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三月芳菲盛,正是岭南醉人时。
3月16日,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西安交通大学珠海校友会研讨会活动在珠海举行,近百名校友相聚一堂,与来自母校的专家学者、兄弟校友会代表展开热烈交流,碰撞智慧火花。

“培育新质生产力,大湾区如何破局?”“瞄准‘人工智能+’,珠海有哪些优势?”“助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校友会如何发挥平台优势?”……在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互动交流等一系列环节中,西安交大校友、琶洲实验室(黄埔)主任助理、教授张海,西安交大校友关系发展部副主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康永锋,西安交大校友、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席总裁陈建福,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燕金元等业界知名大咖聚焦热点话题,纷纷登台开讲。


长安三万里,湾区再出发!这是珠海这颗湾区明珠与西安交大这所百年名校的“双向奔赴”,更是一座开放之城、机遇之城、未来之城,与高校谋创新、与人才共成长、与企业同奋斗,携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又一页灿烂篇章。
激励校友乘势而上,助力高质量发展
春风拂面,华章日新。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牢牢占据两会热词“C位”的当数“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咐,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今年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首位。
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科学研究生力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必将催生厚植新质生产力的沃土。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安交大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自2017年3月成立以来,致力推动搭建校友、母校、校友会及政府、企业之间的资源链接、互助交流合作发展平台,全力赋能校友发展,支持西安交大招生就业及相关工作开展,助力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有我们众多的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得也非常出色。”在视频致辞中,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珠海的区位优势、发展势能也愈发凸显。他寄语广大校友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携手并进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中坚力量。
“如今,我们校友会在珠海以及香港、澳门、中山、江门等大湾区城市汇聚了超过500名校友。”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会长、珠海镇东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其平介绍说,诸多校友企业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例如深耕血液净化和健康监测业务的知名上市企业——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空调压缩机电机绝缘配件制造商——珠海昊天绝缘技术有限公司、国内物联网射频识别和汽车电子安全应答芯片领域的创新标杆——珠海晶通科技有限公司等。

“我们期待能充分依托西安交大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校友资源,立足珠海建立综合创新创业扶持平台,更好地支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点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赵其平表示。
聚焦“人工智能+”,论道新质生产力
文本指令生成视频、智能工厂开足马力、智能制造“硬核”高效……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创新涌动,进势如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成果显著,此次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也是为了进一步发挥西安交大的校友资源和学术优势,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征程上,展现西安交大人风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能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我从事的医疗器械行业为例,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智能化诊疗设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也希望它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交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马建华表示,希望推动更多以宝莱特为代表的珠海生物医药领域校友企业,与学校团队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副会长、珠海晶通科技总经理吴欣延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发展空间非常广阔,而珠海在布局这一前沿技术方面拥有着自身优势,特别是多年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PCB等产业方面形成了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依靠集成电路以及快速算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芯片的快速设计,进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对珠海相关产业发展会带来很大助力。”吴欣延表示。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起了主导作用,让我们摆脱传统经济增长路径。”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执行会长、华盛人和资本天使投资人王洪魁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前提。他举例道,“像我们投资的一家做语音合成大模型的公司,员工只有三个人,但去年净利润有两三百万元,这可以说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他看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一方面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更重要的是系统性重构产业体系、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瞄准新兴产业优势,发掘珠海多重机遇
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良的营商环境、齐备的科创体系,以及活跃的创新市场和人才吸引力,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鲜明的标签之一。作为大湾区重要极点城市,珠海又如何在技术突破、要素创新、产业升级中拨动自身“命运的齿轮”?
“我来到珠海三十年,在这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珠海不仅是一个宜居的城市,也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城市。我们珠海校友只有几百人,但是亲自创办或者深度参与的上市公司就有五六家,估计在未来几年内还会有不少,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在珠海创业三十载的燕金元现场提到了一组“含金量”“含新量”十足的数据——这意味着平均不到100名珠海校友中,就关联着一家上市公司。

在本次活动期间,由西安交大专家学者10人组成的调研组还深入珠海高新区开展主题调研,走访宝莱特、晶通科技、许继电气等由西安交大校友担任主要负责人的企业,积极探讨如何构建政府、学校和校友企业三者之间的创新生态系统。据了解,早在2022年12月,西安交大等20家高校加入珠海高新区高校校友联盟,定期组织开展产业论坛、技术交流、商务考察、招商推介等交流活动,推动高校资源落地转化,优质项目落地生根。
如今,珠海正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加快建设“云上智城”、打造“天空之城”。在研讨过程中,与会嘉宾也一致认为,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广泛应用,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强化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离不开金融活水灌溉。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中信银行珠海分行负责人围绕珠海重点产业方向,推介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着力打通服务科技产业“最后一公里”,令与会校友倍感振奋。

“人工智能要走进千万家,关键是落地,要提供充分的应用场景。”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理事,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洪伟认为,珠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企业一直以来有着成果转化快、落地能力强的优势。“希望珠海继续发挥这方面的强项,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场景创新,在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过程中,也将带动珠海经济向‘新’而行。”黄洪伟表示。
遥想195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交通大学由上海内迁西安的决定。学校师生响应号召,孕育和形成了伟大的西迁精神。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大考察时,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弘扬“西迁精神”,服务“国之大者”。“今天,我们齐聚伶仃洋畔,举目眺望,不远处便是港珠澳大桥。我们校友、校友会将坚持扎根在珠海这片奋斗热土上,深度参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站上拥抱世界的广阔舞台!”赵其平说。


人间三月芳菲盛,正是岭南醉人时。
3月16日,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西安交通大学珠海校友会研讨会活动在珠海举行,近百名校友相聚一堂,与来自母校的专家学者、兄弟校友会代表展开热烈交流,碰撞智慧火花。

“培育新质生产力,大湾区如何破局?”“瞄准‘人工智能+’,珠海有哪些优势?”“助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校友会如何发挥平台优势?”……在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互动交流等一系列环节中,西安交大校友、琶洲实验室(黄埔)主任助理、教授张海,西安交大校友关系发展部副主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康永锋,西安交大校友、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席总裁陈建福,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燕金元等业界知名大咖聚焦热点话题,纷纷登台开讲。


长安三万里,湾区再出发!这是珠海这颗湾区明珠与西安交大这所百年名校的“双向奔赴”,更是一座开放之城、机遇之城、未来之城,与高校谋创新、与人才共成长、与企业同奋斗,携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又一页灿烂篇章。
激励校友乘势而上,助力高质量发展
春风拂面,华章日新。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牢牢占据两会热词“C位”的当数“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咐,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今年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首位。
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科学研究生力军、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必将催生厚植新质生产力的沃土。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安交大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自2017年3月成立以来,致力推动搭建校友、母校、校友会及政府、企业之间的资源链接、互助交流合作发展平台,全力赋能校友发展,支持西安交大招生就业及相关工作开展,助力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有我们众多的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得也非常出色。”在视频致辞中,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珠海的区位优势、发展势能也愈发凸显。他寄语广大校友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携手并进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中坚力量。
“如今,我们校友会在珠海以及香港、澳门、中山、江门等大湾区城市汇聚了超过500名校友。”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会长、珠海镇东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其平介绍说,诸多校友企业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例如深耕血液净化和健康监测业务的知名上市企业——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空调压缩机电机绝缘配件制造商——珠海昊天绝缘技术有限公司、国内物联网射频识别和汽车电子安全应答芯片领域的创新标杆——珠海晶通科技有限公司等。

“我们期待能充分依托西安交大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校友资源,立足珠海建立综合创新创业扶持平台,更好地支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点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赵其平表示。
聚焦“人工智能+”,论道新质生产力
文本指令生成视频、智能工厂开足马力、智能制造“硬核”高效……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创新涌动,进势如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成果显著,此次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也是为了进一步发挥西安交大的校友资源和学术优势,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征程上,展现西安交大人风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能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我从事的医疗器械行业为例,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智能化诊疗设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也希望它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安交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马建华表示,希望推动更多以宝莱特为代表的珠海生物医药领域校友企业,与学校团队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副会长、珠海晶通科技总经理吴欣延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发展空间非常广阔,而珠海在布局这一前沿技术方面拥有着自身优势,特别是多年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PCB等产业方面形成了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依靠集成电路以及快速算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芯片的快速设计,进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对珠海相关产业发展会带来很大助力。”吴欣延表示。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起了主导作用,让我们摆脱传统经济增长路径。”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执行会长、华盛人和资本天使投资人王洪魁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前提。他举例道,“像我们投资的一家做语音合成大模型的公司,员工只有三个人,但去年净利润有两三百万元,这可以说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在他看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一方面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更重要的是系统性重构产业体系、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瞄准新兴产业优势,发掘珠海多重机遇
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良的营商环境、齐备的科创体系,以及活跃的创新市场和人才吸引力,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鲜明的标签之一。作为大湾区重要极点城市,珠海又如何在技术突破、要素创新、产业升级中拨动自身“命运的齿轮”?
“我来到珠海三十年,在这里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珠海不仅是一个宜居的城市,也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城市。我们珠海校友只有几百人,但是亲自创办或者深度参与的上市公司就有五六家,估计在未来几年内还会有不少,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在珠海创业三十载的燕金元现场提到了一组“含金量”“含新量”十足的数据——这意味着平均不到100名珠海校友中,就关联着一家上市公司。

在本次活动期间,由西安交大专家学者10人组成的调研组还深入珠海高新区开展主题调研,走访宝莱特、晶通科技、许继电气等由西安交大校友担任主要负责人的企业,积极探讨如何构建政府、学校和校友企业三者之间的创新生态系统。据了解,早在2022年12月,西安交大等20家高校加入珠海高新区高校校友联盟,定期组织开展产业论坛、技术交流、商务考察、招商推介等交流活动,推动高校资源落地转化,优质项目落地生根。
如今,珠海正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加快建设“云上智城”、打造“天空之城”。在研讨过程中,与会嘉宾也一致认为,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广泛应用,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强化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离不开金融活水灌溉。作为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中信银行珠海分行负责人围绕珠海重点产业方向,推介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着力打通服务科技产业“最后一公里”,令与会校友倍感振奋。

“人工智能要走进千万家,关键是落地,要提供充分的应用场景。”西安交大珠海校友会理事,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洪伟认为,珠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企业一直以来有着成果转化快、落地能力强的优势。“希望珠海继续发挥这方面的强项,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场景创新,在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过程中,也将带动珠海经济向‘新’而行。”黄洪伟表示。
遥想195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交通大学由上海内迁西安的决定。学校师生响应号召,孕育和形成了伟大的西迁精神。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大考察时,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弘扬“西迁精神”,服务“国之大者”。“今天,我们齐聚伶仃洋畔,举目眺望,不远处便是港珠澳大桥。我们校友、校友会将坚持扎根在珠海这片奋斗热土上,深度参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站上拥抱世界的广阔舞台!”赵其平说。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