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厅公示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示范校名单,共评选出省级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校40所。根据名单,珠海市拟被评选为省级示范区,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市实验中学2所学校拟入选省级示范校。
珠海凭借什么喜提“新名片”?两所示范校下了哪些“真功夫”?珠海如何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11月17日,记者采访了珠海市教育局及上述两所学校,探寻殊荣背后的故事。
珠海一中:“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形成“创美育人”课程体系
探索育人新思路。珠海市第一中学提出“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理念,以构建新课程体系为核心,创设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质普通高中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素质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够涵养终身的财富。
学校开发了由科技、艺术等板块组成的特色实践课程,以心育、修身、生涯指导为特色的德育课程,以及学生社团活动自主发展课程,形成了各方面素质均衡、架构合理、丰富多样的“创美育人”课程体系。
今年4月,珠海一中邀请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实验学校、佛山市第一中学、中山纪念中学等省内名校9大学科的骨干教师,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深度学习课堂”为主题,探索课堂构建方式,精彩演绎教学魅力。
教育教学创新,离不开经验交流带来的思想碰撞。珠海一中多次联合其他地市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同讲一堂课、名教师点评等方式交流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为进一步提升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的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学校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记者了解到,该校每学年的校内大型活动都由学生自主主办,校园社团和兴趣小组达60个。
珠海市实验中学:开设课程种类丰富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作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该校科学建构“7+1+1”课程体系,也就是每天有7节课为国家必修课程,1节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节为自主学习课程。同时,开设近百门异彩纷呈的校本课程,内容涉及语言、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深受学生喜爱,十分“抢手”。社团活动类、综合实践类、学科拓展类、艺术教育类、体育教育类、科技创新类课程等品牌课程也十分亮眼。
除此之外,该校还形成了“以传统文化润泽善美人生的国学教育”“以惜福感恩为主线的民族团结教育”“以优化学习过程为目的的智慧课堂教育”三大特色课程体系,在省市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
该校打破“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且富有活力的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和理论总结。同时,坚持开放创新、协同育人的理念,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还与知名科技创新型企业合作建设了创客基地,开展STEAM项目式学习研究,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在课堂之余,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科技节、体艺节等大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释放自我,从而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
市教育局:创设“同课同构”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明珠”闪耀课堂
近年来,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创设了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就是立足本土开发的“同课同构”课堂教学模式。一线教师纷纷尝试并进行课堂实践,为专业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口。如今,这种教学模式已沿用至第六年,开展近千个活动,该课堂模式在结对帮扶及师徒结对等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变革教学模式,为的是打造活力高效课堂。今年3月,由珠海市教育局主导、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承办的“明珠课堂”改革实验活动拉开帷幕。“明珠课堂”是对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手段、改革教学管理、重塑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整合,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匹配、珠海地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模式。“明珠课堂”开展以来,各校教师不断调整、优化课堂,获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我市建立了多个教育科研工作基地,为打造优秀的教研队伍再“加码”。未来,我市还将推动“实验课堂、示范课堂、学术课堂”的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在教学研究、教育国际化研究、教育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近日,省教育厅公示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示范校名单,共评选出省级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校40所。根据名单,珠海市拟被评选为省级示范区,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市实验中学2所学校拟入选省级示范校。
珠海凭借什么喜提“新名片”?两所示范校下了哪些“真功夫”?珠海如何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11月17日,记者采访了珠海市教育局及上述两所学校,探寻殊荣背后的故事。
珠海一中:“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形成“创美育人”课程体系
探索育人新思路。珠海市第一中学提出“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理念,以构建新课程体系为核心,创设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质普通高中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素质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够涵养终身的财富。
学校开发了由科技、艺术等板块组成的特色实践课程,以心育、修身、生涯指导为特色的德育课程,以及学生社团活动自主发展课程,形成了各方面素质均衡、架构合理、丰富多样的“创美育人”课程体系。
今年4月,珠海一中邀请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实验学校、佛山市第一中学、中山纪念中学等省内名校9大学科的骨干教师,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深度学习课堂”为主题,探索课堂构建方式,精彩演绎教学魅力。
教育教学创新,离不开经验交流带来的思想碰撞。珠海一中多次联合其他地市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同讲一堂课、名教师点评等方式交流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为进一步提升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的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学校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记者了解到,该校每学年的校内大型活动都由学生自主主办,校园社团和兴趣小组达60个。
珠海市实验中学:开设课程种类丰富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作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该校科学建构“7+1+1”课程体系,也就是每天有7节课为国家必修课程,1节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节为自主学习课程。同时,开设近百门异彩纷呈的校本课程,内容涉及语言、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深受学生喜爱,十分“抢手”。社团活动类、综合实践类、学科拓展类、艺术教育类、体育教育类、科技创新类课程等品牌课程也十分亮眼。
除此之外,该校还形成了“以传统文化润泽善美人生的国学教育”“以惜福感恩为主线的民族团结教育”“以优化学习过程为目的的智慧课堂教育”三大特色课程体系,在省市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
该校打破“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且富有活力的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程教学改革经验和理论总结。同时,坚持开放创新、协同育人的理念,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还与知名科技创新型企业合作建设了创客基地,开展STEAM项目式学习研究,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在课堂之余,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科技节、体艺节等大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释放自我,从而获得更强的学习动力。
市教育局:创设“同课同构”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明珠”闪耀课堂
近年来,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创设了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就是立足本土开发的“同课同构”课堂教学模式。一线教师纷纷尝试并进行课堂实践,为专业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口。如今,这种教学模式已沿用至第六年,开展近千个活动,该课堂模式在结对帮扶及师徒结对等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变革教学模式,为的是打造活力高效课堂。今年3月,由珠海市教育局主导、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承办的“明珠课堂”改革实验活动拉开帷幕。“明珠课堂”是对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手段、改革教学管理、重塑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整合,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匹配、珠海地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模式。“明珠课堂”开展以来,各校教师不断调整、优化课堂,获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我市建立了多个教育科研工作基地,为打造优秀的教研队伍再“加码”。未来,我市还将推动“实验课堂、示范课堂、学术课堂”的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在教学研究、教育国际化研究、教育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