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金湾:红旗镇小林村“家门口”闲置空间蝶变儿童乐园

方寸之间,漫步闲坐、运动健身、游玩嬉戏……记者9月11日获悉,近日,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小林村的公共休闲场所焕然一新!多彩的设施、欢乐的笑声,正成为这个村子的日常。

方寸天地焕新颜 家门口的“多巴胺”儿童乐园

傍晚,走进红旗镇小林村孝德文化广场,氤氲着“多巴胺色彩”的开敞空间里,孩子们在滑梯上欢快嬉戏,长者们在步道上悠闲散步,整个广场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焕然一新的小林村孝德文化广场

“以前这里几乎没有儿童游乐设施,孩子来了也没有什么可玩的。”提起之前的情况,小林村村民梁小姐直言,“孩子早就盼着有个儿童乐园了,现在终于实现了。”

就在数月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功能单一、缺乏特色的公共场地。如今,通过红旗镇实施的儿童友好空间改造项目,这片空间焕然一新,不仅成为孩子们课后流连忘返的乐园,更升级为村民休闲社交的核心场地,为村里注入了满满的活力与童趣。

从“无处可玩”到“快乐天地” 政企民携手点亮童心

作为一个在毗邻工业区的行政村,小林村人口众多、双职工家庭比重大,“家长上班,孩子放学后该去哪儿?”一度成为困扰不少村民的现实难题。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红旗镇精准聚焦村民需求,将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相结合,启动儿童友好空间改造项目。该项目通过对小林村德孝广场、小林山生态公园2处场所的“间隙空间”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打造出多功能、趣味性强的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彻底改变了原有公共场所功能单一、缺乏主题特色与可玩性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了儿童参与机制,认真听取家长和孩子们的意见,避免过度设计和千篇一律,为孩子们留下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

孝德文化广场改造前
孝德文化广场改造后
小林山生态公园改造前
小林山生态公园改造后

该项目还成功撬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珠光集团提供的50万元资金支持,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种“政企协作”模式,不仅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基层社区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量身打造趣味空间 小角落变身“大世界”

根据不同地块的环境特点和儿童实际需求,项目团队量身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活动空间。

在德孝文化广场,改造并非简单的设施添加。它被巧妙划分为多功能戏台区、活动区、科普教育区,并贴心增设了风雨廊架,为儿童提供遮风挡雨的临时空间,让活动路径更加安全方便。

而在小林山生态公园,原本荒废的空地焕然一新。充满挑战的攀爬墙、锻炼协调能力的感统墙、激发想象力的儿童树屋一应俱全,一改往日只有零星健身器材、缺乏儿童活动设施的困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星星幼儿园的师生共同参与了广场地面的彩绘创作,将童真创意永久留在这片他们将日常使用的空间中。

小而美、微而精。红旗镇通过对零星空间的精细化改造,让有限土地释放出更大社会价值。如今,这些色彩明快、功能复合的儿童友好空间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地,更是孩子们课后不愿离开的快乐天地。“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微改造、精提升’,拓展更多主题空间,让儿童友好理念在红旗深深扎根。”红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隅一角皆风景,一方一寸尽欢愉。这些“家门口”的方寸小空间,正承载起越来越多居民实实在在的“大幸福”。

文字:红旗镇文化旅游办公室王丽娜 红旗镇城市管理办公室陈嘉洵 图片:红旗镇文化旅游办公室冯才俊 编辑:王丽娜 曾翠琼 责任编辑:孙宁
珠海金湾:红旗镇小林村“家门口”闲置空间蝶变儿童乐园
红旗镇 2025-09-11 10:50

方寸之间,漫步闲坐、运动健身、游玩嬉戏……记者9月11日获悉,近日,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小林村的公共休闲场所焕然一新!多彩的设施、欢乐的笑声,正成为这个村子的日常。

方寸天地焕新颜 家门口的“多巴胺”儿童乐园

傍晚,走进红旗镇小林村孝德文化广场,氤氲着“多巴胺色彩”的开敞空间里,孩子们在滑梯上欢快嬉戏,长者们在步道上悠闲散步,整个广场充满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焕然一新的小林村孝德文化广场

“以前这里几乎没有儿童游乐设施,孩子来了也没有什么可玩的。”提起之前的情况,小林村村民梁小姐直言,“孩子早就盼着有个儿童乐园了,现在终于实现了。”

就在数月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功能单一、缺乏特色的公共场地。如今,通过红旗镇实施的儿童友好空间改造项目,这片空间焕然一新,不仅成为孩子们课后流连忘返的乐园,更升级为村民休闲社交的核心场地,为村里注入了满满的活力与童趣。

从“无处可玩”到“快乐天地” 政企民携手点亮童心

作为一个在毗邻工业区的行政村,小林村人口众多、双职工家庭比重大,“家长上班,孩子放学后该去哪儿?”一度成为困扰不少村民的现实难题。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红旗镇精准聚焦村民需求,将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相结合,启动儿童友好空间改造项目。该项目通过对小林村德孝广场、小林山生态公园2处场所的“间隙空间”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打造出多功能、趣味性强的儿童友好型“口袋公园”,彻底改变了原有公共场所功能单一、缺乏主题特色与可玩性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过程中创新性地引入了儿童参与机制,认真听取家长和孩子们的意见,避免过度设计和千篇一律,为孩子们留下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

孝德文化广场改造前
孝德文化广场改造后
小林山生态公园改造前
小林山生态公园改造后

该项目还成功撬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珠光集团提供的50万元资金支持,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种“政企协作”模式,不仅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基层社区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量身打造趣味空间 小角落变身“大世界”

根据不同地块的环境特点和儿童实际需求,项目团队量身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活动空间。

在德孝文化广场,改造并非简单的设施添加。它被巧妙划分为多功能戏台区、活动区、科普教育区,并贴心增设了风雨廊架,为儿童提供遮风挡雨的临时空间,让活动路径更加安全方便。

而在小林山生态公园,原本荒废的空地焕然一新。充满挑战的攀爬墙、锻炼协调能力的感统墙、激发想象力的儿童树屋一应俱全,一改往日只有零星健身器材、缺乏儿童活动设施的困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星星幼儿园的师生共同参与了广场地面的彩绘创作,将童真创意永久留在这片他们将日常使用的空间中。

小而美、微而精。红旗镇通过对零星空间的精细化改造,让有限土地释放出更大社会价值。如今,这些色彩明快、功能复合的儿童友好空间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地,更是孩子们课后不愿离开的快乐天地。“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微改造、精提升’,拓展更多主题空间,让儿童友好理念在红旗深深扎根。”红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隅一角皆风景,一方一寸尽欢愉。这些“家门口”的方寸小空间,正承载起越来越多居民实实在在的“大幸福”。

文字:红旗镇文化旅游办公室王丽娜 红旗镇城市管理办公室陈嘉洵 图片:红旗镇文化旅游办公室冯才俊 编辑:王丽娜 曾翠琼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