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珠海针对5个领域推出28条改革举措
近日,珠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珠海市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围绕创新环境、投资环境、产业环境、政务环境、城市环境5个领域推出28条改革举措,旨在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打造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实施意见》提出,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组织各类创新主体对接国家、省重点研发专项,支持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立“领军企业引领+中小微企业参与+高校联合攻关”协同体系,突破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揭榜挂帅”“拨投结合”机制,探索“科学家+投资人”合伙模式,推动存量专利成果“先免费使用、后付费转化”;聚焦科技企业培育,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成果转化园(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并运用“创新积分制”引导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

2025智能机器人科普展现场。钟凡摄

打造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城市级应用场景开发开放,布局建设一批海洋经济、全空间无人体系、人形机器人、新型旅游消费等城市级超级场景,建立“技术突破-场景创新-产业应用”正向循环;打造城市级全域数字域,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系统清单、数据清单、需求清单,推动珠海“数据口岸”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同步规划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动态更新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联动澳门、横琴开展国际招商推介,支持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和研发中心建设。

桂山大蜘洲海上牧场。李建束摄

打造软硬兼备的产业环境。《实施意见》提出,构建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争取在香洲、金湾新设2个省产业园区。构建基于RISC-V的开源产业生态,吸引优质开源项目培育孵化、商业推广,推动在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用地清单制和“三证齐发”模式,优先保障新质生产力项目。实施“科技副总”“产业教授”等人才使用模式,对“高精尖缺”和前沿赛道领域重点人才给予团队项目资助、创业补贴扶持、子女入学等支持保障以及“一免两减”住房保障。建立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智保护工作体系,提供涉外专利服务快速响应通道。对自动驾驶、生物医药、大模型训练等新业态新领域商业化应用实施“沙盒监管”模式,帮助企业在较低的合规风险下开展创新、测试和试验。

金湾航空新城。张洲摄

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务环境。《实施意见》提出,优化“政企通”服务平台,精准匹配推送最新涉企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接入政务办公、市民热线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探索智能办公、智能咨询和智能辅助评标等场景。全面推行“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进市场准入登记确认制,推动标准化申报。推动珠港澳政务服务互通,建设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务平台,拓宽与港澳职业资格互认,实现涉港澳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

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曾遥摄

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实施意见》提出,增强城市承载功能,把西部地区作为城市功能再造和能级量级提升的主战场,打造西部产业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推动珠港澳机场“空-陆-空”联程转运,拓展高栏港至东南亚、拉美航线,打造跨境电商航空物流平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实景三维珠海”,推进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擦亮生态宜居名片,持续做好情侣路“一带九湾”规划建设,擦亮港珠澳大桥、横琴长隆、珠海太空中心等旅游名片,推动海岛各美其美、特色发展,建设“最美海岛”。厚植城市人文精神,深度挖掘用好红色文化、改革文化、海洋文化、香山文化,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城市文化。

文字:佘映薇 图片:钟凡 李建束 张洲 曾遥 编辑:李梅容 责任编辑:叶维佳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珠海针对5个领域推出28条改革举措
珠海特区报 2025-08-16 02:23
近日,珠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珠海市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围绕创新环境、投资环境、产业环境、政务环境、城市环境5个领域推出28条改革举措,旨在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打造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实施意见》提出,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组织各类创新主体对接国家、省重点研发专项,支持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立“领军企业引领+中小微企业参与+高校联合攻关”协同体系,突破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揭榜挂帅”“拨投结合”机制,探索“科学家+投资人”合伙模式,推动存量专利成果“先免费使用、后付费转化”;聚焦科技企业培育,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成果转化园(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并运用“创新积分制”引导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

2025智能机器人科普展现场。钟凡摄

打造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城市级应用场景开发开放,布局建设一批海洋经济、全空间无人体系、人形机器人、新型旅游消费等城市级超级场景,建立“技术突破-场景创新-产业应用”正向循环;打造城市级全域数字域,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系统清单、数据清单、需求清单,推动珠海“数据口岸”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同步规划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投资,动态更新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联动澳门、横琴开展国际招商推介,支持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和研发中心建设。

桂山大蜘洲海上牧场。李建束摄

打造软硬兼备的产业环境。《实施意见》提出,构建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争取在香洲、金湾新设2个省产业园区。构建基于RISC-V的开源产业生态,吸引优质开源项目培育孵化、商业推广,推动在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用地清单制和“三证齐发”模式,优先保障新质生产力项目。实施“科技副总”“产业教授”等人才使用模式,对“高精尖缺”和前沿赛道领域重点人才给予团队项目资助、创业补贴扶持、子女入学等支持保障以及“一免两减”住房保障。建立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智保护工作体系,提供涉外专利服务快速响应通道。对自动驾驶、生物医药、大模型训练等新业态新领域商业化应用实施“沙盒监管”模式,帮助企业在较低的合规风险下开展创新、测试和试验。

金湾航空新城。张洲摄

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务环境。《实施意见》提出,优化“政企通”服务平台,精准匹配推送最新涉企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接入政务办公、市民热线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探索智能办公、智能咨询和智能辅助评标等场景。全面推行“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进市场准入登记确认制,推动标准化申报。推动珠港澳政务服务互通,建设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务平台,拓宽与港澳职业资格互认,实现涉港澳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

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曾遥摄

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实施意见》提出,增强城市承载功能,把西部地区作为城市功能再造和能级量级提升的主战场,打造西部产业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推动珠港澳机场“空-陆-空”联程转运,拓展高栏港至东南亚、拉美航线,打造跨境电商航空物流平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实景三维珠海”,推进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擦亮生态宜居名片,持续做好情侣路“一带九湾”规划建设,擦亮港珠澳大桥、横琴长隆、珠海太空中心等旅游名片,推动海岛各美其美、特色发展,建设“最美海岛”。厚植城市人文精神,深度挖掘用好红色文化、改革文化、海洋文化、香山文化,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城市文化。

文字:佘映薇 图片:钟凡 李建束 张洲 曾遥 编辑:李梅容 责任编辑:叶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