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自然资源部公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引社会资本之水行系统修复之策——广东省珠海市三角岛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这是三角岛第二次获此殊荣。
据自然资源部官网公布的消息,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由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组织开展,并召开了专家评选会。此次共评选出15个典型案例,广东三地入选,珠海位列其中。

三角岛位于珠江口(又名长琴岛),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因岛屿轮廓呈三角形得名,自然形态表面积约96.5公顷,是全国首个以“公益+旅游”模式开发的无居民海岛。该岛曾因采石挖掘导致生态破坏。2017年,三角岛在尊重现有生态格局基础上,采用“改土、净水、复绿、造景”的生态手法,全方位构建“山、林、湖、海”生态系统。
如今,三角岛生态环境焕然一新,树木郁郁葱葱,物种多样性大幅提升。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过去岛上难觅踪迹的白鹭等野生鸟类,如今成群结队栖息于此;且因地处白海豚生态保护区内,常见白海豚出没。
近年来,三角岛生态修复成果丰硕。2022年4月,其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项目获“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案例”;2023年6月,三角岛荣获“和美海岛”国家级荣誉,为广东省首批获此称号的海岛之一;2024年10月,该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此次再次入选“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是三角岛生态修复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接下来,珠海将以整岛生态修复为重点,以适度旅游开发为支撑,致力于打造中国海洋海岛生态修复示范样本和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名片。
5月21日,自然资源部公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引社会资本之水行系统修复之策——广东省珠海市三角岛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这是三角岛第二次获此殊荣。
据自然资源部官网公布的消息,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由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组织开展,并召开了专家评选会。此次共评选出15个典型案例,广东三地入选,珠海位列其中。

三角岛位于珠江口(又名长琴岛),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因岛屿轮廓呈三角形得名,自然形态表面积约96.5公顷,是全国首个以“公益+旅游”模式开发的无居民海岛。该岛曾因采石挖掘导致生态破坏。2017年,三角岛在尊重现有生态格局基础上,采用“改土、净水、复绿、造景”的生态手法,全方位构建“山、林、湖、海”生态系统。
如今,三角岛生态环境焕然一新,树木郁郁葱葱,物种多样性大幅提升。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过去岛上难觅踪迹的白鹭等野生鸟类,如今成群结队栖息于此;且因地处白海豚生态保护区内,常见白海豚出没。
近年来,三角岛生态修复成果丰硕。2022年4月,其湖泊整治及生态修复项目获“广东省第二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案例”;2023年6月,三角岛荣获“和美海岛”国家级荣誉,为广东省首批获此称号的海岛之一;2024年10月,该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此次再次入选“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是三角岛生态修复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接下来,珠海将以整岛生态修复为重点,以适度旅游开发为支撑,致力于打造中国海洋海岛生态修复示范样本和湾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名片。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