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著名建筑设计师陈可石教授站在著名的情侣路上眺望远方,思考珠海大剧院设计方案的时候,北京奥运会刚刚圆满闭幕不久。
那时,南海的清风徐徐吹来,大王椰枝叶轻轻舞动,“日出东海”、“海上生明月”、《维纳斯的诞生》,三个意象在他脑海里碰撞激荡。最终,珠江口盛产的特色贝壳——日月贝给他带来了灵感。
一年后,陈教授主创的“日月贝”方案从众多国际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七载光阴流转,两只巨大的“贝壳”在野狸岛上高高矗立,成为珠海的新地标。
记得十多年前一个傍晚,我牵着新婚妻子的手,漫步在香炉湾畔的情侣路。穿过海燕桥,来到野狸岛,我们租了辆双人自行车,逆时针绕岛骑行,慢慢悠悠,说说笑笑,感受海风拂面、海浪萦耳、蓝天白云的浪漫。
岛的正南方,是在海上亭亭玉立了二十多年的渔女雕塑,她早已成为珠海的象征。再往前骑行,东南方的茫茫大海上,港珠澳大桥正在兴建。当我们绕到岛的西北侧时,看到不少工程车辆进进出出。那时我还不知这里正在建设珠海大剧院。我对妻子说起多年前,我曾在这跳下海堤去抓那些青绿外壳的螃蟹,结果螃蟹没抓着,手却被礁石上的藤壶刮破了。我们好奇地走过去,看到围栏外张贴着不同角度的珠海大剧院效果图,美得惊艳。
珠生于贝,贝生于海,一个惊世杰作正在悄然孕育。
而那时,妻子腹中也有一个新生命正在悄然萌动。
伴随着珠海大剧院的建设过程,儿子呱呱坠地,我考取了公务员,也在珠海安下了家……当千呼万唤的日月贝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我们惊叹这世界独一无二的创意:它将城市历史的脉络和海洋文明的精髓,凝练为恢弘的建筑语言,以超越想象的造型,完美诠释了珠海这座滨海城市骨子里的浪漫气质。
从那时起,只要有外地亲友过来,日月贝是必去的。有时我们先去野狸岛逛一圈,然后到大剧院下面走一走,再到海韵城里吃个地道的广东糖水。有时我们开车从拱北口岸转入情侣路,由南向北,缓缓前行,亲友们一边欣赏车外的美景,一边听我客串讲解。路过港珠澳大桥延长线,大家下车拍照;路过海滨泳场、爱情邮局、渔女雕像、城市阳台,这些都是热门打卡点。路过日月贝,往往引得亲友们最大的惊呼。有时我们晚上去,远远看到日月贝上五光十色的投影,在夜色中无比璀璨。再走近,听到隐约的歌声,那是一些搞直播的业余歌手正在忘情弹唱。我们围着“两个大贝壳”走一圈,然后找个露天酒吧坐下,吹着凉爽的风,喝点小酒、聊聊家常。远处的石景山、海滨公园的灯火点缀着墨蓝的夜空,对面情侣路的灯光蜿蜒成优美的曲线,仿佛和着海浪的节奏在一起律动。
此情此景,我总忍不住满怀自豪地向大家介绍:
——我们的日月贝,那可是中国唯一建在海岛上的大剧院。
——悉尼歌剧院知道吧?我们的日月贝比它还高,你们看那个大的,有90米高,里面一个剧场就能坐1600多人。
——大的那个是“日”,小的这个是“月”,阴阳调和,日月同辉,曹操那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写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全世界这么牛的设计,独一份!
——更牛的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就是它的邻居。还有,我们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决赛就是在这里PK的……
往往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起劲。后来才知自己理解有误,日月贝,本来是指这种贝壳的两瓣,红褐色左瓣为“日”,洁白的右瓣为“月”。然而转念一想,将这大剧院的双贝造型分别喻为“日”和“月”,不也恰如其分么?情侣路上的情侣,野狸岛的日月贝,一男一女、一阳一阴,都能成双入对,何其完美!
如果说,潘鹤先生铸就的珠海渔女,见证了珠海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在改革开放之初的蹒跚起步;那么,陈可石教授设计的珠海大剧院,则向世界展现了腾飞后的珠海经济特区那开放包容、向海图强的浪漫豪情和自信豪迈。
当新的太阳从野狸岛东边的海面冉冉升起,当夕阳的余晖再次给香炉湾的海水镀上金黄,矗立在岛上的日月贝,始终深情凝望着这座神奇浪漫的城市,凝望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这是我们的日月贝,珠海的日月贝,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日月贝。

当著名建筑设计师陈可石教授站在著名的情侣路上眺望远方,思考珠海大剧院设计方案的时候,北京奥运会刚刚圆满闭幕不久。
那时,南海的清风徐徐吹来,大王椰枝叶轻轻舞动,“日出东海”、“海上生明月”、《维纳斯的诞生》,三个意象在他脑海里碰撞激荡。最终,珠江口盛产的特色贝壳——日月贝给他带来了灵感。
一年后,陈教授主创的“日月贝”方案从众多国际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七载光阴流转,两只巨大的“贝壳”在野狸岛上高高矗立,成为珠海的新地标。
记得十多年前一个傍晚,我牵着新婚妻子的手,漫步在香炉湾畔的情侣路。穿过海燕桥,来到野狸岛,我们租了辆双人自行车,逆时针绕岛骑行,慢慢悠悠,说说笑笑,感受海风拂面、海浪萦耳、蓝天白云的浪漫。
岛的正南方,是在海上亭亭玉立了二十多年的渔女雕塑,她早已成为珠海的象征。再往前骑行,东南方的茫茫大海上,港珠澳大桥正在兴建。当我们绕到岛的西北侧时,看到不少工程车辆进进出出。那时我还不知这里正在建设珠海大剧院。我对妻子说起多年前,我曾在这跳下海堤去抓那些青绿外壳的螃蟹,结果螃蟹没抓着,手却被礁石上的藤壶刮破了。我们好奇地走过去,看到围栏外张贴着不同角度的珠海大剧院效果图,美得惊艳。
珠生于贝,贝生于海,一个惊世杰作正在悄然孕育。
而那时,妻子腹中也有一个新生命正在悄然萌动。
伴随着珠海大剧院的建设过程,儿子呱呱坠地,我考取了公务员,也在珠海安下了家……当千呼万唤的日月贝终于揭开神秘面纱,我们惊叹这世界独一无二的创意:它将城市历史的脉络和海洋文明的精髓,凝练为恢弘的建筑语言,以超越想象的造型,完美诠释了珠海这座滨海城市骨子里的浪漫气质。
从那时起,只要有外地亲友过来,日月贝是必去的。有时我们先去野狸岛逛一圈,然后到大剧院下面走一走,再到海韵城里吃个地道的广东糖水。有时我们开车从拱北口岸转入情侣路,由南向北,缓缓前行,亲友们一边欣赏车外的美景,一边听我客串讲解。路过港珠澳大桥延长线,大家下车拍照;路过海滨泳场、爱情邮局、渔女雕像、城市阳台,这些都是热门打卡点。路过日月贝,往往引得亲友们最大的惊呼。有时我们晚上去,远远看到日月贝上五光十色的投影,在夜色中无比璀璨。再走近,听到隐约的歌声,那是一些搞直播的业余歌手正在忘情弹唱。我们围着“两个大贝壳”走一圈,然后找个露天酒吧坐下,吹着凉爽的风,喝点小酒、聊聊家常。远处的石景山、海滨公园的灯火点缀着墨蓝的夜空,对面情侣路的灯光蜿蜒成优美的曲线,仿佛和着海浪的节奏在一起律动。
此情此景,我总忍不住满怀自豪地向大家介绍:
——我们的日月贝,那可是中国唯一建在海岛上的大剧院。
——悉尼歌剧院知道吧?我们的日月贝比它还高,你们看那个大的,有90米高,里面一个剧场就能坐1600多人。
——大的那个是“日”,小的这个是“月”,阴阳调和,日月同辉,曹操那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写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全世界这么牛的设计,独一份!
——更牛的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就是它的邻居。还有,我们承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决赛就是在这里PK的……
往往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起劲。后来才知自己理解有误,日月贝,本来是指这种贝壳的两瓣,红褐色左瓣为“日”,洁白的右瓣为“月”。然而转念一想,将这大剧院的双贝造型分别喻为“日”和“月”,不也恰如其分么?情侣路上的情侣,野狸岛的日月贝,一男一女、一阳一阴,都能成双入对,何其完美!
如果说,潘鹤先生铸就的珠海渔女,见证了珠海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在改革开放之初的蹒跚起步;那么,陈可石教授设计的珠海大剧院,则向世界展现了腾飞后的珠海经济特区那开放包容、向海图强的浪漫豪情和自信豪迈。
当新的太阳从野狸岛东边的海面冉冉升起,当夕阳的余晖再次给香炉湾的海水镀上金黄,矗立在岛上的日月贝,始终深情凝望着这座神奇浪漫的城市,凝望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这是我们的日月贝,珠海的日月贝,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日月贝。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