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回到童年的老房子,试图理解三十年前在这里上演的悲剧。“我不知道是哪根线把我又拉回到这里。”小说就此展开。一个暗含疑问的陈述句,显示一个路标:读者期待的一切答案从这里开始寻找吧!
这部书名《隐衷》的小说,是法国新小说作家吉塞勒·富尼耶著,方颂华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3月出品的“午夜文丛”系列作品之一。吉塞勒·富尼耶生于1953年,曾在巴黎从事金融分析工作多年,后定居日内瓦,致力于写作。《隐衷》是她第一部小说,其法文版2000年由法国午夜出版社出版。
翻开这部小说素雅的封面之前,书名就引起我的猜测:会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是探讨人物内心世界、秘密情感或者不为人知的想法的释疑之作,还是围绕人物复杂心理、人际关系的微妙或者私生活中难言之隐展开的故事?我预感到它将带给我阅读的欣喜。
阅读完小说第一节,我最初认定,这是一部“我”(玛蒂尔德)通过追忆构成的小说。但很快发现,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玛蒂尔德只不过是率先出场的那一个。一个引子。接着出场的人物:托马、蕾阿、卡米耶、不忠的母亲丽莎,甚至是死去的父亲莱昂斯都成了“我”,都是叙事、回忆与内心独白的主人公。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和各自的视角进行叙说,让每一件事都找到各自意义,各归其位,共同描绘和编织一个立体杂驳又内涵丰富的玛蒂尔德的童年。这让人想到中国成语“盲人摸象”,每个盲人能说出自己摸到的那个部分,所有人加在一起,就是一头完整的大象。
小说的人物关系并不复杂,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令人咋舌。小说将人性的幽微:复杂、微妙与难以捉摸,多面性与深不可测揭示得淋漓尽致。而每个人内心独白又像是在密室里向神忏悔,从而揭示出那些隐藏得很深又涵泳在因果之中的隐衷。
蕾阿阿姨的隐衷应该有两个:一是因家道中落无力维持生活,而设计招赘成为妹妹卡米耶丈夫的、前佃户之子托马,让他成为一个好劳动力。二是自己初恋、因某种缘故成为自己妹夫、最终死于猎枪(尽管作者含糊其辞,故设迷阵,但读者还是读出了死于自杀)的莱昂斯。
对于托马,他并没真正爱过自己妻子卡米耶,甚至一点都不喜欢她。“但只有通过婚姻这条唯一的途径,我才能回到这片土地,让它结出硕果,我还想成为它的主人。”这是托马的隐衷。当他知道妻妹丽莎对自己产生兴趣时,不但不采取任何举动加以阻止,还任凭事情往下发展,“借此机会,报复这两个为钱坑我的女人(蕾阿和卡米耶)”,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反击。”
卡米耶面对丈夫与妹妹的奸情隐而不发,除了怕撕破脸皮彻底失去丈夫,还想将这件事当做手里一种说不定哪天可使用的秘密武器。她还有一个不可示人的隐衷:通过跟踪偷窥还有想象,让自己得到某个方面的满足。
小说人物中最可怜的人物莫过于“我”的父亲莱昂斯。一个死于非命的人!有情人未成眷属,草率结婚的妻子又红杏出墙,自己一味忍气吞声,佯装不知情以保全颜面,当女儿遭受托马猥亵告诉他时,他不但不出头为她申张正义,还责怪女儿胡思乱想。中国有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可怜又可恨之人,最终颜面无存时,只好选择死这种永远的麻木形式。
至于“我”——玛蒂尔德,这么多年过去了,何苦又回来?“因为近来,又或许是长久以来,我内心里存在着一种渴望,一种迫切的需求,想知道事情的原委。”我想,玛蒂尔德想弄清楚童年生活里的每个人的隐衷,就是自己的隐衷吧。“所有这些隐衷,我从来都没搞明白。”小说最后一个小节里,她如是说。事情果真如比吗?显然,聪慧的读者已从阅读得到很多答案。
“我”,沉浸在夏日午后的颓唐里,“我”的回忆是它唯一鲜活的部分。最终,“我”来到一个岔路口,选定一条狭窄、蜿蜒的小路,“我顺着路继续开了下去”。就小说艺术来说,一种未完成的开放结局,往往是最迷人的!
作为新小说之一种,这部小说并不“疯狂”,走得也不算太远,故事相对完整,也好理解。吉塞勒·富尼耶根据各自回忆(甚至根据需要让死去的莱昂斯也参与进来)“过去”来进行叙事,并与“现实”的叙述相对照而共同产生心理上的“厚度”,叙事的时间线有些错乱,但叙述逻辑不错乱。唯一要求读者专心致志的是,应时刻弄明白自己的目光与思绪正搭在哪一位主人公的情感线上,才能从纷繁复杂的交叉叙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并时刻准备随着作者笔锋转向而迅速拐入另一个主人公的另一条道路。
一个夏日午后,是一根风中飘着的无形的线,连着过往,又通往未来,成全一个没有让读者失望的小说。在此多说一句:《隐衷》译者方颂华先生的译笔很好,译文通顺晓畅,典雅优美,读之如饮醇醪,齿颊生津。遗憾的是,方先生于2020年辞世,令人惋惜。借此文向方先生致敬。
结束这篇短文时,突然想起诗人聂沛一首长诗的诗题:下午是一条远逝的河。这首诗的题记引用了蒙田名句:我们的世界刚寻找到另一个世界,一个未必不更辽阔、更广博、更充满生灵的世界。当我们走出光明之际,那一个世界则进入了光明。这也是我想对新小说讲的题外话。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回到童年的老房子,试图理解三十年前在这里上演的悲剧。“我不知道是哪根线把我又拉回到这里。”小说就此展开。一个暗含疑问的陈述句,显示一个路标:读者期待的一切答案从这里开始寻找吧!
这部书名《隐衷》的小说,是法国新小说作家吉塞勒·富尼耶著,方颂华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3月出品的“午夜文丛”系列作品之一。吉塞勒·富尼耶生于1953年,曾在巴黎从事金融分析工作多年,后定居日内瓦,致力于写作。《隐衷》是她第一部小说,其法文版2000年由法国午夜出版社出版。
翻开这部小说素雅的封面之前,书名就引起我的猜测:会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是探讨人物内心世界、秘密情感或者不为人知的想法的释疑之作,还是围绕人物复杂心理、人际关系的微妙或者私生活中难言之隐展开的故事?我预感到它将带给我阅读的欣喜。
阅读完小说第一节,我最初认定,这是一部“我”(玛蒂尔德)通过追忆构成的小说。但很快发现,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玛蒂尔德只不过是率先出场的那一个。一个引子。接着出场的人物:托马、蕾阿、卡米耶、不忠的母亲丽莎,甚至是死去的父亲莱昂斯都成了“我”,都是叙事、回忆与内心独白的主人公。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和各自的视角进行叙说,让每一件事都找到各自意义,各归其位,共同描绘和编织一个立体杂驳又内涵丰富的玛蒂尔德的童年。这让人想到中国成语“盲人摸象”,每个盲人能说出自己摸到的那个部分,所有人加在一起,就是一头完整的大象。
小说的人物关系并不复杂,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令人咋舌。小说将人性的幽微:复杂、微妙与难以捉摸,多面性与深不可测揭示得淋漓尽致。而每个人内心独白又像是在密室里向神忏悔,从而揭示出那些隐藏得很深又涵泳在因果之中的隐衷。
蕾阿阿姨的隐衷应该有两个:一是因家道中落无力维持生活,而设计招赘成为妹妹卡米耶丈夫的、前佃户之子托马,让他成为一个好劳动力。二是自己初恋、因某种缘故成为自己妹夫、最终死于猎枪(尽管作者含糊其辞,故设迷阵,但读者还是读出了死于自杀)的莱昂斯。
对于托马,他并没真正爱过自己妻子卡米耶,甚至一点都不喜欢她。“但只有通过婚姻这条唯一的途径,我才能回到这片土地,让它结出硕果,我还想成为它的主人。”这是托马的隐衷。当他知道妻妹丽莎对自己产生兴趣时,不但不采取任何举动加以阻止,还任凭事情往下发展,“借此机会,报复这两个为钱坑我的女人(蕾阿和卡米耶)”,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反击。”
卡米耶面对丈夫与妹妹的奸情隐而不发,除了怕撕破脸皮彻底失去丈夫,还想将这件事当做手里一种说不定哪天可使用的秘密武器。她还有一个不可示人的隐衷:通过跟踪偷窥还有想象,让自己得到某个方面的满足。
小说人物中最可怜的人物莫过于“我”的父亲莱昂斯。一个死于非命的人!有情人未成眷属,草率结婚的妻子又红杏出墙,自己一味忍气吞声,佯装不知情以保全颜面,当女儿遭受托马猥亵告诉他时,他不但不出头为她申张正义,还责怪女儿胡思乱想。中国有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可怜又可恨之人,最终颜面无存时,只好选择死这种永远的麻木形式。
至于“我”——玛蒂尔德,这么多年过去了,何苦又回来?“因为近来,又或许是长久以来,我内心里存在着一种渴望,一种迫切的需求,想知道事情的原委。”我想,玛蒂尔德想弄清楚童年生活里的每个人的隐衷,就是自己的隐衷吧。“所有这些隐衷,我从来都没搞明白。”小说最后一个小节里,她如是说。事情果真如比吗?显然,聪慧的读者已从阅读得到很多答案。
“我”,沉浸在夏日午后的颓唐里,“我”的回忆是它唯一鲜活的部分。最终,“我”来到一个岔路口,选定一条狭窄、蜿蜒的小路,“我顺着路继续开了下去”。就小说艺术来说,一种未完成的开放结局,往往是最迷人的!
作为新小说之一种,这部小说并不“疯狂”,走得也不算太远,故事相对完整,也好理解。吉塞勒·富尼耶根据各自回忆(甚至根据需要让死去的莱昂斯也参与进来)“过去”来进行叙事,并与“现实”的叙述相对照而共同产生心理上的“厚度”,叙事的时间线有些错乱,但叙述逻辑不错乱。唯一要求读者专心致志的是,应时刻弄明白自己的目光与思绪正搭在哪一位主人公的情感线上,才能从纷繁复杂的交叉叙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并时刻准备随着作者笔锋转向而迅速拐入另一个主人公的另一条道路。
一个夏日午后,是一根风中飘着的无形的线,连着过往,又通往未来,成全一个没有让读者失望的小说。在此多说一句:《隐衷》译者方颂华先生的译笔很好,译文通顺晓畅,典雅优美,读之如饮醇醪,齿颊生津。遗憾的是,方先生于2020年辞世,令人惋惜。借此文向方先生致敬。
结束这篇短文时,突然想起诗人聂沛一首长诗的诗题:下午是一条远逝的河。这首诗的题记引用了蒙田名句:我们的世界刚寻找到另一个世界,一个未必不更辽阔、更广博、更充满生灵的世界。当我们走出光明之际,那一个世界则进入了光明。这也是我想对新小说讲的题外话。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