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前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7%

近日,金湾区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1-5月金湾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今年前5个月,金湾区以“产业第一、项目为王”为总抓手,金湾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经济大盘,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升,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1-5月,金湾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8.63亿元,占全市的46.2%,同比增长10.7%。其中,仅5月单月金湾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3.09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57亿元,同比增长10.8%。

金湾区航空新城。

工业生产支撑有力:

“5+2+N”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小升规与新增产能成效显著

珠海科技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何练告诉记者,用电量作为实物量,是观察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1-5月金湾区全社会用电量31.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占全市全社会用电量比重3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为25.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占金湾区全社会用电量比重82.6%,主导着全社会用电量运行态势。

“用电量在逆势保持了正增长,可见金湾区在上半年全国多地疫情散发、多发、突发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何练说。

打开金湾区今年1-5月工业经济运行图,另一条逆势增长的曲线跃然眼前:1-5月,金湾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8.63亿元,占全市的46.2%,同比增长10.7%,其中5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3.09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2.31亿元,占全市的42.3%,同比增长9.6%,其中5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57亿元,同比增长10.8%。

“制造业是金湾区的优势所在,在‘产业第一’发展理念下,金湾区更应该把握和扩大自身优势。”珠海科技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志刚向记者分析道。

今年以来,金湾区相继出台了“产业第一”相关工作实施意见、“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方案等文件,将坚持“工业立区、智造强区”的目标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勾勒“5+2+N”现代产业体系跨越式发展的“路线图”,设立“十四五”期间全区工业倍增“时间表”。

“5+2+N”现代产业体系指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主阵地,以通用飞机研发制造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和以海洋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海洋经济。

1-5月,金湾区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集成电路分别实现增加值31.50亿元、73.41亿元、22.62亿元、7.91亿元、3.98亿元,同比增长7.7%、16.8%、161.7%、10.7%、98.3%;两大优势产业集群临空装备、临海装备(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分别实现增加值0.89亿元、6.80亿元,同比增长20.5%、31.6%。

“在‘产业第一’的发展理念下,金湾区重点企业开局良好,工业企业‘小升规’与新投产企业成效显著,为全区工业立区、智造强区,积极构建‘5+2+N’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的活力。”金湾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5月,金湾区排名前60的重点工业企业有47家实现正增长,完成工业产值786.61亿元,同比增长22.3%,而1-5月末,金湾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5家,较2021年底净增64家,其中“小升规”56家,新投产5家,外地转入3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反映的是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而工业投资则更多的是投资未来。

1-5月,金湾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7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71.90亿元,同比增长23.6%,占全市工业投资的45.6%,拉动金湾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

景旺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数据背后是大型工业项目引领工业投资跑出“提前量”。广东珠海LNG扩建项目二期工程项目、珠海格力高端智能电器(高栏)产业园项目、高景年产50GW太阳能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珠海兴科半导体有限公司集成电路封装基板项目、富威尔年产20万吨低熔点聚酯纤维、10万吨高弹力低熔点纤维项目、景旺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项目等大型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36.40亿元,拉动工业投资增长52.9个百分点。

此外,金湾区技改投资24.82亿元,同比增长146.2%,占全市技改投资的50.9%。

据何练观察,随着一些新项目的建设投资进度不断加快,展望今年下半年,金湾区工业投资量预计会不断增长。

高景年产50GW太阳能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

多项数据全市第一:

市场销售好于预期 外贸进出口持续扩大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第一动力,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压舱石”的关键基础作用。

数据足以佐证今年以来金湾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和成效:1-5月,金湾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6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位居全市各区第一。

“随着‘四大中心’相继落成,金湾区‘新城市中心’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同时,依托港、产、城融合,越来越多中高收入群体定居金湾,这些都将助力金湾消费升级。”何练分析认为。

金湾区统计局相关人士指出,金湾华发商都和正光广场开业后促进周边消费提升,而金湾宝龙城预计将于年底前开业,另外贡献较大的美满车城今年将引入10家4S店,预计下半年开始将对金湾区消费作出较大贡献。

尽管受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等因素影响,但今年1-5月金湾区外贸进出口仍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其中,贸易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排名均在全市各区第一。

金湾区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做大进出口业务,巨涛石油、龙华石油和三一重工等企业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全区1-5月完成外贸进出口额357.83亿元,同比增长10.1%,较一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全年预计可完成外贸进出口额约813.2亿元,同比增长2.6%。

在王志刚看来,金湾区发展空间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大湾区的投资热土之一,对外资充满吸引力。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今年1-5月,金湾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25家,同比增长92.3%。随着艾肯(中国)厨卫、南光置业、南光锦湾、南光濠江等一批外资项目注资到位,金湾区1-5月实际利用外资实现高位增长,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8052万美元,同比增长645.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可达到140%以上的高速增长。

文字:蒋毅槿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金湾区:前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7%
珠海特区报 2022-07-05 11:25

近日,金湾区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1-5月金湾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今年前5个月,金湾区以“产业第一、项目为王”为总抓手,金湾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经济大盘,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升,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1-5月,金湾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8.63亿元,占全市的46.2%,同比增长10.7%。其中,仅5月单月金湾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3.09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57亿元,同比增长10.8%。

金湾区航空新城。

工业生产支撑有力:

“5+2+N”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小升规与新增产能成效显著

珠海科技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何练告诉记者,用电量作为实物量,是观察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1-5月金湾区全社会用电量31.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占全市全社会用电量比重3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为25.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占金湾区全社会用电量比重82.6%,主导着全社会用电量运行态势。

“用电量在逆势保持了正增长,可见金湾区在上半年全国多地疫情散发、多发、突发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何练说。

打开金湾区今年1-5月工业经济运行图,另一条逆势增长的曲线跃然眼前:1-5月,金湾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68.63亿元,占全市的46.2%,同比增长10.7%,其中5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3.09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2.31亿元,占全市的42.3%,同比增长9.6%,其中5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57亿元,同比增长10.8%。

“制造业是金湾区的优势所在,在‘产业第一’发展理念下,金湾区更应该把握和扩大自身优势。”珠海科技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志刚向记者分析道。

今年以来,金湾区相继出台了“产业第一”相关工作实施意见、“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方案等文件,将坚持“工业立区、智造强区”的目标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勾勒“5+2+N”现代产业体系跨越式发展的“路线图”,设立“十四五”期间全区工业倍增“时间表”。

“5+2+N”现代产业体系指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主阵地,以通用飞机研发制造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和以海洋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海洋经济。

1-5月,金湾区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集成电路分别实现增加值31.50亿元、73.41亿元、22.62亿元、7.91亿元、3.98亿元,同比增长7.7%、16.8%、161.7%、10.7%、98.3%;两大优势产业集群临空装备、临海装备(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分别实现增加值0.89亿元、6.80亿元,同比增长20.5%、31.6%。

“在‘产业第一’的发展理念下,金湾区重点企业开局良好,工业企业‘小升规’与新投产企业成效显著,为全区工业立区、智造强区,积极构建‘5+2+N’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的活力。”金湾区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5月,金湾区排名前60的重点工业企业有47家实现正增长,完成工业产值786.61亿元,同比增长22.3%,而1-5月末,金湾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5家,较2021年底净增64家,其中“小升规”56家,新投产5家,外地转入3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反映的是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而工业投资则更多的是投资未来。

1-5月,金湾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7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71.90亿元,同比增长23.6%,占全市工业投资的45.6%,拉动金湾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

景旺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数据背后是大型工业项目引领工业投资跑出“提前量”。广东珠海LNG扩建项目二期工程项目、珠海格力高端智能电器(高栏)产业园项目、高景年产50GW太阳能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珠海兴科半导体有限公司集成电路封装基板项目、富威尔年产20万吨低熔点聚酯纤维、10万吨高弹力低熔点纤维项目、景旺电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项目等大型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36.40亿元,拉动工业投资增长52.9个百分点。

此外,金湾区技改投资24.82亿元,同比增长146.2%,占全市技改投资的50.9%。

据何练观察,随着一些新项目的建设投资进度不断加快,展望今年下半年,金湾区工业投资量预计会不断增长。

高景年产50GW太阳能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

多项数据全市第一:

市场销售好于预期 外贸进出口持续扩大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第一动力,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压舱石”的关键基础作用。

数据足以佐证今年以来金湾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和成效:1-5月,金湾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6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位居全市各区第一。

“随着‘四大中心’相继落成,金湾区‘新城市中心’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同时,依托港、产、城融合,越来越多中高收入群体定居金湾,这些都将助力金湾消费升级。”何练分析认为。

金湾区统计局相关人士指出,金湾华发商都和正光广场开业后促进周边消费提升,而金湾宝龙城预计将于年底前开业,另外贡献较大的美满车城今年将引入10家4S店,预计下半年开始将对金湾区消费作出较大贡献。

尽管受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等因素影响,但今年1-5月金湾区外贸进出口仍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其中,贸易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排名均在全市各区第一。

金湾区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做大进出口业务,巨涛石油、龙华石油和三一重工等企业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全区1-5月完成外贸进出口额357.83亿元,同比增长10.1%,较一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全年预计可完成外贸进出口额约813.2亿元,同比增长2.6%。

在王志刚看来,金湾区发展空间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大湾区的投资热土之一,对外资充满吸引力。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今年1-5月,金湾区累计设立外资企业25家,同比增长92.3%。随着艾肯(中国)厨卫、南光置业、南光锦湾、南光濠江等一批外资项目注资到位,金湾区1-5月实际利用外资实现高位增长,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8052万美元,同比增长645.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可达到140%以上的高速增长。

文字:蒋毅槿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