精湛技艺的舞台,更成为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桥梁。这场比赛既是对技能水平的实战检验,也是推动产业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可以有效激发广大青年投身无人机技术学习与创新的热情,带动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投身低空经济新业态,这对产业发展和人才储备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比赛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广泛参与,澳门选派专家联合执裁,香港则派出专家观摩,充分体现出区域协同发展良好态势。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促进了无人机应用技术在大湾区的普及与提升,更为大湾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大赛平台,各地选手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共同提高,有助于推动无人机应用技术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进而提升大湾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个层面而言,赛事已超越传统竞赛范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
因此,无人机比赛的最大看点不在于多少选手参赛,奖励了多少奖金,而在于粤港澳大湾区在低空经济发展上的深度融合与战略协同。这才是这次比赛的真正价值所在。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