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万尾鱼苗入海!珠海增殖放流守护“海上大熊猫”

8月5日上午,“关爱水生生物共建和谐家园”2025年珠海市增殖放流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活动在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淇澳岛管理基地举行,现场放流了1600万尾鱼虾种苗,助力渔业资源补充恢复。活动还举行了白海豚守护学校移交签约仪式,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四小学、珠海市兆征纪念学校成为我市首批白海豚守护学校。

签约仪式

活动由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主办,珠海市茂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承办,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高新区综合治理局协办。在增殖放流环节,两艘满载种苗的渔船缓缓驶向目标水域,随后,参与活动的市民与工作人员共同将1600万尾斑节黑虾与黑鲷鱼苗有序投入珠江口流域。

增殖放流

本次增殖放流的水域位于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最新调查显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数量约2500头,保护区内有1000头左右。

“对中华白海豚最好的保护,就是用我们的行动一点一滴来维护。”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苏跃朋表示,本次增殖放流活动选定在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补充了渔业资源,也改善了中华白海豚饵料生物来源。据介绍,8月6日,市海洋发展局还将对4000余万尾鱼虾苗进行增殖放流。

与此同时,市海洋发展局以增殖放流为契机,举行了中华白海豚守护学校移交签约仪式,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四小学、珠海市兆征纪念学校成为我市首批白海豚守护学校。本次签约旨在把水生生物保护科普教育前移至小学阶段,持续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当天,市海洋发展局、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代表还共同签署《广东珠江口水域中华白海豚保育工作合作协议》,正式构建“政-保-企”三位一体救护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添坚实屏障。

文字:张伟宁 实习生张书瑞 图片:李建束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王朝辉
微信
朋友圈
1600万尾鱼苗入海!珠海增殖放流守护“海上大熊猫”
观海融媒 2025-08-05 20:48

8月5日上午,“关爱水生生物共建和谐家园”2025年珠海市增殖放流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活动在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淇澳岛管理基地举行,现场放流了1600万尾鱼虾种苗,助力渔业资源补充恢复。活动还举行了白海豚守护学校移交签约仪式,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四小学、珠海市兆征纪念学校成为我市首批白海豚守护学校。

签约仪式

活动由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主办,珠海市茂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承办,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高新区综合治理局协办。在增殖放流环节,两艘满载种苗的渔船缓缓驶向目标水域,随后,参与活动的市民与工作人员共同将1600万尾斑节黑虾与黑鲷鱼苗有序投入珠江口流域。

增殖放流

本次增殖放流的水域位于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最新调查显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数量约2500头,保护区内有1000头左右。

“对中华白海豚最好的保护,就是用我们的行动一点一滴来维护。”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苏跃朋表示,本次增殖放流活动选定在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补充了渔业资源,也改善了中华白海豚饵料生物来源。据介绍,8月6日,市海洋发展局还将对4000余万尾鱼虾苗进行增殖放流。

与此同时,市海洋发展局以增殖放流为契机,举行了中华白海豚守护学校移交签约仪式,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四小学、珠海市兆征纪念学校成为我市首批白海豚守护学校。本次签约旨在把水生生物保护科普教育前移至小学阶段,持续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当天,市海洋发展局、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海长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代表还共同签署《广东珠江口水域中华白海豚保育工作合作协议》,正式构建“政-保-企”三位一体救护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添坚实屏障。

文字:张伟宁 实习生张书瑞 图片:李建束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