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春早,人勤春更早。
2025年一开年,珠海高新区便以“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的昂扬姿态,在伶仃洋畔掀起一场高质量发展的春潮。从2025年全区工作会议到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从第一时间发布“两个清单”到盛大举行珠海高新区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从重大项目建设的复工复产到重大战略合作的签约落地,珠海高新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踏上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征程,诠释着高质量发展的“高新担当”,全力以赴冲刺新年高质量发展的“开门红”,力夺全年“满堂彩”。
重大项目与创新生态“双轮驱动”,产业升级与人才活力“双向赋能”,改革破局与场景创新“双线并进”……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节点,锚定“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大关”目标,珠海高新区正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珠西科学城建设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担起珠海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使命重托,全力打造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再造一个新高新”写下时代注脚,以奋进姿态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实践新篇章。
产业向新
引进项目“金种子” 擘画产业新图景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珠海高新区上下迅速进入“满弦”状态,打响高质量发展“开局之战”。当天,4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79亿元;43个签约项目同步落地,总投资140亿元,这些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项目,如同一颗颗“金种子”,为珠海高新区全年经济“开门红”埋下伏笔。
为“再造一个新高新”,珠海高新区一开年便全力以“复”,担当起珠海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使命重托,加快提升县域经济能级量级,以提升千亿级产业规模为目标,全力培育大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
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为2025年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新年伊始,随着一批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新”项目纷至沓来,珠海高新区产业链生态加速完善。珠海英集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洪伟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芯片领域的研发与制造上的优势,把英集芯项目打造成为快充移动电源芯片研发和测试产业的领导品牌;上海至纯科技子公司珠海至微半导体零部件清洗项目,建成后可为珠三角半导体晶圆厂提供“2小时配套圈”服务,年清洗产能达36万件,为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2025年,无论招商引资,还是重点项目建设,珠海高新区都围绕“产业形态更加现代化”精准发力——
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力谋划一批投资量大、含金量高、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500亿元、年内投资超300亿元,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全力推进项目招引,力争年内新引进和增资扩产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软信业等产业规模实现新突破,形成全域招商、产业集聚的强大声势。
与此同时,珠海高新区还与珠海龙头国企华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以300亿元项目投资规模的大手笔,在产业培育、城市智能微电网布局、城市开发建设、科技金融、文商旅发展、支持区属国企发展六大领域深度合作,共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加快推进珠西科学城建设,聚焦全域数字域先行区、低空经济示范区和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珠海高新区联合金山云公司在全市范围先行先试,率先在政务外网部署上线DeepSeek大模型,标志着高新区围绕珠海“云上智城”建设,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政府融合应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全域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系统推进全域数字域先行区建设工作,以入选广东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为契机,深化“政企协同、场景牵引”模式,探索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的转型路径。依托珠西科学城智算中心构建的“本地算力+云计算”体系,推动产业、科技、数据要素和场景创新的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强劲动力。
城市向上
广邀“合伙人” 扩大“朋友圈”

2月10日,年味还未散尽,一场高规格、高能级的盛会,充分彰显了珠海高新区的区域感召实力和创新活力。各类要素的参与度、活跃度,从不同维度展示着这座城市昂扬向上的激情与活力。
这场以“乘新势 破新关 共发展”为主题的珠海高新区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诚挚邀请广大高校、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及商协会等加入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家庭,迈入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阶段,共同为珠海高新区产业发展谋篇布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弘晖基金、健帆生物等60余家高校、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接过“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牌匾,标志着珠海高新区创新生态从“单兵突进”迈向“系统集成”。
“希望高新区发挥好‘核心引擎’和‘主阵地’重要作用,培育好产业发展的沃土;各高校找准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着力点,积极融入珠海现代化建设;各企业家、各青年人才坚守实业,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奋力造就更多湾区领军、国内前列、世界一流的科创企业!”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殷切之语道出了市委、市政府对于高新区、各高校以及企业家和青年人才的厚望与期待。
本次大会力促科技成果转化“破壁”,港珠澳协同释放“乘数效应”,宣布启动“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洽谈及交易大会”,计划于今年5月发布“揭榜挂帅”清单,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罗薇表示:“珠海与港澳地缘相近、产业互补,可通过‘合伙人’机制共建实验室,将港澳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湾区产业竞争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则表示,珠海高新区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是落实近期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一次生动实践,高度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高新产业,着力推动珠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发生“化学反应”,接下来学校将与港澳高校、在珠高校、企业组建创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促进政产学研用密切合作。
在本次大会上,珠海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与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智谱Z计划”框架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数据显示,2024年珠海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随着珠海高新区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的不断扩容,资本赋能下的创新“裂变”效应在新的一年必将持续显现。
改革向深
全力冲刺千亿目标 挺进国字号“前十”

2025年是珠海高新区“三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的攻坚之年。面对这一目标,珠海高新区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从科创体系、人才引育、场景创新三方面发力,全力冲刺国家高新区前十行列。
“新时代新征程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纲’和‘本’,就是要让改革继续成为高新区最鲜明的旗帜、最强大的优势,让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成为高新区最雄厚的家底、最靓丽的名片,在经济能级量级、创新辐射带动等方面为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在年初召开的全区工作会议上,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的发言掷地有声,激发全区上下以“再造一个新高新”的冲劲干劲,增强“再造一个新高新”的主动担当,明晰“再造一个新高新”的内涵路径。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聚焦科技强区、创新引领,全力打造珠西科学城。一方面,联动北上广深、港澳、珠西等科创资源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全面铺开、清单化落实数字赋能、场景牵引、产教融合等重点工作;另一方面,规划建设深珠产业合作园区,加快构建产业、科技和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体制机制。2024年,珠海高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10.9%,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7.1%,可以预见,新的一年,珠海高新区创新能级将持续跃升。
依托区内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4所高校资源,珠海高新区正打造“科学家人才社区”和“青年人才家园”,通过“揭榜挂帅”“以投代补”等政策,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扎根。北京智谱华章珠海公司总经理何国帅感慨:“珠海高新区‘全周期服务’让我们安心搞研发,仅用半年就完成AI大模型场景落地。”2024年,珠海高新区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500个,社区长者饭堂全覆盖,“留住人才”的软环境日益完善,新的一年,随着产城融合的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作为广东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珠海高新区开年即第一时间发布“两个清单”,首批发布19个应用场景项目、13个创新型成长性企业能力清单,助力珠海打造全国全省应用场景创新的“首发市”。此举既是珠海高新区深化改革的创新实践,也为全国探索“场景驱动发展”模式提供了先行经验。
从“给政策”’到“给场景”,珠海高新区正以场景资源加速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
此外,珠海高新区将以改革引领发展,全面强化珠江口西岸创新协同,深度打通、融合珠江口西岸各具优势的科技大装置、创新大平台、应用大场景、产业大载体,强化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联动,打造珠江口西岸科技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试验区。同时加速布局开源生态、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加快布局算力算法等新型要素资源,加快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伴随技术突破与战略雄心交织的态势,高新区不仅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注入强劲动力,更以可见的实效提振了企业信心,凝聚起“乘新势、破新关、共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共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之年,也是珠海高新区实现“三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战略目标的攻坚之年。珠海高新区将担当起珠海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使命再出发: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以珠西科学城建设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坚持干字当头、走在前列,奋力构建科创、产业、交通、民生“四大格局”,以实力更强、成色更亮的高质量发展在全市挑大梁、担重任。

岭南春早,人勤春更早。
2025年一开年,珠海高新区便以“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的昂扬姿态,在伶仃洋畔掀起一场高质量发展的春潮。从2025年全区工作会议到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从第一时间发布“两个清单”到盛大举行珠海高新区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从重大项目建设的复工复产到重大战略合作的签约落地,珠海高新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踏上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征程,诠释着高质量发展的“高新担当”,全力以赴冲刺新年高质量发展的“开门红”,力夺全年“满堂彩”。
重大项目与创新生态“双轮驱动”,产业升级与人才活力“双向赋能”,改革破局与场景创新“双线并进”……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节点,锚定“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大关”目标,珠海高新区正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珠西科学城建设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担起珠海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使命重托,全力打造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再造一个新高新”写下时代注脚,以奋进姿态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高新实践新篇章。
产业向新
引进项目“金种子” 擘画产业新图景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珠海高新区上下迅速进入“满弦”状态,打响高质量发展“开局之战”。当天,4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79亿元;43个签约项目同步落地,总投资140亿元,这些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项目,如同一颗颗“金种子”,为珠海高新区全年经济“开门红”埋下伏笔。
为“再造一个新高新”,珠海高新区一开年便全力以“复”,担当起珠海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使命重托,加快提升县域经济能级量级,以提升千亿级产业规模为目标,全力培育大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
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为2025年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新年伊始,随着一批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新”项目纷至沓来,珠海高新区产业链生态加速完善。珠海英集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洪伟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芯片领域的研发与制造上的优势,把英集芯项目打造成为快充移动电源芯片研发和测试产业的领导品牌;上海至纯科技子公司珠海至微半导体零部件清洗项目,建成后可为珠三角半导体晶圆厂提供“2小时配套圈”服务,年清洗产能达36万件,为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2025年,无论招商引资,还是重点项目建设,珠海高新区都围绕“产业形态更加现代化”精准发力——
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力谋划一批投资量大、含金量高、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500亿元、年内投资超300亿元,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全力推进项目招引,力争年内新引进和增资扩产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软信业等产业规模实现新突破,形成全域招商、产业集聚的强大声势。
与此同时,珠海高新区还与珠海龙头国企华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以300亿元项目投资规模的大手笔,在产业培育、城市智能微电网布局、城市开发建设、科技金融、文商旅发展、支持区属国企发展六大领域深度合作,共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加快推进珠西科学城建设,聚焦全域数字域先行区、低空经济示范区和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珠海高新区联合金山云公司在全市范围先行先试,率先在政务外网部署上线DeepSeek大模型,标志着高新区围绕珠海“云上智城”建设,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政府融合应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全域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系统推进全域数字域先行区建设工作,以入选广东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为契机,深化“政企协同、场景牵引”模式,探索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的转型路径。依托珠西科学城智算中心构建的“本地算力+云计算”体系,推动产业、科技、数据要素和场景创新的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强劲动力。
城市向上
广邀“合伙人” 扩大“朋友圈”

2月10日,年味还未散尽,一场高规格、高能级的盛会,充分彰显了珠海高新区的区域感召实力和创新活力。各类要素的参与度、活跃度,从不同维度展示着这座城市昂扬向上的激情与活力。
这场以“乘新势 破新关 共发展”为主题的珠海高新区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诚挚邀请广大高校、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及商协会等加入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家庭,迈入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阶段,共同为珠海高新区产业发展谋篇布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弘晖基金、健帆生物等60余家高校、企业和投资机构代表接过“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牌匾,标志着珠海高新区创新生态从“单兵突进”迈向“系统集成”。
“希望高新区发挥好‘核心引擎’和‘主阵地’重要作用,培育好产业发展的沃土;各高校找准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着力点,积极融入珠海现代化建设;各企业家、各青年人才坚守实业,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奋力造就更多湾区领军、国内前列、世界一流的科创企业!”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殷切之语道出了市委、市政府对于高新区、各高校以及企业家和青年人才的厚望与期待。
本次大会力促科技成果转化“破壁”,港珠澳协同释放“乘数效应”,宣布启动“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洽谈及交易大会”,计划于今年5月发布“揭榜挂帅”清单,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罗薇表示:“珠海与港澳地缘相近、产业互补,可通过‘合伙人’机制共建实验室,将港澳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湾区产业竞争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则表示,珠海高新区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是落实近期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一次生动实践,高度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高新产业,着力推动珠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发生“化学反应”,接下来学校将与港澳高校、在珠高校、企业组建创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促进政产学研用密切合作。
在本次大会上,珠海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与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智谱Z计划”框架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数据显示,2024年珠海高新区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随着珠海高新区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的不断扩容,资本赋能下的创新“裂变”效应在新的一年必将持续显现。
改革向深
全力冲刺千亿目标 挺进国字号“前十”

2025年是珠海高新区“三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的攻坚之年。面对这一目标,珠海高新区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从科创体系、人才引育、场景创新三方面发力,全力冲刺国家高新区前十行列。
“新时代新征程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纲’和‘本’,就是要让改革继续成为高新区最鲜明的旗帜、最强大的优势,让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成为高新区最雄厚的家底、最靓丽的名片,在经济能级量级、创新辐射带动等方面为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在年初召开的全区工作会议上,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的发言掷地有声,激发全区上下以“再造一个新高新”的冲劲干劲,增强“再造一个新高新”的主动担当,明晰“再造一个新高新”的内涵路径。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聚焦科技强区、创新引领,全力打造珠西科学城。一方面,联动北上广深、港澳、珠西等科创资源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全面铺开、清单化落实数字赋能、场景牵引、产教融合等重点工作;另一方面,规划建设深珠产业合作园区,加快构建产业、科技和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体制机制。2024年,珠海高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10.9%,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7.1%,可以预见,新的一年,珠海高新区创新能级将持续跃升。
依托区内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4所高校资源,珠海高新区正打造“科学家人才社区”和“青年人才家园”,通过“揭榜挂帅”“以投代补”等政策,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扎根。北京智谱华章珠海公司总经理何国帅感慨:“珠海高新区‘全周期服务’让我们安心搞研发,仅用半年就完成AI大模型场景落地。”2024年,珠海高新区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500个,社区长者饭堂全覆盖,“留住人才”的软环境日益完善,新的一年,随着产城融合的进一步推进,营商环境将进一步得到优化。
作为广东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珠海高新区开年即第一时间发布“两个清单”,首批发布19个应用场景项目、13个创新型成长性企业能力清单,助力珠海打造全国全省应用场景创新的“首发市”。此举既是珠海高新区深化改革的创新实践,也为全国探索“场景驱动发展”模式提供了先行经验。
从“给政策”’到“给场景”,珠海高新区正以场景资源加速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
此外,珠海高新区将以改革引领发展,全面强化珠江口西岸创新协同,深度打通、融合珠江口西岸各具优势的科技大装置、创新大平台、应用大场景、产业大载体,强化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联动,打造珠江口西岸科技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试验区。同时加速布局开源生态、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加快布局算力算法等新型要素资源,加快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伴随技术突破与战略雄心交织的态势,高新区不仅为珠海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注入强劲动力,更以可见的实效提振了企业信心,凝聚起“乘新势、破新关、共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共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之年,也是珠海高新区实现“三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战略目标的攻坚之年。珠海高新区将担当起珠海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使命再出发: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以珠西科学城建设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坚持干字当头、走在前列,奋力构建科创、产业、交通、民生“四大格局”,以实力更强、成色更亮的高质量发展在全市挑大梁、担重任。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