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天气潮湿闷热,野生蘑菇大量生长,采食野生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日前,珠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采食野生蘑菇有较大的中毒、甚至死亡的风险,请勿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不要轻易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
肉眼可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吗?
颜色鲜艳的或长得好看的蘑菇有毒、生虫的蘑菇没有毒,能使银器、大蒜、大米等变色的蘑菇有毒,流汁液的蘑菇有毒……不少市民自信地拍胸脯称,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辨别毒蘑菇的“有效方法”。
“以上这些辨别方法统统没有科学依据!”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所副所长朱婷婷介绍,很多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菇外形相似,通常难以辨别。而且,在野外有毒蘑菇经常与无毒蘑菇生长在一起,无毒蘑菇容易沾染毒蘑菇的菌丝,因此,即使采对了无毒蘑菇,仍然有中毒的风险。
朱婷婷称,鉴别蘑菇是否有毒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还要借助一些仪器设备,市民朋友千万不要以自己道听途说的方法来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切勿以身试毒!
野生蘑菇中毒会出现什么症状?
据介绍,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一般最短10分钟、最长6~12小时后发病。
朱婷婷特别强调,毒蘑菇中毒后要注意“假愈期”,有些病人经过治疗,症状好转几天后病情会再迅速恶化,损害肝、肾等。因此,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或消失时,最好留在医院再观察一段时间,病情稳定后再出院。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通常较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蘑菇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重要手段!”朱婷婷建议,不要轻信民间或网络流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不要购买市场上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对于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最后,朱婷婷提醒广大市民,如果进食蘑菇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或精神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进食史,将蘑菇照片或剩余的蘑菇带到医院,以便医生尽快找出中毒原因并对症治疗。

近期,我市天气潮湿闷热,野生蘑菇大量生长,采食野生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日前,珠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采食野生蘑菇有较大的中毒、甚至死亡的风险,请勿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不要轻易购买来源不明的蘑菇!
肉眼可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吗?
颜色鲜艳的或长得好看的蘑菇有毒、生虫的蘑菇没有毒,能使银器、大蒜、大米等变色的蘑菇有毒,流汁液的蘑菇有毒……不少市民自信地拍胸脯称,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辨别毒蘑菇的“有效方法”。
“以上这些辨别方法统统没有科学依据!”市疾控中心食品卫生所副所长朱婷婷介绍,很多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菇外形相似,通常难以辨别。而且,在野外有毒蘑菇经常与无毒蘑菇生长在一起,无毒蘑菇容易沾染毒蘑菇的菌丝,因此,即使采对了无毒蘑菇,仍然有中毒的风险。
朱婷婷称,鉴别蘑菇是否有毒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还要借助一些仪器设备,市民朋友千万不要以自己道听途说的方法来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切勿以身试毒!
野生蘑菇中毒会出现什么症状?
据介绍,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一般最短10分钟、最长6~12小时后发病。
朱婷婷特别强调,毒蘑菇中毒后要注意“假愈期”,有些病人经过治疗,症状好转几天后病情会再迅速恶化,损害肝、肾等。因此,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或消失时,最好留在医院再观察一段时间,病情稳定后再出院。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通常较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不采、不买、不卖、不吃野生蘑菇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重要手段!”朱婷婷建议,不要轻信民间或网络流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要轻易采食野生蘑菇,不要购买市场上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对于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最后,朱婷婷提醒广大市民,如果进食蘑菇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或精神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进食史,将蘑菇照片或剩余的蘑菇带到医院,以便医生尽快找出中毒原因并对症治疗。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