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面孔丨张满洪:掌舵40年,一心传承龙舟文化

【人物印象】今年67岁的张满洪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也是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理事长、舵手。像他的名字一样,“满”与“洪”,预示了他与水有缘。张满洪做过澳门水警稽查队蛙人队的队长,获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澳门火炬手,雾海救人获颁澳门特别行政区英勇奖章。在40年的舵手生涯中,张满洪带队5次参加斗门龙舟赛;参加过全程76千米的宜昌三峡潮国际龙舟拉力赛;参加过零下30度的大庆迎新年冰上龙舟邀请赛……从大江南北到境外赛场,张满洪持续参与龙舟竞技,广结友谊,积极传承弘扬龙舟文化精神。

水波荡漾争上游,龙舟竞发靠舵手。今天,2023年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斗门龙舟邀请赛在黄杨河震撼上演。

粤港澳文脉相亲、人文相近,赛龙舟在大湾区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作为参赛队伍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的舵手张满洪表示,“斗门龙舟邀请赛,我们是第5年参加了。参赛队员来自澳门各行各业,大家重在参与,享受龙舟运动乐趣;另外还要培育新人,传承龙舟文化精神。”

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在澳门集训。

张满洪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从小随父母生活在海边一带,与渔船、大海为伴。

年少时,张满洪就很喜欢看龙舟比赛,入职澳门水警稽查队(今澳门海关)后遂代表海关队参加端午节龙舟赛。与水为邻,加上又是游泳高手,水感极佳,张满洪做了龙舟队的舵手。

年轻时的张满洪。

大海航行靠舵手。龙舟前进同样要靠舵手。“舵手的角色比较重要,掌管着行进方向,影响整个比赛,要做到眼观六路、临危不惧。”张满洪说,没想到做舵手一做就是40年。

40年的舵手生涯中,龙舟文化特有的内涵,如举桨齐发、劈波斩浪、力争上游等,已经深深地刻进了张满洪的脑海中;而一些亲历赛事,更令人难以忘怀。

张满洪在比赛中掌舵。

2001年4月,张满洪带领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参加中国宜昌三峡潮国际龙舟拉力赛。赛事在长江三峡举办,全程76千米。张满洪介绍,按照安排,中午时分停赛期间,聚拢在一艘大船上吃午饭,午休后继续比赛,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用时7个小时完成了赛事,获得由赛事组委会颁发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

龙舟赛不仅在水上举行,还可以在冰上开赛,龙舟文化在冰天雪地同样也可以发扬光大。

龙的传人“滑”龙舟,赏冰乐雪中国年。2020年元旦,“龙腾百湖”大庆第二届迎新年冰上龙舟邀请赛举行。获邀参加的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第一次在冰上“滑”龙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日气温低至零下30度,张满洪和队员们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胡子眉毛都结了一层白霜。“在龙舟的底部安装了类似于‘冰刀’的设备,便于在冰面上滑行。”张满洪坦言,和在水中不同,冰上龙舟起步很困难,但滑起来就挺快的,更需要考验舵手的技术,毕竟太滑了。”张满洪介绍说,经过顽强拼搏,龙舟会获得了全场总成绩第17名,“龙的传人一家亲,队员们都很开心。”

2020年,张满洪带队参加的大庆市冰上龙舟比赛。

谈起来斗门参加龙舟赛,张满洪坦言,黄杨河一河两岸的环境越来越好,可以说一年一个样,绿水青山,城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我们都会提前一天到,除了熟悉环境,还在傍晚和清晨沿着西堤路散步,或是品尝斗门美食。”

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在澳门集训。

“我们去外地参加完比赛,都会专门拿出时间走一走看一看,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张满洪表示,记得大庆迎新年冰上龙舟邀请赛结束后,队员们还担当了澳门亲善使团的角色,除了介绍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邀请各地健儿到澳门旅游观光。

张满洪带队前往各地参加比赛。

说起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的由来,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群热爱龙舟运动的澳门居民自发组成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其宗旨是参与并推动澳门的龙舟文化,并持续参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龙舟竞技,广结友谊,至今已经有150名业余队员。

热爱,让人克服困难、充满活力。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多是在澳门南湾湖水上活动中心,与其他龙舟队分水域、分时段训练。“不少队员都需要轮班,训练只能安排在周末或傍晚时分。”张满洪介绍,训练过程可谓有苦有乐。由于时间紧迫,很多队员下班后,从水坑尾一路跑步前往训练中心;有时候也被安排在正午烈日当空的时间段训练,酷暑难耐、汗流浃背。

但龙舟带来更多的是乐事。“除了享受比赛,不同行业的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成为知心好友,一些老队员坚持训练,老毛病不药而愈。”张满洪说,鉴于他在龙舟运动方面的出色表现,他成功通过选拔,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澳门火炬手之一,手持火炬在嘉乐庇总督大桥(多称为旧大桥)上进行传递,“那一刻,感觉无比激动和光荣。”

不仅如此,张满洪1983年入职澳门水警稽查队(今澳门海关)蛙人队,过人的泳术让他成为蛙人队队长。凭借2010年的雾海救人事件,张满洪还获颁澳门特别行政区英勇奖章。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文单 周晓晴 责任编辑:宋显晖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今日面孔丨张满洪:掌舵40年,一心传承龙舟文化

【人物印象】今年67岁的张满洪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也是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理事长、舵手。像他的名字一样,“满”与“洪”,预示了他与水有缘。张满洪做过澳门水警稽查队蛙人队的队长,获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澳门火炬手,雾海救人获颁澳门特别行政区英勇奖章。在40年的舵手生涯中,张满洪带队5次参加斗门龙舟赛;参加过全程76千米的宜昌三峡潮国际龙舟拉力赛;参加过零下30度的大庆迎新年冰上龙舟邀请赛……从大江南北到境外赛场,张满洪持续参与龙舟竞技,广结友谊,积极传承弘扬龙舟文化精神。

水波荡漾争上游,龙舟竞发靠舵手。今天,2023年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斗门龙舟邀请赛在黄杨河震撼上演。

粤港澳文脉相亲、人文相近,赛龙舟在大湾区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作为参赛队伍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的舵手张满洪表示,“斗门龙舟邀请赛,我们是第5年参加了。参赛队员来自澳门各行各业,大家重在参与,享受龙舟运动乐趣;另外还要培育新人,传承龙舟文化精神。”

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在澳门集训。

张满洪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从小随父母生活在海边一带,与渔船、大海为伴。

年少时,张满洪就很喜欢看龙舟比赛,入职澳门水警稽查队(今澳门海关)后遂代表海关队参加端午节龙舟赛。与水为邻,加上又是游泳高手,水感极佳,张满洪做了龙舟队的舵手。

年轻时的张满洪。

大海航行靠舵手。龙舟前进同样要靠舵手。“舵手的角色比较重要,掌管着行进方向,影响整个比赛,要做到眼观六路、临危不惧。”张满洪说,没想到做舵手一做就是40年。

40年的舵手生涯中,龙舟文化特有的内涵,如举桨齐发、劈波斩浪、力争上游等,已经深深地刻进了张满洪的脑海中;而一些亲历赛事,更令人难以忘怀。

张满洪在比赛中掌舵。

2001年4月,张满洪带领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参加中国宜昌三峡潮国际龙舟拉力赛。赛事在长江三峡举办,全程76千米。张满洪介绍,按照安排,中午时分停赛期间,聚拢在一艘大船上吃午饭,午休后继续比赛,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用时7个小时完成了赛事,获得由赛事组委会颁发的世界吉尼斯纪录证书。

龙舟赛不仅在水上举行,还可以在冰上开赛,龙舟文化在冰天雪地同样也可以发扬光大。

龙的传人“滑”龙舟,赏冰乐雪中国年。2020年元旦,“龙腾百湖”大庆第二届迎新年冰上龙舟邀请赛举行。获邀参加的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第一次在冰上“滑”龙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日气温低至零下30度,张满洪和队员们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胡子眉毛都结了一层白霜。“在龙舟的底部安装了类似于‘冰刀’的设备,便于在冰面上滑行。”张满洪坦言,和在水中不同,冰上龙舟起步很困难,但滑起来就挺快的,更需要考验舵手的技术,毕竟太滑了。”张满洪介绍说,经过顽强拼搏,龙舟会获得了全场总成绩第17名,“龙的传人一家亲,队员们都很开心。”

2020年,张满洪带队参加的大庆市冰上龙舟比赛。

谈起来斗门参加龙舟赛,张满洪坦言,黄杨河一河两岸的环境越来越好,可以说一年一个样,绿水青山,城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我们都会提前一天到,除了熟悉环境,还在傍晚和清晨沿着西堤路散步,或是品尝斗门美食。”

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在澳门集训。

“我们去外地参加完比赛,都会专门拿出时间走一走看一看,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张满洪表示,记得大庆迎新年冰上龙舟邀请赛结束后,队员们还担当了澳门亲善使团的角色,除了介绍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邀请各地健儿到澳门旅游观光。

张满洪带队前往各地参加比赛。

说起澳门自由龙龙舟会的由来,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群热爱龙舟运动的澳门居民自发组成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其宗旨是参与并推动澳门的龙舟文化,并持续参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龙舟竞技,广结友谊,至今已经有150名业余队员。

热爱,让人克服困难、充满活力。澳门自由龙龙舟会多是在澳门南湾湖水上活动中心,与其他龙舟队分水域、分时段训练。“不少队员都需要轮班,训练只能安排在周末或傍晚时分。”张满洪介绍,训练过程可谓有苦有乐。由于时间紧迫,很多队员下班后,从水坑尾一路跑步前往训练中心;有时候也被安排在正午烈日当空的时间段训练,酷暑难耐、汗流浃背。

但龙舟带来更多的是乐事。“除了享受比赛,不同行业的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成为知心好友,一些老队员坚持训练,老毛病不药而愈。”张满洪说,鉴于他在龙舟运动方面的出色表现,他成功通过选拔,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澳门火炬手之一,手持火炬在嘉乐庇总督大桥(多称为旧大桥)上进行传递,“那一刻,感觉无比激动和光荣。”

不仅如此,张满洪1983年入职澳门水警稽查队(今澳门海关)蛙人队,过人的泳术让他成为蛙人队队长。凭借2010年的雾海救人事件,张满洪还获颁澳门特别行政区英勇奖章。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张文单 周晓晴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