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两个“肖尔布拉克”
花香四溢(水彩画)          伍丽君 作品

肖尔布拉克是伊犁新源县一个不足万人的村镇,虽说小得不起眼,却因当代两个同题文艺作品而声名远播,令向往大美新疆的人,念兹在兹这块牧场、这个酒乡。

第一个作品,是刀郎2004年作词作曲并与黄灿演唱的歌曲。21年过去了,一听这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伴奏与歌声,其奔放激越的旋律、丰姿绰约的意象,仍然使我心旌飘荡:“肖尔布拉克呀,酒乡的克姆孜,是咱们新疆最美的诗。辽阔的牧场,肥沃的土地,酒香飘过千万里。肖尔布拉克呀,醉人的芬芳,就像我心中美丽的新娘。清澈的眼睛,秋波荡漾,滋润我枯竭的心房。(副歌:心上的人儿啊,别让我心伤,天长地久这句话,喝酒更要讲。美丽的姑娘啊,我不会独惆怅,朋友相聚在一起,我心在你身上。)肖尔布拉克呀,热烈奔放,给了我一双雄鹰的翅膀。积雪消融在春天的阳光,激情充满我的胸膛。(副歌:快乐的人们啊,你快来尝一尝,一起喝完这杯酒,我要为你歌唱。远方的朋友啊,啥也不用讲,举起酒杯别放下,情谊比水长。)”

这首歌,在刀郎的整个创作和演唱中,独特而豪迈的存在。当然,就其情感表达的震撼及隽永而言,它比不上《西海情歌》《冲动的惩罚》《新瓦尔古丽》《披着羊皮的狼》《德令哈一夜》等苍桑哀戚的情歌;《肖尔布拉克》与其类型不同,它是赞歌。在我所听过的赞歌中,想不起还有哪一首歌能比得上它如此热切、饱满和诚悦。你看:皑皑雪山下,“辽阔的牧场,肥沃的土地,酒香飘过千万里”,雄鹰的翅膀,消融积雪的阳光,人们举杯把爱情和友谊欢唱,此情此景,在刀郎粗犷而明快的声线叙事中,伴之旖旎而深情的副歌演唱,尤其令人共情而沉醉。网上有人把这首歌列为刀郎前期十首经典曲目之一,而我在2010年前就把这首歌列入最喜欢的十几首歌中,选存在一个U盘里,聆听百遍也不厌。

第二个作品,是著名作家张贤亮1983年发表、同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肖尔布拉克》,翌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小说和电影都曾产生很大反响。如果说,刀郎的歌,主旨是赞美新疆一隅的丰饶和美丽;那么,张贤亮的小说,则侧重表现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善良与坚韧。故事讲述者、同时也是小说主角的货车司机“我”,跟搭车的记者说起了他人生中的三大经历:1960年到新疆谋生,凭着初中毕业证和良好的回答,在尾亚被招聘为教师;因帮助两个本不相识的同乡女孩,遭到误会,第二天就被解聘了。“我”没有过多责备小老乡,反而卖了衬衫将所得两元,送给前往团场干重活的她们。六年后在伙计撺掇下,在达坂城与一个来找口饭吃的陕北姑娘结了婚,孰料不到半年,从小就青梅竹马、参军前就与这姑娘订了婚的同乡小伙,退役后便千里迢迢寻上门来,二人藕断丝连,“我”于痛苦和憋屈中退出,成全了这对情人。两年后一个风沙弥漫的下午,纯粹出于关心,“我”在榆树沟带上了一个抱着小男孩的上海女知青,孩子发高烧,“我”近乎疯狂地跑了三个地方,才在半夜将危在旦夕的孩子送往医院,一周出院后,“我”又将母子俩送到他们的家——500公里外的“肖尔布拉克”。患难之交,真情难舍,这年的除夕,“我”买了些日用品和玩具来到肖尔布拉克,与这母子成了一家人。

作为故事背景的肖尔布拉克,彼时是极度贫困的苦寒之地。作家回顾这些往事,并非一味宣泄苦难,而是用深沉与温暖的笔触,揭示出人性的高贵和坚韧。四十多年来,多次读这部小说(包括观看由周里京和朱琳主演的电影),伤怀之际,总觉得有只婴儿的小手,在轻轻抚揉我的心;“存着好心想图好报,那好心也不是真的。做人哪能跟做买卖一样!”这句极为朴素的劝慰,分明浸润了雨果小说中的人道关爱,狄更斯作品里的悲悯同情,亦深深附着了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善良和仗义。四十多年前,张贤亮竟然能在三万字的短篇创作中,蕴涵着如此深邃、博大而高尚的人文情怀,令我惊讶。

至于《肖尔布拉克》艺术上的特色,鉴于佳评早已积案盈箱,这里就不饶舌了。只补充一点,处于创作爆发期的张贤亮,其生命向力、创作灵感和传达才气,所形成的叙事动力及其节奏,用行云流水来形容已远远不够了。倾听“我”一路上的叙说,你能产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恍然感觉,仿佛看到被悬崖峭壁夹住的激流,从逼仄高远处奔腾而下,溅起来的水花,皆幻化为两个晶莹透亮的词:“善良”和“大爱”。

文字:方寸玉 图片:伍丽君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叶维佳
湾韵丨两个“肖尔布拉克”
珠海特区报 2025-09-22 03:08
花香四溢(水彩画)          伍丽君 作品

肖尔布拉克是伊犁新源县一个不足万人的村镇,虽说小得不起眼,却因当代两个同题文艺作品而声名远播,令向往大美新疆的人,念兹在兹这块牧场、这个酒乡。

第一个作品,是刀郎2004年作词作曲并与黄灿演唱的歌曲。21年过去了,一听这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伴奏与歌声,其奔放激越的旋律、丰姿绰约的意象,仍然使我心旌飘荡:“肖尔布拉克呀,酒乡的克姆孜,是咱们新疆最美的诗。辽阔的牧场,肥沃的土地,酒香飘过千万里。肖尔布拉克呀,醉人的芬芳,就像我心中美丽的新娘。清澈的眼睛,秋波荡漾,滋润我枯竭的心房。(副歌:心上的人儿啊,别让我心伤,天长地久这句话,喝酒更要讲。美丽的姑娘啊,我不会独惆怅,朋友相聚在一起,我心在你身上。)肖尔布拉克呀,热烈奔放,给了我一双雄鹰的翅膀。积雪消融在春天的阳光,激情充满我的胸膛。(副歌:快乐的人们啊,你快来尝一尝,一起喝完这杯酒,我要为你歌唱。远方的朋友啊,啥也不用讲,举起酒杯别放下,情谊比水长。)”

这首歌,在刀郎的整个创作和演唱中,独特而豪迈的存在。当然,就其情感表达的震撼及隽永而言,它比不上《西海情歌》《冲动的惩罚》《新瓦尔古丽》《披着羊皮的狼》《德令哈一夜》等苍桑哀戚的情歌;《肖尔布拉克》与其类型不同,它是赞歌。在我所听过的赞歌中,想不起还有哪一首歌能比得上它如此热切、饱满和诚悦。你看:皑皑雪山下,“辽阔的牧场,肥沃的土地,酒香飘过千万里”,雄鹰的翅膀,消融积雪的阳光,人们举杯把爱情和友谊欢唱,此情此景,在刀郎粗犷而明快的声线叙事中,伴之旖旎而深情的副歌演唱,尤其令人共情而沉醉。网上有人把这首歌列为刀郎前期十首经典曲目之一,而我在2010年前就把这首歌列入最喜欢的十几首歌中,选存在一个U盘里,聆听百遍也不厌。

第二个作品,是著名作家张贤亮1983年发表、同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肖尔布拉克》,翌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小说和电影都曾产生很大反响。如果说,刀郎的歌,主旨是赞美新疆一隅的丰饶和美丽;那么,张贤亮的小说,则侧重表现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善良与坚韧。故事讲述者、同时也是小说主角的货车司机“我”,跟搭车的记者说起了他人生中的三大经历:1960年到新疆谋生,凭着初中毕业证和良好的回答,在尾亚被招聘为教师;因帮助两个本不相识的同乡女孩,遭到误会,第二天就被解聘了。“我”没有过多责备小老乡,反而卖了衬衫将所得两元,送给前往团场干重活的她们。六年后在伙计撺掇下,在达坂城与一个来找口饭吃的陕北姑娘结了婚,孰料不到半年,从小就青梅竹马、参军前就与这姑娘订了婚的同乡小伙,退役后便千里迢迢寻上门来,二人藕断丝连,“我”于痛苦和憋屈中退出,成全了这对情人。两年后一个风沙弥漫的下午,纯粹出于关心,“我”在榆树沟带上了一个抱着小男孩的上海女知青,孩子发高烧,“我”近乎疯狂地跑了三个地方,才在半夜将危在旦夕的孩子送往医院,一周出院后,“我”又将母子俩送到他们的家——500公里外的“肖尔布拉克”。患难之交,真情难舍,这年的除夕,“我”买了些日用品和玩具来到肖尔布拉克,与这母子成了一家人。

作为故事背景的肖尔布拉克,彼时是极度贫困的苦寒之地。作家回顾这些往事,并非一味宣泄苦难,而是用深沉与温暖的笔触,揭示出人性的高贵和坚韧。四十多年来,多次读这部小说(包括观看由周里京和朱琳主演的电影),伤怀之际,总觉得有只婴儿的小手,在轻轻抚揉我的心;“存着好心想图好报,那好心也不是真的。做人哪能跟做买卖一样!”这句极为朴素的劝慰,分明浸润了雨果小说中的人道关爱,狄更斯作品里的悲悯同情,亦深深附着了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善良和仗义。四十多年前,张贤亮竟然能在三万字的短篇创作中,蕴涵着如此深邃、博大而高尚的人文情怀,令我惊讶。

至于《肖尔布拉克》艺术上的特色,鉴于佳评早已积案盈箱,这里就不饶舌了。只补充一点,处于创作爆发期的张贤亮,其生命向力、创作灵感和传达才气,所形成的叙事动力及其节奏,用行云流水来形容已远远不够了。倾听“我”一路上的叙说,你能产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恍然感觉,仿佛看到被悬崖峭壁夹住的激流,从逼仄高远处奔腾而下,溅起来的水花,皆幻化为两个晶莹透亮的词:“善良”和“大爱”。

文字:方寸玉 图片:伍丽君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叶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