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论坛|“香山夜访”搭起“连心桥”

从今年1月份开始,每周二晚8点,珠海市、区、镇街三级1000余名干部准时下沉基层,深入331个村(社区)现场听取群众诉求,在万家灯火中开展“香山夜访”活动。(《珠海特区报》5月21日01版)

华灯初上后,民情夜访时。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今年以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干部夜访”制度,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受到群众普遍赞誉。

“香山夜访”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夜访之重在于一个“夜”字,虽然选择在晚上对群众进行走访,意味着党员干部要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但却能在不影响群众正常工作生活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一个反映问题、提出诉求的机会和渠道。这种错峰了解社情民意的务实举措,在尊重群众的作息习惯、实现亲民不扰民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白天人难找、晚上事难办”的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彰显党员干部的为民担当与情怀,不仅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重视与关心,也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不断增强。

“香山夜访”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期望,需要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和与群众直接交流来了解,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靠拍脑袋想出来的。群众的需求具体而实在,一个人的群众工作能力强不强,为群众解决了多少难题、办了多少实事,民心就是一杆秤,任何消极应付、推诿扯皮行为,都会被群众所不齿。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开展夜访活动时,要真正“沉”于基层、融入群众,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情温暖民心,认真倾听群众在工作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与问题,让群众将平时不愿说、不想说、不便说、不敢说的一些问题都能反映出来并得到妥善解决,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香山夜访”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催化剂”。以党建为引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夜访民情,“访”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随着社会运行节奏加快,人们的利益诉求也日益复杂多元,很多小问题、小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逐步发酵为大问题、大矛盾,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党员干部通过夜访主动联系群众,与群众进行“零距离”交流沟通,可以精准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发现并迅速介入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将难题破解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一线,真正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从群众“上访”到干部“下访”,从群众“找上门”到干部“上门找”,变的是政务服务模式,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真情和初心。期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能以“香山夜访”为抓手,坚持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敏感捕捉群众声音,及时把握群众需求,着力打造“香山夜访”品牌,努力构建政务服务新生态,用党员干部的“勤奋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推动“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香山夜访”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文字:梅广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叶维佳
微信
朋友圈
香山论坛|“香山夜访”搭起“连心桥”
珠海特区报 2025-05-22 01:49

从今年1月份开始,每周二晚8点,珠海市、区、镇街三级1000余名干部准时下沉基层,深入331个村(社区)现场听取群众诉求,在万家灯火中开展“香山夜访”活动。(《珠海特区报》5月21日01版)

华灯初上后,民情夜访时。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今年以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干部夜访”制度,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受到群众普遍赞誉。

“香山夜访”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夜访之重在于一个“夜”字,虽然选择在晚上对群众进行走访,意味着党员干部要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但却能在不影响群众正常工作生活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一个反映问题、提出诉求的机会和渠道。这种错峰了解社情民意的务实举措,在尊重群众的作息习惯、实现亲民不扰民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白天人难找、晚上事难办”的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彰显党员干部的为民担当与情怀,不仅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重视与关心,也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不断增强。

“香山夜访”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期望,需要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和与群众直接交流来了解,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靠拍脑袋想出来的。群众的需求具体而实在,一个人的群众工作能力强不强,为群众解决了多少难题、办了多少实事,民心就是一杆秤,任何消极应付、推诿扯皮行为,都会被群众所不齿。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开展夜访活动时,要真正“沉”于基层、融入群众,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情温暖民心,认真倾听群众在工作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与问题,让群众将平时不愿说、不想说、不便说、不敢说的一些问题都能反映出来并得到妥善解决,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香山夜访”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催化剂”。以党建为引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夜访民情,“访”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随着社会运行节奏加快,人们的利益诉求也日益复杂多元,很多小问题、小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逐步发酵为大问题、大矛盾,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党员干部通过夜访主动联系群众,与群众进行“零距离”交流沟通,可以精准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发现并迅速介入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将难题破解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一线,真正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从群众“上访”到干部“下访”,从群众“找上门”到干部“上门找”,变的是政务服务模式,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真情和初心。期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能以“香山夜访”为抓手,坚持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敏感捕捉群众声音,及时把握群众需求,着力打造“香山夜访”品牌,努力构建政务服务新生态,用党员干部的“勤奋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推动“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香山夜访”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文字:梅广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叶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