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珠海挺好丨让温暖被听见!创业者故事朗诵会温情上演

在珠海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创业者,都以炽烈的热爱与坚持,奏响着城市发展的激昂旋律。7月10日晚,一场主题为“让温暖被听见”的创业者故事朗诵会,在市工人文化宫音乐厅温情上演。党员干部、企业代表、创业者及社区群众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感悟这场融合奋斗叙事与情感共鸣的精神之旅

本次活动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珠海市总工会、香洲区委宣传部、珠海市作家协会协办,珠海传媒集团承办。活动旨在生动展现珠海优秀创业者的奋斗风貌,为全市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树立可学可做的榜样,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激励更多人在这片热土上逐梦前行

本次朗诵会以“我在珠海挺好”为核心主题,通过2首歌曲、6个语言类节目,全景式呈现6组创业者的奋斗故事,既彰显珠海的创业沃土优势,也传递出新时代创业者扎根珠海、服务社会的深厚情怀。朗诵会紧扣“温暖”与“力量”两大关键词,通过诗歌、情景剧、脱口秀等多元形式,将创业者的实干故事转化为直抵人心的艺术表达,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深受触动。

在节目《澳门青年林锦城的“蚝”情壮志》中,澳门青年林锦城满怀激情地走上舞台,分享了他的创业传奇。在节目《北山创业狂想曲》中,北山MO-DESIGN工作室主理人周小良则以脱口秀形式,幽默风趣地再现了自己活化15处北山历史建筑的历程。原创情景剧《焊接人生》聚焦中海福陆重工焊接管理室主任朱化学,重现了他平凡而精彩的“焊接人生”,展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原创情景剧《此心安处是吾乡》则将镜头对准斗门观沥民宿创始人周颖欣与莲江山禾田园创始人余和邓、罗彩虹夫妻,讲述了他们用民宿经济、田园文旅激活乡村资源的故事。

“大国焊将”朱化学:

破题深海焊接

炼就海上“长城”

原创情景剧《焊接人生》以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焊接管理室主任朱化学的故事为蓝本,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他在中海福陆重工焊接管理室的工作场景。从面对焊接难题时的困惑和压力,到带领团队攻克难关的坚持和努力,再到取得成绩后的喜悦和自豪,情景剧生动展现出他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感。

“大国焊将”朱化学(左一)。

在海洋石油工程领域,朱化学从普通技工到“大国焊将”,用30年的坚持解答“中国智造”的命题——破题深海焊接,炼就海上“长城”。火花四溅中,面对难题的执着,团队协作的力量,更是攻克难关后那份沉甸甸的成就感。

多年来,朱化学先后参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海基二号”等53个国内外大型能源工程项目建设,带领团队攻克焊接技术难关20余个,改进工艺10余项,牵头开展技术创新获专利8项、技改技革奖9次、创建工法5个,累计节省成本5400余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焊将”。

工作室主理人、设计师周小良:

让北山“传统与新潮共生”

在节目《北山创业狂想曲》中,澳门设计师协会会长、北山MO-DESIGN工作室主理人周小良以脱口秀形式,再现了自己活化15处北山历史建筑的历程。他用“白天凉茶铺、夜晚文化场”的创新模式,让老村焕发新活力,生动诠释了“传统与新潮共生”的珠海气质。

设计师周小良。

在澳门长大的周小良,从小受文化艺术氛围影响而投身设计行业,创立了MO-DESIGN设计工作室。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自2021年起,周小良便将工作重心转移至珠海。

五年前初来珠海时,他就被北山村的宁静与古朴触动。机缘巧合下,他结识了扎根北山多年的文化产业带头人薛文,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携手用文化和艺术活化这座百年古村落,发掘北山本土文化中的闪光点,并融入时尚元素加以呈现。在周小良的“魔法”下,如今的北山村已成为珠海文化新地标

甜品店创始人廖峪婧:

“冷板凳”逆袭变身“网红打卡地”

脱口秀《北山创业狂想曲》中,还以廖峪婧返乡开甜品店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放弃大城市繁华、选择返乡创业当甜品“魔法师”的女孩的心路历程。在场观众听完故事,虽然嘴里没吃甜品,心里却很甜!

甜品店创始人廖峪婧。

2020年,土生土长的北山村人廖峪婧,在广州做了一段时间会展行业后,毅然选择回到珠海,做自己喜爱的甜品,最终把小小的甜品店变成了坐拥二层楼小别墅的餐厅。她觉得,这一切都跟一份乡愁、一种精神有关。

为了找到最优质的食材,廖峪婧走遍周边大小村落,跟农户一家家谈合作。有次为了采购一种特殊的水果,凌晨三点就出发,在颠簸的山路上折腾几个小时。她坐在人家院里,从甜品梦想聊到合作共赢,聊到夕阳西下,把农户聊成了“头号供应商”。

通过亲自拍美图、写文案、搞试吃,收集反馈死磕口味,她硬是把小店从“冷板凳”熬成了“网红打卡地”。“真心希望更多人来这里创业,我们一起把这里打造成知名度越来越高的‘梦想之城’!”廖峪婧动情地说。

“莲江山禾”创始人

余和邓、罗彩虹夫妇:

享受“把家乡变美”的成就感

“彩虹,还记得当初咱俩说要回来搞这个‘莲江山禾’休闲游乐园,亲戚们都说咱俩疯了不?”“怎么不记得?我就想着,用咱在外头学的本事,让这土地‘活’起来,让家乡‘沉睡’资源焕发生机。”

余和邓、罗彩虹夫妇。

原创情景剧《此心安处是吾乡》里,莲江山禾田园创始人余和邓、罗彩虹夫妻的对话,讲述他们用民宿经济、田园文旅激活乡村资源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看到这么多游客喜欢我们的田园和民宿,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我们感到特别的欣慰和满足。”罗彩虹在现场分享道,自己最想说的话就是“我在珠海挺好”,因为家乡给了自己比城市更踏实的幸福。她动情地说,其实我们不是“回来吃苦”,而是回来享受“把家乡变美”的成就感。

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愿意驻足留下来,并且能够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罗彩虹萌生了“唤醒沉睡资源,重塑乡村活力”的想法,通过“统一租赁、整体改造、多元运营”模式,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打造集民宿、田园体验、文化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文旅综合体。

他们的努力正一点点改变着这片土地:项目逐步带动了莲江村的经济发展,村民们的农产品销量日益增长。如今,夫妇俩打造的莲江山禾休闲田园已激活数十栋闲置农房,并创造本地就业岗位,吸引城市客流反哺乡村。

“90后”林锦城:

书写自己的“蚝”情壮志

在节目《澳门青年林锦城的“蚝”情壮志》中,“90后”澳门青年、金湾悦禾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锦城走上舞台分享创业故事。他说:“创业者就像生蚝,既要扎根海底,又要敢于被浪涛打磨。”

珠海“蚝王”林锦城。

“蚝全身都是宝。除了鲜美的蚝肉,这看似不起眼的蚝壳,也蕴藏着无限可能。我和团队潜心研究,让废弃的蚝壳华丽转身,成为承载湾区文化和海洋记忆的独特艺术品。”林锦城展示了蚝壳手绘工艺品,和大家分享一下“蚝”艺的奇妙世界。

2017年从国外回来后,林锦城跑了多个沿海城市,调研国内生蚝养殖情况,最后选定位于金湾荷包岛和大杧岛的万亩海域,耕耘创业“蓝海”。他凭借“HDPE筏架”“物联网监测”等科技手段,成功破解传统养殖难题,还在金湾区荷包岛海域打造万亩“海洋牧场”,带动200名村民就业,实现了4.5亿元的年产值,为村集体增收约1000万元。

如今,澳门悦禾已成为大湾区养殖规模最大、品牌化程度最高的澳资企业,公司在珠海成立了金湾悦禾和斗门悦禾等分公司,以珠海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产业链的全面提升。“期待更多港澳青年来珠海,在这片咸淡水交汇的地方,书写自己的‘蚝’情壮志。”林锦城说。

民宿主人周颖欣:

守着家乡,看着乡亲们的笑脸

“我回来了,把祖屋改造成了‘观沥民宿’!”原创情景剧《此心安处是吾乡》将斗门沥岐新村“90后”青年周颖欣的故事搬上舞台。她是“观沥·山月里”的主理人,这里没有大都市的车水马龙,但有清晨的鸡鸣、带着露珠的瓜果香,推开窗,就能拥抱青山绿水。

民宿主人周颖欣。

周颖欣在斗门区斗门镇沥岐新村出生和长大。她认为,自己家周围有御温泉、菉猗堂等许多景点,有珠海旅游资源作为依托,开民宿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她利用寒暑假调研亚洲9个国家90多间民宿,为了施工质量,把自己从“美少女”变成“包工头”,在所有人都不看好自己的时候硬生生坚持,直到自己在家乡珠海的民宿品牌拥有了12栋居民楼近50间客房,收获各地客人的喜爱。

“现在村里的好东西,外面抢着要!就像这香囊,以前阿婆们做着玩儿,驱个蚊。现在我们设计了包装,讲好故事,成了村里的特色伴手礼!”周颖欣动情地说,“守着家乡,看着乡亲们的笑脸,听着游客说‘玩不够’,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日子。”

封面图:朱习摄
文字:刘雅玲 图片:朱习 程霖 钟凡 张洲 赵梓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董帅奇
微信
朋友圈
我在珠海挺好丨让温暖被听见!创业者故事朗诵会温情上演
珠海特区报 2025-07-11 03:33

在珠海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上,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创业者,都以炽烈的热爱与坚持,奏响着城市发展的激昂旋律。7月10日晚,一场主题为“让温暖被听见”的创业者故事朗诵会,在市工人文化宫音乐厅温情上演。党员干部、企业代表、创业者及社区群众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感悟这场融合奋斗叙事与情感共鸣的精神之旅

本次活动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珠海市总工会、香洲区委宣传部、珠海市作家协会协办,珠海传媒集团承办。活动旨在生动展现珠海优秀创业者的奋斗风貌,为全市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树立可学可做的榜样,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激励更多人在这片热土上逐梦前行

本次朗诵会以“我在珠海挺好”为核心主题,通过2首歌曲、6个语言类节目,全景式呈现6组创业者的奋斗故事,既彰显珠海的创业沃土优势,也传递出新时代创业者扎根珠海、服务社会的深厚情怀。朗诵会紧扣“温暖”与“力量”两大关键词,通过诗歌、情景剧、脱口秀等多元形式,将创业者的实干故事转化为直抵人心的艺术表达,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深受触动。

在节目《澳门青年林锦城的“蚝”情壮志》中,澳门青年林锦城满怀激情地走上舞台,分享了他的创业传奇。在节目《北山创业狂想曲》中,北山MO-DESIGN工作室主理人周小良则以脱口秀形式,幽默风趣地再现了自己活化15处北山历史建筑的历程。原创情景剧《焊接人生》聚焦中海福陆重工焊接管理室主任朱化学,重现了他平凡而精彩的“焊接人生”,展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原创情景剧《此心安处是吾乡》则将镜头对准斗门观沥民宿创始人周颖欣与莲江山禾田园创始人余和邓、罗彩虹夫妻,讲述了他们用民宿经济、田园文旅激活乡村资源的故事。

“大国焊将”朱化学:

破题深海焊接

炼就海上“长城”

原创情景剧《焊接人生》以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中心焊接管理室主任朱化学的故事为蓝本,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他在中海福陆重工焊接管理室的工作场景。从面对焊接难题时的困惑和压力,到带领团队攻克难关的坚持和努力,再到取得成绩后的喜悦和自豪,情景剧生动展现出他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感。

“大国焊将”朱化学(左一)。

在海洋石油工程领域,朱化学从普通技工到“大国焊将”,用30年的坚持解答“中国智造”的命题——破题深海焊接,炼就海上“长城”。火花四溅中,面对难题的执着,团队协作的力量,更是攻克难关后那份沉甸甸的成就感。

多年来,朱化学先后参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海基二号”等53个国内外大型能源工程项目建设,带领团队攻克焊接技术难关20余个,改进工艺10余项,牵头开展技术创新获专利8项、技改技革奖9次、创建工法5个,累计节省成本5400余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焊将”。

工作室主理人、设计师周小良:

让北山“传统与新潮共生”

在节目《北山创业狂想曲》中,澳门设计师协会会长、北山MO-DESIGN工作室主理人周小良以脱口秀形式,再现了自己活化15处北山历史建筑的历程。他用“白天凉茶铺、夜晚文化场”的创新模式,让老村焕发新活力,生动诠释了“传统与新潮共生”的珠海气质。

设计师周小良。

在澳门长大的周小良,从小受文化艺术氛围影响而投身设计行业,创立了MO-DESIGN设计工作室。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自2021年起,周小良便将工作重心转移至珠海。

五年前初来珠海时,他就被北山村的宁静与古朴触动。机缘巧合下,他结识了扎根北山多年的文化产业带头人薛文,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携手用文化和艺术活化这座百年古村落,发掘北山本土文化中的闪光点,并融入时尚元素加以呈现。在周小良的“魔法”下,如今的北山村已成为珠海文化新地标

甜品店创始人廖峪婧:

“冷板凳”逆袭变身“网红打卡地”

脱口秀《北山创业狂想曲》中,还以廖峪婧返乡开甜品店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放弃大城市繁华、选择返乡创业当甜品“魔法师”的女孩的心路历程。在场观众听完故事,虽然嘴里没吃甜品,心里却很甜!

甜品店创始人廖峪婧。

2020年,土生土长的北山村人廖峪婧,在广州做了一段时间会展行业后,毅然选择回到珠海,做自己喜爱的甜品,最终把小小的甜品店变成了坐拥二层楼小别墅的餐厅。她觉得,这一切都跟一份乡愁、一种精神有关。

为了找到最优质的食材,廖峪婧走遍周边大小村落,跟农户一家家谈合作。有次为了采购一种特殊的水果,凌晨三点就出发,在颠簸的山路上折腾几个小时。她坐在人家院里,从甜品梦想聊到合作共赢,聊到夕阳西下,把农户聊成了“头号供应商”。

通过亲自拍美图、写文案、搞试吃,收集反馈死磕口味,她硬是把小店从“冷板凳”熬成了“网红打卡地”。“真心希望更多人来这里创业,我们一起把这里打造成知名度越来越高的‘梦想之城’!”廖峪婧动情地说。

“莲江山禾”创始人

余和邓、罗彩虹夫妇:

享受“把家乡变美”的成就感

“彩虹,还记得当初咱俩说要回来搞这个‘莲江山禾’休闲游乐园,亲戚们都说咱俩疯了不?”“怎么不记得?我就想着,用咱在外头学的本事,让这土地‘活’起来,让家乡‘沉睡’资源焕发生机。”

余和邓、罗彩虹夫妇。

原创情景剧《此心安处是吾乡》里,莲江山禾田园创始人余和邓、罗彩虹夫妻的对话,讲述他们用民宿经济、田园文旅激活乡村资源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看到这么多游客喜欢我们的田园和民宿,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我们感到特别的欣慰和满足。”罗彩虹在现场分享道,自己最想说的话就是“我在珠海挺好”,因为家乡给了自己比城市更踏实的幸福。她动情地说,其实我们不是“回来吃苦”,而是回来享受“把家乡变美”的成就感。

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愿意驻足留下来,并且能够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罗彩虹萌生了“唤醒沉睡资源,重塑乡村活力”的想法,通过“统一租赁、整体改造、多元运营”模式,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打造集民宿、田园体验、文化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文旅综合体。

他们的努力正一点点改变着这片土地:项目逐步带动了莲江村的经济发展,村民们的农产品销量日益增长。如今,夫妇俩打造的莲江山禾休闲田园已激活数十栋闲置农房,并创造本地就业岗位,吸引城市客流反哺乡村。

“90后”林锦城:

书写自己的“蚝”情壮志

在节目《澳门青年林锦城的“蚝”情壮志》中,“90后”澳门青年、金湾悦禾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锦城走上舞台分享创业故事。他说:“创业者就像生蚝,既要扎根海底,又要敢于被浪涛打磨。”

珠海“蚝王”林锦城。

“蚝全身都是宝。除了鲜美的蚝肉,这看似不起眼的蚝壳,也蕴藏着无限可能。我和团队潜心研究,让废弃的蚝壳华丽转身,成为承载湾区文化和海洋记忆的独特艺术品。”林锦城展示了蚝壳手绘工艺品,和大家分享一下“蚝”艺的奇妙世界。

2017年从国外回来后,林锦城跑了多个沿海城市,调研国内生蚝养殖情况,最后选定位于金湾荷包岛和大杧岛的万亩海域,耕耘创业“蓝海”。他凭借“HDPE筏架”“物联网监测”等科技手段,成功破解传统养殖难题,还在金湾区荷包岛海域打造万亩“海洋牧场”,带动200名村民就业,实现了4.5亿元的年产值,为村集体增收约1000万元。

如今,澳门悦禾已成为大湾区养殖规模最大、品牌化程度最高的澳资企业,公司在珠海成立了金湾悦禾和斗门悦禾等分公司,以珠海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产业链的全面提升。“期待更多港澳青年来珠海,在这片咸淡水交汇的地方,书写自己的‘蚝’情壮志。”林锦城说。

民宿主人周颖欣:

守着家乡,看着乡亲们的笑脸

“我回来了,把祖屋改造成了‘观沥民宿’!”原创情景剧《此心安处是吾乡》将斗门沥岐新村“90后”青年周颖欣的故事搬上舞台。她是“观沥·山月里”的主理人,这里没有大都市的车水马龙,但有清晨的鸡鸣、带着露珠的瓜果香,推开窗,就能拥抱青山绿水。

民宿主人周颖欣。

周颖欣在斗门区斗门镇沥岐新村出生和长大。她认为,自己家周围有御温泉、菉猗堂等许多景点,有珠海旅游资源作为依托,开民宿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她利用寒暑假调研亚洲9个国家90多间民宿,为了施工质量,把自己从“美少女”变成“包工头”,在所有人都不看好自己的时候硬生生坚持,直到自己在家乡珠海的民宿品牌拥有了12栋居民楼近50间客房,收获各地客人的喜爱。

“现在村里的好东西,外面抢着要!就像这香囊,以前阿婆们做着玩儿,驱个蚊。现在我们设计了包装,讲好故事,成了村里的特色伴手礼!”周颖欣动情地说,“守着家乡,看着乡亲们的笑脸,听着游客说‘玩不够’,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日子。”

封面图:朱习摄
文字:刘雅玲 图片:朱习 程霖 钟凡 张洲 赵梓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