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珠海隧道海底隧道段实现双线贯通

9月28日,珠海隧道项目施工迎来新进展。自7月17日实现海底隧道北线贯通后,南线也正式贯通。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珠海隧道海底隧道段是整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海底隧道段双线贯通,为珠海隧道实现全面通车提供了保障。据悉,随着海底隧道的双线贯通,以及挂锭角山体隧道的爆破施工开启,预计珠海隧道项目于2025年实现全线贯通,并力争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已经实现双线贯通的珠海隧道海底隧道段。

建设国内水下盾构隧道基岩长度最长工程

珠海隧道工程线位平行于现状珠海大桥南侧,设计双向6车道、行车时速80千米每小时,全长约5千米,土建工程分为TJ1和TJ2两个标段施工。其中,TJ1标段西起珠海大桥东岸,以矿山法形式下穿挂锭角山体后,向北转向接入珠海大道主线;TJ2标段西起现状珠海大道主线,向南转向下穿新建辅道后转入珠海大桥南侧,以盾构方式进入磨刀门水道江中段,继续向东下穿堤岸,全长3.8千米。

珠海隧道工程海底隧道段系国内最具挑战的超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之一。据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属于TJ2标段项目,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该标段长3800米,其中海底盾构隧道2930米、明挖段870米,隧道最大埋深35米。

该工程工法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大、难、险、新”等特征。其中,“大”是指15.01米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难”是指盾构工作井深度达30米,穿越800多米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目前属国内水下盾构隧道基岩长度最长工程;“险”是指盾构穿越构筑物距离近且多,环境复杂、施工风险高;“新”是指工程构建隧道智能运维健康监测系统,实现隧道内物联网全覆盖。

集中技术力量,攻克多个施工难关

“由于盾构沿线具有基岩凸起距离长、基岩强度高、软硬不均差异大、孤石发育随机性难探测等特点,水下盾构掘进施工难度和风险更高,水下孤石及基岩凸起段成为盾构安全快速施工的最大阻碍。”中铁隧道局项目工程部部长张少康称。

为解决这一难题,工程采用了基于珠海地区特有淤泥质地层量身定制的两台直径15.01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盾构机全长123米,重4200吨,刀盘重600吨,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开拓号”盾构机负责北线隧道的盾构,“奋进号”盾构机负责南线隧道的盾构,她们平行于珠海大桥南侧,自西向东穿越珠江磨刀门水道入海口。

在技术方面,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盾构大数据平台,从参数优化、分析、执行、反馈及刀具研判等方面出发,盾构机配置了自主研发的前装式常压换刀刀筒和相关刀具监测防护系统,有效解决常压刀筒的异常损坏、监测不准和刀具后退掉落等难题,确保盾构主驱动及刀具在掘进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在管理方面,项目参建单位同步建立大盾构掘进技术管理四级分级响应体系,坚持现场问题反馈处理机制、每日掘进分析会,做到“一环一研判、一环一交底”,保障盾构在基岩凸起地质段的安全高效掘进。

用心守护对澳供水通道获澳方点赞

“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要保护两条对澳供水管道的安全。”据张少康介绍,按照隧道线路设计,自西向东掘进的两台盾构机均须从挂锭角段深埋的两条对澳供水管道下方穿过,盾构机顶部距离供水管道的底部只有7.08米,而且管道周围是缺乏支撑力的泥土结构,每条管道前后10米范围内都是风险影响区。

为此,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取了“四重”防护措施,包括选择精准掘进参数和刀具、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并组建应急保障队伍、建立多部门联络协调机制、实施“一环一研判、一环一交底”的施工管控制度,给供水管道带来“毫米级”下沉以及“滴水不漏”的成果。该成果获得了澳门特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的点赞和感谢。

文字:陈新年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好消息!珠海隧道海底隧道段实现双线贯通
观海融媒 2024-09-28 10:43

9月28日,珠海隧道项目施工迎来新进展。自7月17日实现海底隧道北线贯通后,南线也正式贯通。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珠海隧道海底隧道段是整个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海底隧道段双线贯通,为珠海隧道实现全面通车提供了保障。据悉,随着海底隧道的双线贯通,以及挂锭角山体隧道的爆破施工开启,预计珠海隧道项目于2025年实现全线贯通,并力争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已经实现双线贯通的珠海隧道海底隧道段。

建设国内水下盾构隧道基岩长度最长工程

珠海隧道工程线位平行于现状珠海大桥南侧,设计双向6车道、行车时速80千米每小时,全长约5千米,土建工程分为TJ1和TJ2两个标段施工。其中,TJ1标段西起珠海大桥东岸,以矿山法形式下穿挂锭角山体后,向北转向接入珠海大道主线;TJ2标段西起现状珠海大道主线,向南转向下穿新建辅道后转入珠海大桥南侧,以盾构方式进入磨刀门水道江中段,继续向东下穿堤岸,全长3.8千米。

珠海隧道工程海底隧道段系国内最具挑战的超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之一。据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属于TJ2标段项目,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该标段长3800米,其中海底盾构隧道2930米、明挖段870米,隧道最大埋深35米。

该工程工法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大、难、险、新”等特征。其中,“大”是指15.01米的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难”是指盾构工作井深度达30米,穿越800多米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目前属国内水下盾构隧道基岩长度最长工程;“险”是指盾构穿越构筑物距离近且多,环境复杂、施工风险高;“新”是指工程构建隧道智能运维健康监测系统,实现隧道内物联网全覆盖。

集中技术力量,攻克多个施工难关

“由于盾构沿线具有基岩凸起距离长、基岩强度高、软硬不均差异大、孤石发育随机性难探测等特点,水下盾构掘进施工难度和风险更高,水下孤石及基岩凸起段成为盾构安全快速施工的最大阻碍。”中铁隧道局项目工程部部长张少康称。

为解决这一难题,工程采用了基于珠海地区特有淤泥质地层量身定制的两台直径15.01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盾构机全长123米,重4200吨,刀盘重600吨,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开拓号”盾构机负责北线隧道的盾构,“奋进号”盾构机负责南线隧道的盾构,她们平行于珠海大桥南侧,自西向东穿越珠江磨刀门水道入海口。

在技术方面,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盾构大数据平台,从参数优化、分析、执行、反馈及刀具研判等方面出发,盾构机配置了自主研发的前装式常压换刀刀筒和相关刀具监测防护系统,有效解决常压刀筒的异常损坏、监测不准和刀具后退掉落等难题,确保盾构主驱动及刀具在掘进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在管理方面,项目参建单位同步建立大盾构掘进技术管理四级分级响应体系,坚持现场问题反馈处理机制、每日掘进分析会,做到“一环一研判、一环一交底”,保障盾构在基岩凸起地质段的安全高效掘进。

用心守护对澳供水通道获澳方点赞

“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要保护两条对澳供水管道的安全。”据张少康介绍,按照隧道线路设计,自西向东掘进的两台盾构机均须从挂锭角段深埋的两条对澳供水管道下方穿过,盾构机顶部距离供水管道的底部只有7.08米,而且管道周围是缺乏支撑力的泥土结构,每条管道前后10米范围内都是风险影响区。

为此,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取了“四重”防护措施,包括选择精准掘进参数和刀具、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并组建应急保障队伍、建立多部门联络协调机制、实施“一环一研判、一环一交底”的施工管控制度,给供水管道带来“毫米级”下沉以及“滴水不漏”的成果。该成果获得了澳门特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的点赞和感谢。

文字:陈新年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