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广东经济的“三期”特点

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经济议题最受关注。

如何看待广东经济形势?

省委书记黄坤明在看望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经济界和特邀人士(香港、澳门)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深刻认识广东正处在爬坡过坎的调整期、积厚成势的积累期、动能转换的接续期,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正在成长。

深刻认识“三期”新特点,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广东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底气。

(一)

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沟沟坎坎是常态,爬坡过坎也是必经的阶段。

所谓爬坡过坎调整期,意味着广东正在调整适应前进路上的沟沟坎坎,而不是突然面对,更不是手足无措。

综观近年来的情况,这些沟沟坎坎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

广东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冲击更大、更直接,特别是个别国家大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对广东企业影响比较大。

二是内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

去年1—11月,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0320.22亿元、同比下降17.6%,其中住宅投资7399.52亿元、下降18.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606.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5%。

广东调整得怎么样?

外贸已经实现“逆风飞扬”,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贡献了全国38.7%的贸易增量;以华为为代表的被外国制裁的企业已经适应新的外部环境,渡过最艰难的时刻,逐步回归正轨;在一系列调控政策加持下,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显示出向好迹象……

不难看出,积极因素增多,眼下的坡和坎必将越过。

(二)

在发展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必然要经过一个积厚成势积累期。

从春种到秋收,中间要经过炎炎夏日,要经过辛勤耕作,自然规律如此,经济发展亦然。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离不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着钻研;吸引更多企业扎根广东,必须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下功夫解决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发展不平衡难题……

积厚成势、久久为功,才能迎来华丽嬗变。

可喜的是——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全面建设,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相继布局,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茁壮成长;

超过1900万户的经营主体,超过7.7万家的高新技术企业,国企、民企、外企都愿意在广东扎根;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扎实推进,去年57个县(市)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今年也是“三年初见成效”的检验之年。

万事从来贵有恒,积厚成势积累期是一个过程,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历史耐心,静待质变时刻。

(三)

在发展过程中,新动能取代旧动能是大势、是必然。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实现动能的转换,这是经济保持一定增速且实现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正处于动能转换的接续期,旧动能正面临市场需求萎缩、技术落后等挑战,但依然是主要动能,而新动能正在加快培育,前景十分广阔。

传统产业在吸纳就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旧动能转换不能忽视或激进淘汰传统产业,“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传统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不仅不会因为新兴产业的出现而消失,还可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和沃土。

在动能转换的接续期,广东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另一方面坚持喜新不厌旧、以新改造旧,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发展。

2024年,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四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广东新旧动能正平稳接续转换,传统产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就是广东经济所处的阶段,也是经济周期性发展必经的阶段。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再过一山、再登一峰,就能看到更壮美的风景,拥抱更光明的未来。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王朝辉
准确把握广东经济的“三期”特点
南方评论 2025-01-16 14:25

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经济议题最受关注。

如何看待广东经济形势?

省委书记黄坤明在看望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经济界和特邀人士(香港、澳门)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深刻认识广东正处在爬坡过坎的调整期、积厚成势的积累期、动能转换的接续期,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正在成长。

深刻认识“三期”新特点,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广东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底气。

(一)

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沟沟坎坎是常态,爬坡过坎也是必经的阶段。

所谓爬坡过坎调整期,意味着广东正在调整适应前进路上的沟沟坎坎,而不是突然面对,更不是手足无措。

综观近年来的情况,这些沟沟坎坎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

广东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冲击更大、更直接,特别是个别国家大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对广东企业影响比较大。

二是内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

去年1—11月,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10320.22亿元、同比下降17.6%,其中住宅投资7399.52亿元、下降18.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606.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5%。

广东调整得怎么样?

外贸已经实现“逆风飞扬”,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贡献了全国38.7%的贸易增量;以华为为代表的被外国制裁的企业已经适应新的外部环境,渡过最艰难的时刻,逐步回归正轨;在一系列调控政策加持下,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显示出向好迹象……

不难看出,积极因素增多,眼下的坡和坎必将越过。

(二)

在发展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必然要经过一个积厚成势积累期。

从春种到秋收,中间要经过炎炎夏日,要经过辛勤耕作,自然规律如此,经济发展亦然。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离不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着钻研;吸引更多企业扎根广东,必须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下功夫解决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发展不平衡难题……

积厚成势、久久为功,才能迎来华丽嬗变。

可喜的是——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全面建设,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相继布局,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茁壮成长;

超过1900万户的经营主体,超过7.7万家的高新技术企业,国企、民企、外企都愿意在广东扎根;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扎实推进,去年57个县(市)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今年也是“三年初见成效”的检验之年。

万事从来贵有恒,积厚成势积累期是一个过程,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历史耐心,静待质变时刻。

(三)

在发展过程中,新动能取代旧动能是大势、是必然。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实现动能的转换,这是经济保持一定增速且实现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正处于动能转换的接续期,旧动能正面临市场需求萎缩、技术落后等挑战,但依然是主要动能,而新动能正在加快培育,前景十分广阔。

传统产业在吸纳就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旧动能转换不能忽视或激进淘汰传统产业,“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传统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不仅不会因为新兴产业的出现而消失,还可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和沃土。

在动能转换的接续期,广东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另一方面坚持喜新不厌旧、以新改造旧,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发展。

2024年,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1.2%、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增长12.5%、占全国超四成,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1%、占全国18%……广东新旧动能正平稳接续转换,传统产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就是广东经济所处的阶段,也是经济周期性发展必经的阶段。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再过一山、再登一峰,就能看到更壮美的风景,拥抱更光明的未来。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