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 记录村史,让乡土文化代代相传
站在金湾区三灶镇中心村下辖木头冲村的鹤道公园观景台上,远处碧海连天,近处40余栋灰褐色的石头屋错落有致,其中不少已被改造成精致民宿。近日,记者来到木头冲村,跟着几位抱着书本和老照片的老人,一起走街串巷,跟村民们唠嗑“讲古”,来了一场特殊的“田野调查”。这几位老人大多年龄超过70岁,都是三灶人文学会的成员。(《珠海特区报》9月8日03版)

一座村庄的历史,往往深藏在石屋的裂缝里、口口相传的故事里、族谱碑刻的字里行间。它不是孤立的碎片,而是共同记忆的血脉,是乡土文化最深沉的底色。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开展村史编撰工作,让埋藏在乡土中的文化宝藏重新焕发光彩。

文化的力量,往往在最细微处显现。村史记录的不仅是村落的沿革、风俗的传承,更是人与土地、人与时代之间的精神契约。一个村落的故事,或许只是一段口述、一块碑刻,但凝聚起来,就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真实注脚。正如涓涓溪流汇聚成江河,万千村史的点滴记载,最终汇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

村史承载着村民的悲欢离合,也折射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抗争的记忆、灾后的重建、迁徙的脚印……这些往往沉睡在民间角落的故事,一旦被重新记录,就会成为后人认识历史、理解家乡的鲜活教材。

记录村史,实则是一场“精神寻根”。在城镇化浪潮中,许多人离开村庄、走进城市,但心灵深处的乡愁却从未淡去。村史便是那条牵系乡愁的脉络,让游子在外看见自己来自何处,也让下一代在成长中明白根在哪里。

更为重要的是,村史编撰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凝聚民心的社会实践。老人讲述,青年记录,村民参与,外来者加入——这一过程让村落的集体记忆被不断唤醒,也让村民重新找到共同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村史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乡村要“兴”,不仅在于经济振兴,更在于文化“唤醒”。唯有让村民看到家乡的历史脉络、感受到文化的厚度,乡村的未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记录村史并不轻松,需要耐心的走访,反复的考证,更需要文字与情感的双重投入。许多村史工作者白发苍苍,却依然拿着放大镜抄写史料;许多志愿者自掏腰包,只为保存一段口述历史。这些点滴努力,汇聚成一份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村史是乡村最深的文化根脉。一部村史,写的是一方水土的故事,折射的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今天我们记录村史,不仅是为了怀旧,更大意义是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启迪当下,滋养未来。

文字:孙维国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莫海晖
热点话题 | 记录村史,让乡土文化代代相传
珠海特区报 2025-09-09 01:52
站在金湾区三灶镇中心村下辖木头冲村的鹤道公园观景台上,远处碧海连天,近处40余栋灰褐色的石头屋错落有致,其中不少已被改造成精致民宿。近日,记者来到木头冲村,跟着几位抱着书本和老照片的老人,一起走街串巷,跟村民们唠嗑“讲古”,来了一场特殊的“田野调查”。这几位老人大多年龄超过70岁,都是三灶人文学会的成员。(《珠海特区报》9月8日03版)

一座村庄的历史,往往深藏在石屋的裂缝里、口口相传的故事里、族谱碑刻的字里行间。它不是孤立的碎片,而是共同记忆的血脉,是乡土文化最深沉的底色。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开展村史编撰工作,让埋藏在乡土中的文化宝藏重新焕发光彩。

文化的力量,往往在最细微处显现。村史记录的不仅是村落的沿革、风俗的传承,更是人与土地、人与时代之间的精神契约。一个村落的故事,或许只是一段口述、一块碑刻,但凝聚起来,就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真实注脚。正如涓涓溪流汇聚成江河,万千村史的点滴记载,最终汇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

村史承载着村民的悲欢离合,也折射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抗争的记忆、灾后的重建、迁徙的脚印……这些往往沉睡在民间角落的故事,一旦被重新记录,就会成为后人认识历史、理解家乡的鲜活教材。

记录村史,实则是一场“精神寻根”。在城镇化浪潮中,许多人离开村庄、走进城市,但心灵深处的乡愁却从未淡去。村史便是那条牵系乡愁的脉络,让游子在外看见自己来自何处,也让下一代在成长中明白根在哪里。

更为重要的是,村史编撰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凝聚民心的社会实践。老人讲述,青年记录,村民参与,外来者加入——这一过程让村落的集体记忆被不断唤醒,也让村民重新找到共同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村史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乡村要“兴”,不仅在于经济振兴,更在于文化“唤醒”。唯有让村民看到家乡的历史脉络、感受到文化的厚度,乡村的未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记录村史并不轻松,需要耐心的走访,反复的考证,更需要文字与情感的双重投入。许多村史工作者白发苍苍,却依然拿着放大镜抄写史料;许多志愿者自掏腰包,只为保存一段口述历史。这些点滴努力,汇聚成一份份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村史是乡村最深的文化根脉。一部村史,写的是一方水土的故事,折射的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今天我们记录村史,不仅是为了怀旧,更大意义是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启迪当下,滋养未来。

文字:孙维国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莫海晖