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印象】“你知道鱼也会得糖尿病、脂肪肝吗?”在采访正式开始前,珠海长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振彪向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并为记者答疑解惑。“碰到有脂肪肝的鱼,我们可以去买一些胆汁酸产品控制它的脂肪,让小鱼儿把脂肪排出去。”自2008年进入水产种苗培育行业之后,叶振彪从未停下过以“小鱼苗”撬动珠海“大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作为珠海唯一获得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的青年代表,他说:“做好鱼苗培育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从鱼塘重返课堂:五年持续深造
2008年,做了几年电商后的叶振彪决定回到家乡帮助父亲共同经营种苗场。作为一个渔场“小白”,培育虾苗基础为零的叶振彪决定用最“笨”的方法进行学习。每天,他都开着满载虾苗的小货车在鱼塘间穿梭,一方面是为了给养殖户派发自家的种苗,以免费试用的方式进行推销,另一方面是为了向农户们请教养殖方面的技术经验。

“在鱼塘间真的涨了很多知识。”叶振彪回忆起十年前的场景,十分感慨。“有一天,一个农户跟我说,他的虾‘游水’。我很不理解,虾在水里不游水才奇怪呢,‘游水’是什么意思?追问后才知道是浮在水面的意思,这是整塘虾发病的征兆。”

然而,光是靠养殖户和父亲的经验传授,还是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很快叶振彪就感到了进入专业院校继续学习的必要性,因为虾“游水”的现象清楚了,又要怎么应对和预防呢?2017年,他决定去广东海洋大学深造,一方面可以学习工商管理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水产行业的专业资源。
一边上学一边经营公司让叶振彪的生活比刚入行的时候更加忙碌了,一头是新技术的研发、种苗的培育和新品种的推广,另一头是学校的课程、作业和考试。“刚入行的时候我会三天三夜守着虾的幼体,监测水质的变化,现在我更是要拿出这样的劲头来,之后我希望能够成功申报并且通过更多的水产新品种评定。”叶振彪充满了干劲。

从10万到300万:十年科学发展
种苗的培育过程很漫长,但叶振彪却从中找到了乐趣。“培育鱼苗的过程中,我发现黄立鱼竟然会变性,先是成长为‘雄鱼’,在生长2年左右时,又会神秘转为‘雌鱼’。学习这些有趣的‘冷知识’常常会让我乐在其中。”
对叶振彪而言,培育鱼苗不仅需要自身实践求得真知,同样也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当前,叶振彪所在的珠海长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合作共建了实验基地,对金湾黄立鱼、白蕉海鲈、高栏桂虾等品种进行新品种、新养殖模式、病害防治等研究,争取培育出抗病率更高、生长速度快、肉质更为鲜美的品种。

除了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外,该公司还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有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叶振彪说:“跟后者的合作主要在新品种推广上,因为我们国家的水产新品种其实有很多,要让它们走向市场才真正有意义。”
截至目前,叶振彪已帮助养殖户解决养殖病害、养成品流通销售等难题,带动和帮助养殖户增收增产超10亿元。优异的成绩让叶振彪培育虾苗鱼苗更有干劲了,同时也让他更加深入思考如何擦亮金湾黄立鱼“新名片”。“珠海在鱼类上的明星产品有金湾黄立鱼和白蕉海鲈,但是目前我们的种苗基本还是从外地引进的,我们难以保证引进的种苗质量,加上运输路途较远,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引进的种苗携带病毒或因长途运输导致损耗巨大。”

有了问题,就要寻找新的对策。如今,叶振彪与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正探索黄立鱼本土化繁育新路径。“虽然现在我们探索黄立鱼本土化繁育是亏本的,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更多珠海养殖户生产出更加优质的黄立鱼,有助于珠海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那么我们做的这些尝试就颇具意义。”

2020年,叶振彪在金湾区有了新的种苗基地,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与其签订24年的免租合作协议,并为公司提供诸多如接引海水的管道、循环水控温设备、实验室设备、专家团队驻点等软硬件上的支持。这些让叶振彪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1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公司的实缴注册资本从10万变成了300万,公司资产更是超过2000万元,这当中有政府的支持,有科技的力量,我相信新农人的未来会更好!”叶振彪说。


【人物印象】“你知道鱼也会得糖尿病、脂肪肝吗?”在采访正式开始前,珠海长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振彪向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并为记者答疑解惑。“碰到有脂肪肝的鱼,我们可以去买一些胆汁酸产品控制它的脂肪,让小鱼儿把脂肪排出去。”自2008年进入水产种苗培育行业之后,叶振彪从未停下过以“小鱼苗”撬动珠海“大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作为珠海唯一获得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的青年代表,他说:“做好鱼苗培育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从鱼塘重返课堂:五年持续深造
2008年,做了几年电商后的叶振彪决定回到家乡帮助父亲共同经营种苗场。作为一个渔场“小白”,培育虾苗基础为零的叶振彪决定用最“笨”的方法进行学习。每天,他都开着满载虾苗的小货车在鱼塘间穿梭,一方面是为了给养殖户派发自家的种苗,以免费试用的方式进行推销,另一方面是为了向农户们请教养殖方面的技术经验。

“在鱼塘间真的涨了很多知识。”叶振彪回忆起十年前的场景,十分感慨。“有一天,一个农户跟我说,他的虾‘游水’。我很不理解,虾在水里不游水才奇怪呢,‘游水’是什么意思?追问后才知道是浮在水面的意思,这是整塘虾发病的征兆。”

然而,光是靠养殖户和父亲的经验传授,还是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很快叶振彪就感到了进入专业院校继续学习的必要性,因为虾“游水”的现象清楚了,又要怎么应对和预防呢?2017年,他决定去广东海洋大学深造,一方面可以学习工商管理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水产行业的专业资源。
一边上学一边经营公司让叶振彪的生活比刚入行的时候更加忙碌了,一头是新技术的研发、种苗的培育和新品种的推广,另一头是学校的课程、作业和考试。“刚入行的时候我会三天三夜守着虾的幼体,监测水质的变化,现在我更是要拿出这样的劲头来,之后我希望能够成功申报并且通过更多的水产新品种评定。”叶振彪充满了干劲。

从10万到300万:十年科学发展
种苗的培育过程很漫长,但叶振彪却从中找到了乐趣。“培育鱼苗的过程中,我发现黄立鱼竟然会变性,先是成长为‘雄鱼’,在生长2年左右时,又会神秘转为‘雌鱼’。学习这些有趣的‘冷知识’常常会让我乐在其中。”
对叶振彪而言,培育鱼苗不仅需要自身实践求得真知,同样也需要产学研深度融合。当前,叶振彪所在的珠海长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与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合作共建了实验基地,对金湾黄立鱼、白蕉海鲈、高栏桂虾等品种进行新品种、新养殖模式、病害防治等研究,争取培育出抗病率更高、生长速度快、肉质更为鲜美的品种。

除了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外,该公司还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有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叶振彪说:“跟后者的合作主要在新品种推广上,因为我们国家的水产新品种其实有很多,要让它们走向市场才真正有意义。”
截至目前,叶振彪已帮助养殖户解决养殖病害、养成品流通销售等难题,带动和帮助养殖户增收增产超10亿元。优异的成绩让叶振彪培育虾苗鱼苗更有干劲了,同时也让他更加深入思考如何擦亮金湾黄立鱼“新名片”。“珠海在鱼类上的明星产品有金湾黄立鱼和白蕉海鲈,但是目前我们的种苗基本还是从外地引进的,我们难以保证引进的种苗质量,加上运输路途较远,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引进的种苗携带病毒或因长途运输导致损耗巨大。”

有了问题,就要寻找新的对策。如今,叶振彪与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正探索黄立鱼本土化繁育新路径。“虽然现在我们探索黄立鱼本土化繁育是亏本的,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更多珠海养殖户生产出更加优质的黄立鱼,有助于珠海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那么我们做的这些尝试就颇具意义。”

2020年,叶振彪在金湾区有了新的种苗基地,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与其签订24年的免租合作协议,并为公司提供诸多如接引海水的管道、循环水控温设备、实验室设备、专家团队驻点等软硬件上的支持。这些让叶振彪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1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公司的实缴注册资本从10万变成了300万,公司资产更是超过2000万元,这当中有政府的支持,有科技的力量,我相信新农人的未来会更好!”叶振彪说。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