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尚”变“好习惯” !高新区垃圾分类“分”出幸福感
每日清晨,高新区旭日湾小区的居民,都会将在家里提前分好类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扔到对应的垃圾箱,这个他们每天的“必修功课”已经成为居民们的“好习惯”。作为高新区垃圾分类三级动态管理中的“样板类小区”和厨余垃圾“纯净清运专线”示范点位,旭日湾通过“破袋投放+桶边督导+长效动员”组合拳,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居民自治路径,成为垃圾分类提质增效的鲜活样板。针对厨余垃圾易混投、难监管的痛点,旭日湾小区向广大居民推行“破袋投放”机制,物业工作人员积极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厨余垃圾,投放厨余垃圾时须划开垃圾袋,将厨余垃圾倒入厨余垃圾收集桶,空塑料袋则需单独投放至其他垃圾桶。
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闭环管理体系。

强化示范引领

打造多个“样板”小区

“破袋投放”机制推行以来,旭日湾小区厨余垃圾纯净得到显著提升,助力旭日湾小区成为厨余垃圾“纯净清运专线”示范点位。

以“桶边督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小区物业组建专业督导小组,查看居民投放分类方式、检查分类质量,针对各类生活垃圾出现的混投问题,督导人员现场对居民进行正确指导,分享分类技巧,以“精准干预、柔性引导”,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准确度,让分类实效始终在线。

长效动员,激活居民自治动能。小区物业积极联动高新区垃圾分类专班定期开展入户宣传活动,通过精准入户进行垃圾分类“家庭诊断”,面对面为居民解决分类难题。在2月份开展的“绿色减量庆佳节,垃圾分类传文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小区物业积极动员居民广泛参与,收集家中的低价值可回收物称重兑换积分,积分可通过“爱高新爱分类”小程序兑换礼品,以趣味互动与惠民举措,推动居民实现从“被动执行分类指令”到“主动践行环保责任”的行为跃迁,逐步形成垃圾分类长效自治生态。

为深入推动辖区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近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生态文明理念,将垃圾分类重点任务与“百千万工程”建设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分级分类管理方式,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打造了旭日湾小区、泰盈玖悦湾小区、唐韵小区、共乐大花园、惠景海岸新寓小区、唐邑酒店等多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样板,并通过健全落实分类制度、明确管理机制与责任、完善设施建设与管理、组织教育引导和宣传发动等措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闭环管理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

花果山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范围主要覆盖唐家、唐乐、前环、后环等周边社区。

加强分类管理

垃圾转运高效卫生

高新区以四级联动为抓手,通过走访调研、民主协商、加强管理、入户宣传等方式,打造花果山生活垃圾转运站示范点。花果山生活垃圾转运站坐落于唐家社区唐乐路花果山公交车站旁,服务范围主要覆盖唐家、唐乐、前环、后环等周边社区。转运站配备有植物除臭喷淋、异味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设施,减小作业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示范点打造要求,花果山垃圾转运站从各方面进行管理优化升级。一方面,提升转运站环卫标准,做好垃圾清运及消毒消杀工作、严格要求落实“压缩一次冲洗一次”;另一方面加强对转运站员工综合技能培训,以标准作业落成规范其日常工作,要求其落实垃圾分类、消杀保洁等各项工作……从管理人员到环境卫生,转运站通过更精细化的工作带来更洁净的环境,推动高新区垃圾分类转运工作“更上一层楼”。

2024年,高新区举办了“志愿宣讲强助力,全民参与助分类”珠海高新区垃圾分类讲师团成立仪式暨高新区垃圾分类示范单位颁奖活动,并成立了高新区首个生活垃圾分类讲师团。

“以宣促分”

讲师团功不可没

“厨余垃圾要记得破袋投放,家里的旧衣服旧鞋子可以洗干净拿过来兑换礼品……”在唐家社区开展的“圾”时分类,绿色同行——唐家社区垃圾分类游园会中,志愿者向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解答他们在垃圾分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信心与支持率。

据了解,为壮大垃圾分类力量,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高新区重点发挥各街道、社区的多级联动作用。2024年,高新区举办了“志愿宣讲强助力,全民参与助分类”珠海高新区垃圾分类讲师团成立仪式暨高新区垃圾分类示范单位颁奖活动,并成立了高新区首个生活垃圾分类讲师团。讲师团成员由企业职工、环卫从业人员、社区工作者、退休人员、大学生等热心市民组成。讲师团联动高新区各社区、政企单位、高校,共开展垃圾分类宣讲知识培训19场次,总培训人数超820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观念,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根据示范点打造要求,花果山垃圾转运站从各方面进行管理优化升级。

创设“纯净清运专线”

厨余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何完善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体系,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是高新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厨余垃圾收运工作初期,高新区采取“桶车对接、专车专线”的收集模式,由产废单位自行配备厨余专用桶收集厨余垃圾,并将厨余桶在约定好的时间内推至指定地点,由有清运资质的公司装车收运。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厨余垃圾“日产日清”;但也存在分类质量不过关、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容易“混装混运”的短板。高新区不断创新优化转运措施,以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手段创新打造“厨余垃圾纯净清运专线”

“纯净清运专线”是高新区在面对辖区600多个垃圾收运点位、日均处理量超50吨的挑战,通过实地清运勘察,筛选出54个厨余垃圾产出较稳定、分类达标率较好的示范点位,该路线构建起全程闭环的“收集-运输-处置”绿色通道,突破了传统收运体系瓶颈,通过“定时定点+精准对接”实现前端减量,提高厨余垃圾收运质效;并建立“收运质量动态评估”机制确保长效管理。“纯净清运专线”自运营以来成效显著,目前专线已覆盖辖区重点餐饮单位、示范小区及机关食堂,带动全区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在20%以上。

两网逐步融合

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为加快推进“两网融合”,实现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高新区自2024年9月21日起,利用“爱高新爱分类”积分小程序,在各小区、社区开展“童心协力,圾时分类”“倡导低碳生活,促进智慧分类”等主题系列活动。截至目前,该项活动已在全区开展超60余场,覆盖人群达万人次。活动现场设置积分兑换摊位,居民收集家中旧衣物、塑料瓶等低价值可回收物拿到现场称重兑换积分,积分可通过“爱高新爱分类”小程序兑换洗洁精、酱油等生活用品。低价值可回收物“两网融合”回收体系真正做到了便民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带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助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成效显著且意义深远。

文字:康振华 图片:吴长赋 城宣 编辑:陈伟 责任编辑:叶维佳
“新时尚”变“好习惯” !高新区垃圾分类“分”出幸福感
珠海特区报 2025-04-20 23:55
每日清晨,高新区旭日湾小区的居民,都会将在家里提前分好类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扔到对应的垃圾箱,这个他们每天的“必修功课”已经成为居民们的“好习惯”。作为高新区垃圾分类三级动态管理中的“样板类小区”和厨余垃圾“纯净清运专线”示范点位,旭日湾通过“破袋投放+桶边督导+长效动员”组合拳,探索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居民自治路径,成为垃圾分类提质增效的鲜活样板。针对厨余垃圾易混投、难监管的痛点,旭日湾小区向广大居民推行“破袋投放”机制,物业工作人员积极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厨余垃圾,投放厨余垃圾时须划开垃圾袋,将厨余垃圾倒入厨余垃圾收集桶,空塑料袋则需单独投放至其他垃圾桶。
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闭环管理体系。

强化示范引领

打造多个“样板”小区

“破袋投放”机制推行以来,旭日湾小区厨余垃圾纯净得到显著提升,助力旭日湾小区成为厨余垃圾“纯净清运专线”示范点位。

以“桶边督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小区物业组建专业督导小组,查看居民投放分类方式、检查分类质量,针对各类生活垃圾出现的混投问题,督导人员现场对居民进行正确指导,分享分类技巧,以“精准干预、柔性引导”,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准确度,让分类实效始终在线。

长效动员,激活居民自治动能。小区物业积极联动高新区垃圾分类专班定期开展入户宣传活动,通过精准入户进行垃圾分类“家庭诊断”,面对面为居民解决分类难题。在2月份开展的“绿色减量庆佳节,垃圾分类传文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小区物业积极动员居民广泛参与,收集家中的低价值可回收物称重兑换积分,积分可通过“爱高新爱分类”小程序兑换礼品,以趣味互动与惠民举措,推动居民实现从“被动执行分类指令”到“主动践行环保责任”的行为跃迁,逐步形成垃圾分类长效自治生态。

为深入推动辖区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近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生态文明理念,将垃圾分类重点任务与“百千万工程”建设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分级分类管理方式,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打造了旭日湾小区、泰盈玖悦湾小区、唐韵小区、共乐大花园、惠景海岸新寓小区、唐邑酒店等多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样板,并通过健全落实分类制度、明确管理机制与责任、完善设施建设与管理、组织教育引导和宣传发动等措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闭环管理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

花果山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范围主要覆盖唐家、唐乐、前环、后环等周边社区。

加强分类管理

垃圾转运高效卫生

高新区以四级联动为抓手,通过走访调研、民主协商、加强管理、入户宣传等方式,打造花果山生活垃圾转运站示范点。花果山生活垃圾转运站坐落于唐家社区唐乐路花果山公交车站旁,服务范围主要覆盖唐家、唐乐、前环、后环等周边社区。转运站配备有植物除臭喷淋、异味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设施,减小作业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示范点打造要求,花果山垃圾转运站从各方面进行管理优化升级。一方面,提升转运站环卫标准,做好垃圾清运及消毒消杀工作、严格要求落实“压缩一次冲洗一次”;另一方面加强对转运站员工综合技能培训,以标准作业落成规范其日常工作,要求其落实垃圾分类、消杀保洁等各项工作……从管理人员到环境卫生,转运站通过更精细化的工作带来更洁净的环境,推动高新区垃圾分类转运工作“更上一层楼”。

2024年,高新区举办了“志愿宣讲强助力,全民参与助分类”珠海高新区垃圾分类讲师团成立仪式暨高新区垃圾分类示范单位颁奖活动,并成立了高新区首个生活垃圾分类讲师团。

“以宣促分”

讲师团功不可没

“厨余垃圾要记得破袋投放,家里的旧衣服旧鞋子可以洗干净拿过来兑换礼品……”在唐家社区开展的“圾”时分类,绿色同行——唐家社区垃圾分类游园会中,志愿者向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解答他们在垃圾分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信心与支持率。

据了解,为壮大垃圾分类力量,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高新区重点发挥各街道、社区的多级联动作用。2024年,高新区举办了“志愿宣讲强助力,全民参与助分类”珠海高新区垃圾分类讲师团成立仪式暨高新区垃圾分类示范单位颁奖活动,并成立了高新区首个生活垃圾分类讲师团。讲师团成员由企业职工、环卫从业人员、社区工作者、退休人员、大学生等热心市民组成。讲师团联动高新区各社区、政企单位、高校,共开展垃圾分类宣讲知识培训19场次,总培训人数超820人,通过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观念,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根据示范点打造要求,花果山垃圾转运站从各方面进行管理优化升级。

创设“纯净清运专线”

厨余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何完善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体系,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是高新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厨余垃圾收运工作初期,高新区采取“桶车对接、专车专线”的收集模式,由产废单位自行配备厨余专用桶收集厨余垃圾,并将厨余桶在约定好的时间内推至指定地点,由有清运资质的公司装车收运。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厨余垃圾“日产日清”;但也存在分类质量不过关、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容易“混装混运”的短板。高新区不断创新优化转运措施,以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手段创新打造“厨余垃圾纯净清运专线”

“纯净清运专线”是高新区在面对辖区600多个垃圾收运点位、日均处理量超50吨的挑战,通过实地清运勘察,筛选出54个厨余垃圾产出较稳定、分类达标率较好的示范点位,该路线构建起全程闭环的“收集-运输-处置”绿色通道,突破了传统收运体系瓶颈,通过“定时定点+精准对接”实现前端减量,提高厨余垃圾收运质效;并建立“收运质量动态评估”机制确保长效管理。“纯净清运专线”自运营以来成效显著,目前专线已覆盖辖区重点餐饮单位、示范小区及机关食堂,带动全区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在20%以上。

两网逐步融合

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为加快推进“两网融合”,实现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高新区自2024年9月21日起,利用“爱高新爱分类”积分小程序,在各小区、社区开展“童心协力,圾时分类”“倡导低碳生活,促进智慧分类”等主题系列活动。截至目前,该项活动已在全区开展超60余场,覆盖人群达万人次。活动现场设置积分兑换摊位,居民收集家中旧衣物、塑料瓶等低价值可回收物拿到现场称重兑换积分,积分可通过“爱高新爱分类”小程序兑换洗洁精、酱油等生活用品。低价值可回收物“两网融合”回收体系真正做到了便民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带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助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成效显著且意义深远。

文字:康振华 图片:吴长赋 城宣 编辑:陈伟 责任编辑:叶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