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主干道、工业园区等区域“见缝插绿”,在农业基地构建“田间防护林”,在污水处理点打造“生态滤池”,动员居民自主认领树苗……今年以来,平沙镇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全域绿化工程为抓手,创新构建“风景美、生态美、生活美”三美协调发展模式,使2.4万株苗木安家平沙。
匠心营造 雕琢多维景观体系
今年,平沙镇立足“见缝插绿”,选取交通干道附近区域、产业园区内、平沙新城等地植绿增美,因地制宜,匠心打造多维景观体系。
3月12日,“一名党员一棵树,一份力量一抹绿”义务植树活动在鸡啼门大桥底开展,113名党员干部带头种下231株紫花风铃木。这是平沙镇实施“桥下空间活化”工程的一个缩影,该工程选取鸡啼门大桥下6.5万平方米公园绿地,种植1500 株开花乔木,形成“桥下花海”立体画卷。

除了美化桥下空间,平沙镇还融合“工业+绿化”理念,联合党员代表、企业等群体在沙美工业园区开展多场义务植树活动,种植1331株黄花风铃木与宫粉紫荆,推动工业厂区转型升级为“开窗见锦绣”的产业花园。

同时,平沙镇以“四季风景线”建设为主线,打造兼具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的城市“绿飘带”。在“结对携手植新绿 共建共享绿画卷”主题植树活动中,平沙镇联合珠海农商银行、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平沙新城种植300株紫花风铃木,将形成绵延1公里的花海长廊。

据统计,平沙镇今年在平沙新城核心区种植4000株紫花风铃木,建设2.8公里“春花秋叶”视觉廊道;在升平大道栽植716株宫粉紫荆,以200株黄槐金叶镶边,打造“车行霞蔚间”沉浸式风景走廊,进一步丰富城镇景观带。
靶向施策 筑牢绿色安全屏障
平沙镇立足防风固土生态需求,在莲藕基地选用4000余株水杉构建“田间防护林”,该树种具有直立性强、根系发达等优势,成林后高度可达35米,形成可靠的生态屏障抵御台风,守护藕田稳产增收。

探索“以绿治污”路径,于南新污水处理点打造“生态滤池”,利用75株宫粉紫荆的根系吸附、叶片滞尘等生态功能,吸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共治共享 激括全民植绿动能
为提高居民参与绿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氛围,平沙镇践行“绿色种在生活身边”理念,将3689株上级下发的果树苗巧妙转化为“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4月3日,大虎社区居委会门前人头攒动,居民认真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果树,大虎社区居民李姨满载而归、笑容满面,“听到可以免费领果树,刚好家里附近也有空地,早早就来排队认种了。”

据悉,平沙镇积极动员居民自主认领树苗,在居民房前屋后、庭院空地等位置划定种植点位,确保果树既能美化环境,又便于居民日常照料,并推行“责任到户、精细管理”模式,实行“一户一认领一台账”。居民签订管护承诺书,社区建立电子信息台账,详细记录每户认领种植苗木品种、种植位置、养护日志等数据,确保果树苗种一棵、活一棵,让绿色惠民工程真正落地见效。
同时,建立“政企民”协同管护体系,对乡村绿化植树苗木实施全周期养护,定时开展浇水、施肥等专业养护。

在逐绿向美的目标下,平沙镇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群众做植树造林的参与者、实践者,凝聚每一份力量绘就全域生态新画卷。截至目前,今年累计种植苗木约2.4万株。
接下来,平沙镇将继续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严格落实管养、维护措施,力求“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不断厚植生态底色。

在主干道、工业园区等区域“见缝插绿”,在农业基地构建“田间防护林”,在污水处理点打造“生态滤池”,动员居民自主认领树苗……今年以来,平沙镇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全域绿化工程为抓手,创新构建“风景美、生态美、生活美”三美协调发展模式,使2.4万株苗木安家平沙。
匠心营造 雕琢多维景观体系
今年,平沙镇立足“见缝插绿”,选取交通干道附近区域、产业园区内、平沙新城等地植绿增美,因地制宜,匠心打造多维景观体系。
3月12日,“一名党员一棵树,一份力量一抹绿”义务植树活动在鸡啼门大桥底开展,113名党员干部带头种下231株紫花风铃木。这是平沙镇实施“桥下空间活化”工程的一个缩影,该工程选取鸡啼门大桥下6.5万平方米公园绿地,种植1500 株开花乔木,形成“桥下花海”立体画卷。

除了美化桥下空间,平沙镇还融合“工业+绿化”理念,联合党员代表、企业等群体在沙美工业园区开展多场义务植树活动,种植1331株黄花风铃木与宫粉紫荆,推动工业厂区转型升级为“开窗见锦绣”的产业花园。

同时,平沙镇以“四季风景线”建设为主线,打造兼具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的城市“绿飘带”。在“结对携手植新绿 共建共享绿画卷”主题植树活动中,平沙镇联合珠海农商银行、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平沙新城种植300株紫花风铃木,将形成绵延1公里的花海长廊。

据统计,平沙镇今年在平沙新城核心区种植4000株紫花风铃木,建设2.8公里“春花秋叶”视觉廊道;在升平大道栽植716株宫粉紫荆,以200株黄槐金叶镶边,打造“车行霞蔚间”沉浸式风景走廊,进一步丰富城镇景观带。
靶向施策 筑牢绿色安全屏障
平沙镇立足防风固土生态需求,在莲藕基地选用4000余株水杉构建“田间防护林”,该树种具有直立性强、根系发达等优势,成林后高度可达35米,形成可靠的生态屏障抵御台风,守护藕田稳产增收。

探索“以绿治污”路径,于南新污水处理点打造“生态滤池”,利用75株宫粉紫荆的根系吸附、叶片滞尘等生态功能,吸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共治共享 激括全民植绿动能
为提高居民参与绿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氛围,平沙镇践行“绿色种在生活身边”理念,将3689株上级下发的果树苗巧妙转化为“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4月3日,大虎社区居委会门前人头攒动,居民认真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果树,大虎社区居民李姨满载而归、笑容满面,“听到可以免费领果树,刚好家里附近也有空地,早早就来排队认种了。”

据悉,平沙镇积极动员居民自主认领树苗,在居民房前屋后、庭院空地等位置划定种植点位,确保果树既能美化环境,又便于居民日常照料,并推行“责任到户、精细管理”模式,实行“一户一认领一台账”。居民签订管护承诺书,社区建立电子信息台账,详细记录每户认领种植苗木品种、种植位置、养护日志等数据,确保果树苗种一棵、活一棵,让绿色惠民工程真正落地见效。
同时,建立“政企民”协同管护体系,对乡村绿化植树苗木实施全周期养护,定时开展浇水、施肥等专业养护。

在逐绿向美的目标下,平沙镇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群众做植树造林的参与者、实践者,凝聚每一份力量绘就全域生态新画卷。截至目前,今年累计种植苗木约2.4万株。
接下来,平沙镇将继续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严格落实管养、维护措施,力求“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不断厚植生态底色。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