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朋友当“体验官”、数字化“找茬”……珠海科技赋能助力无障碍升级

“这片区域盲道的脚感太弱了。”“公交站台、天桥电梯需要有提示盲道,不然我们找不到在哪里。”

7月24日下午,在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牵头下,珠海市盲人协会众多成员来到香洲区银桦新村公交站,化身“体验官”,细致考察周边盲道、公交场站、人行过街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他们还体验了新投入使用的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可能。

数字化“体检”,精准检测无障碍环境建设短板

脚下盲道的触感模糊不清,公交站台旁缺少指引的提示砖,天桥电梯的位置难以寻觅……体验过后,盲协成员们你一言我一语,诉说自己日常出行面临的困难及诉求。市残联、公交集团、交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仔细倾听和记录着残障朋友们的意见,为接下来的提升整改做准备。

现场,广东省十五运及残特奥赛事场馆无障碍建设技术咨询单位——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使用专门研发的数据采集工具,对公交站台周边的盲道设施、缘石坡路、公交场站、人行过街设施、无障碍标识标牌、道路指引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无障碍环境“体检”。

“采集数据后上传到我们的后台,经过与国家无障碍设计标准进行比对,高效识别现有环境中的无障碍设施缺陷。”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区销售总监刘义说。

“我们终于能靠自己‘看见’公交车了!”

“以前公交车来了,我要询问路人来的是几路车。”视障人士王午阳有些激动,“但现在不一样了,B6路有了公交导盲系统,我们终于能靠自己‘看见’公交车了!”

体验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程霖 摄

王午阳是一名盲人按摩师,在珠海打拼10余年,他靠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每天,王午阳都会搭乘B6路到店里上班。得知珠海部分公交线路启用这套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王午阳把喜讯告知了身边的视障朋友。

视障人士陈维在亲身体验了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后说:“摇晃一下手机,配套的‘听听巴士’APP会告诉我车还有几站到,车到了,车头会有语音播报。”

“对我们视障人士来说,APP操作起来不难。希望珠海能有更多公交车安装上这套系统,这样我们的日常出行就更加便捷了。”珠海市盲人协会会长李韶明说。

在市残联积极协调和推动下,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珠海捐赠了18套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站台自动识别与定位、车辆进站与到站提醒、语音引导上车、乘车过程全程引导和线路收藏等功能,帮助视障等残障人士和有需要的老年乘客便捷乘车。

“目前,18套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已经投放在B5路、B6路。这两路车途经市民服务中心、人民医院等区域,客流量大,残障人士出行需求较高。”珠海公交集团营运部负责人侯茂顺告诉记者,公交集团还对18台车辆的40位司机进行了专门培训。

据悉,珠海市公交集团将在今年新购公交车中选取10%加装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并逐步将该系统推广至其他公交线路,未来将惠及更多的残障人士、老年群体和行动不便者,享受无障碍出行提供的便捷。

从赛场到生活,“黑科技”让运动员们体验感提升

今年,珠海将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部分赛事。

为充分满足残障人士在赛事场馆及周边区域独立活动的需求,今年2月起,珠海度假村酒店启动了全方位无障碍改造,针对不同残障类型人士的需求精细化调整,并在赛事场馆的出入口、观众区、服务点等区域均配备了整合无障碍引导系统、无障碍服务桩和无障碍服务台等模块的智慧无障碍服务系统,能够更好地解决残障群体在场馆内信息获取、通行等难题。6月中旬,这里成功举办了2025珠海象棋、围棋邀请赛暨残特奥会象棋、围棋测试赛,收获了参赛运动员们的好评。

珠海度假村酒店内部打造的无障碍服务中心,能够为残障朋友提供需要的服务。 温泳珊 摄

走进珠海特索彼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AI+下肢外骨骼机器人、AI+马桶辅助机器人、AI+桌面式陪伴机器人等各类智能辅助设备映入眼帘。珠海特索彼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惠林介绍,这批设备是公司近年自主研发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辅助行动不便者行走、站立;马桶机器人能提供自动升降助力,降低如厕风险;桌面陪伴机器人提供情感交互,能够提升残障人士的自主参与活动能力,实现出行、如厕、洗护、休憩全流程无障碍。

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四级调研员成文锋告诉记者,接下来,市残联将和该公司密切合作,在赛事场馆内设置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区,如在服务点提供AI+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租赁服务,在卫生间加装AI+马桶辅助机器人,配置AI+桌面陪伴机器人提供情感交互,让参赛运动员及残障人士在赛场和生活都能体验和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

“科技助残的终极目标,在于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尊重差异的社会文明。市残联还将积极联动科创企业与高校,牵头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平台,加速助残科技的研发与应用落地,运用科技赋能残疾人群体平等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让科技的温暖照亮每一个生命的尊严。”成文锋说。

文字:温泳珊 图片:程霖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微信
朋友圈
残障朋友当“体验官”、数字化“找茬”……珠海科技赋能助力无障碍升级
观海融媒 2025-07-31 13:00

“这片区域盲道的脚感太弱了。”“公交站台、天桥电梯需要有提示盲道,不然我们找不到在哪里。”

7月24日下午,在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牵头下,珠海市盲人协会众多成员来到香洲区银桦新村公交站,化身“体验官”,细致考察周边盲道、公交场站、人行过街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他们还体验了新投入使用的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可能。

数字化“体检”,精准检测无障碍环境建设短板

脚下盲道的触感模糊不清,公交站台旁缺少指引的提示砖,天桥电梯的位置难以寻觅……体验过后,盲协成员们你一言我一语,诉说自己日常出行面临的困难及诉求。市残联、公交集团、交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仔细倾听和记录着残障朋友们的意见,为接下来的提升整改做准备。

现场,广东省十五运及残特奥赛事场馆无障碍建设技术咨询单位——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使用专门研发的数据采集工具,对公交站台周边的盲道设施、缘石坡路、公交场站、人行过街设施、无障碍标识标牌、道路指引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无障碍环境“体检”。

“采集数据后上传到我们的后台,经过与国家无障碍设计标准进行比对,高效识别现有环境中的无障碍设施缺陷。”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区销售总监刘义说。

“我们终于能靠自己‘看见’公交车了!”

“以前公交车来了,我要询问路人来的是几路车。”视障人士王午阳有些激动,“但现在不一样了,B6路有了公交导盲系统,我们终于能靠自己‘看见’公交车了!”

体验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程霖 摄

王午阳是一名盲人按摩师,在珠海打拼10余年,他靠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每天,王午阳都会搭乘B6路到店里上班。得知珠海部分公交线路启用这套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王午阳把喜讯告知了身边的视障朋友。

视障人士陈维在亲身体验了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后说:“摇晃一下手机,配套的‘听听巴士’APP会告诉我车还有几站到,车到了,车头会有语音播报。”

“对我们视障人士来说,APP操作起来不难。希望珠海能有更多公交车安装上这套系统,这样我们的日常出行就更加便捷了。”珠海市盲人协会会长李韶明说。

在市残联积极协调和推动下,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珠海捐赠了18套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站台自动识别与定位、车辆进站与到站提醒、语音引导上车、乘车过程全程引导和线路收藏等功能,帮助视障等残障人士和有需要的老年乘客便捷乘车。

“目前,18套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已经投放在B5路、B6路。这两路车途经市民服务中心、人民医院等区域,客流量大,残障人士出行需求较高。”珠海公交集团营运部负责人侯茂顺告诉记者,公交集团还对18台车辆的40位司机进行了专门培训。

据悉,珠海市公交集团将在今年新购公交车中选取10%加装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并逐步将该系统推广至其他公交线路,未来将惠及更多的残障人士、老年群体和行动不便者,享受无障碍出行提供的便捷。

从赛场到生活,“黑科技”让运动员们体验感提升

今年,珠海将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部分赛事。

为充分满足残障人士在赛事场馆及周边区域独立活动的需求,今年2月起,珠海度假村酒店启动了全方位无障碍改造,针对不同残障类型人士的需求精细化调整,并在赛事场馆的出入口、观众区、服务点等区域均配备了整合无障碍引导系统、无障碍服务桩和无障碍服务台等模块的智慧无障碍服务系统,能够更好地解决残障群体在场馆内信息获取、通行等难题。6月中旬,这里成功举办了2025珠海象棋、围棋邀请赛暨残特奥会象棋、围棋测试赛,收获了参赛运动员们的好评。

珠海度假村酒店内部打造的无障碍服务中心,能够为残障朋友提供需要的服务。 温泳珊 摄

走进珠海特索彼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AI+下肢外骨骼机器人、AI+马桶辅助机器人、AI+桌面式陪伴机器人等各类智能辅助设备映入眼帘。珠海特索彼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惠林介绍,这批设备是公司近年自主研发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辅助行动不便者行走、站立;马桶机器人能提供自动升降助力,降低如厕风险;桌面陪伴机器人提供情感交互,能够提升残障人士的自主参与活动能力,实现出行、如厕、洗护、休憩全流程无障碍。

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四级调研员成文锋告诉记者,接下来,市残联将和该公司密切合作,在赛事场馆内设置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区,如在服务点提供AI+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租赁服务,在卫生间加装AI+马桶辅助机器人,配置AI+桌面陪伴机器人提供情感交互,让参赛运动员及残障人士在赛场和生活都能体验和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

“科技助残的终极目标,在于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尊重差异的社会文明。市残联还将积极联动科创企业与高校,牵头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平台,加速助残科技的研发与应用落地,运用科技赋能残疾人群体平等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让科技的温暖照亮每一个生命的尊严。”成文锋说。

文字:温泳珊 图片:程霖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